浅议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12 09:22:27

浅议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对于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可以说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简单论述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化对于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化 水利工程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融合,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当今世界,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放热重要标志,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强大动力。水利部“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简单的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水利资源做到最大开发与利用。这其中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成俗,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利处理的效率和效能。而水利部门作为政府的水务主管部门,肩负着为社会提供有效的防汛减灾服务、高保证率的清洁水源以及保护和谐的水生态环境的重任。在水利初步形成的条件下,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科技对水利的贡献率,必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移,达到治水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也说明了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信息化对于水利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洪涝灾害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的国家,近几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但是每年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仍然比较严重。我国大江大河防洪系还不完善,控制性工程不足,一些建工程还没有发挥作用。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运用难度大。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仍然很低,涵闸和水库的数量仍然很大,防洪工程抗御洪水的能力仍然有限。此外,非工程措施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不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1.2水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旱灾发生的平率、范围和影响领域也不断的扩大。

1.3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工业展,带来环境的超负荷,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加剧了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发生,同时也导致天然水体的大范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水利需要全面提高效率与能力,需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用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2水利信息化的任务

水利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水利信息资源不足和有限资源共享困难等突出问题,提高防汛减灾,水利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质监测等水利业务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

3当前水利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是进展比较缓慢,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各水利业务领域发展也很不平衡,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对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当前水利信息化攒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信息资源不足

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对洪涝、干旱以及水污染等灾害的防范,水资源调配,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检测四大主题,所需要的支撑信息在能容上涉及面广,信息采集的时空间隔、数据类型、数据精度等具有多样化特征。

尽管对年来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初步建设了一些基础数据库。但是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众多急需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还不完善。信息资源不足主要表现:时效轿车、种类不全、内容不丰富、基准不同、时空搭配不合理等,特别是信息的数字化和规范化程度过低。

3.2 信息共享困难

可重用性与共享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信息共享困难主要表现在:⑴服务目标单一,导致条块分割;⑵ 标准规范不全,形成数字鸿沟;⑶共享机制缺乏,产生信息壁垒 ;⑷基础设施不足,阻碍信息交流。

3.3 应用基础薄弱

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了因为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以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教学模型还很难对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模拟。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艰巨任务,加强水利信息化进程,是水利行业新世纪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4 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

4.1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很多领域的新发展。对于水利工程来说,面对我国水利的严峻形势,对水利工程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水利现代化就要求我们有效利用计算机工具,收集大量具有时效性的水利资源信息,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等。从而信息化手段成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要工具。

4.2 信息化是实现水利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中指出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放热时代紧迫感和工作责任心,勇于创新,务实工作,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促进水利行业的发展,实现工程水利化向资源水利转化,进一步向现代化水利迈进。而信息化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可以说水利信息化是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这一重大治水思路转变的技术基础。

4.3 信息化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政府部门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庞大的政府信息资源,是能否正确地、高效地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前提。充分利用广泛的信息资源是实现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与广大公众之间的联系的关键。

4.4 信息化是实现行业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离不开信息化手段。一方面,水利部门需要向国家及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像是汛情旱情、水量水质、水环境和水工程等信息,从而实现国家第一时间掌握人们生活的环境状态,了解水资源的正常供应等情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提供信息资源,特别是为防洪抗旱斗争和提供水资源保障服务。另一方面,水利部门的管理与正常运行,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流域区域社会经济信息、生态与环境信息、气候气象信息、地质物理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推进水利信息化,实行水利信息资源的各行业共享,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总之,水利信息化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有统一的知道思想,共同努力,各负其责。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针指导下进行,要适应水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新形势,以提高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推进水利行政管理、开发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立足应用,着眼发展,务实创新,服务社会,保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芳清,刘承斌.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1):40-43.

[2]蔡阳.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J].中国水利,2001(4):53-55.

[3]张冰.信息化在水利现代化中的作用[J].河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5):95-96.

上一篇: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 下一篇:用MO开发地图修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