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勤管理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时间:2022-05-12 07:03:25

从后勤管理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能否保障到位,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就分为两块,一块是总务基建处,一块是后勤总公司。其中总务基建处代表学校(甲方)与后勤服务总公司(乙方)形成甲乙方契约合同合作关系,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宏观监督管理。管理内容涉及基建、维修、房产、水电、饮食、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与师生员工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占整个学校的投入和支出的比例很大。因此,抓好后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

下面,作者以淮阴工学院为例,从基建维修工程管理、房产管理,水电管理等三个方面来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1 基建维修工程管理

学校的基建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涉及道路、水电管网、智能化管网、装饰、绿化等工程,其主要特点是工程项目类型繁多,工期紧、分布零散,点多,线长,面广,施工管理难度较大。我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新校区建设,基建工程部分项目在上马之前往往前期论证不充分,使得设计不尽合理。而我校的建设资金大部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和学校自筹,而且运用资金的周期较短,许多项目存在见资金就上马现象。对于先建什么、如何建,建的面积标准等,或者主要依赖设计单位,或者等待领导发落,缺乏严格的前期论证。因此存在一些问题,如:(1)从总体规划设计上看,注重“整体功能”、“外观新颖、美观大方”,忽视了校舍资源共享,出现了有些校舍资源相对过剩,有些校舍资源不足或根本没有的现象。(2)从单体设计上看,注重考虑部门需要而忽视与其他校舍的和谐统一。(3)在项目招投标方面,注重“低价位”中标,出现施工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中标后追加经费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学校建设资金的使用,有些甚至出现浪费现象。

维修工程往往急事急办,维修方案来不及充分论证,存在施工随意性强等特点。同时,因为学校本身的工作特点,平时学生上课,老师上班,各类房屋设施要正常使用,不方便进行维修,因此寒暑假是维修的最佳时机。很多项目也都利用寒暑假搞突击施工和抢修,因此在这种时间紧张的情况,工程管理存在较大难度。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而且许多项目由于急事急办,论证不充分,建成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资源浪费,与建设节约型校园背道而驰。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1 严格执行校园整体规划,充分论证校园基建计划和维修计划

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执行规划和按计划实施,在具体工程项目执行前,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和民主决策。特别是使用单位广泛发动全体教师、教职员工对初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具体到每一间房的使用功能,细化到每一个接口,避免建成后不适用,不能用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严格执行《淮阴工学院基建工程招标管理规定(试行)》和《淮阴工学院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对金额较大的基建项目和维修项目,必须按规定进行招标,首先由总务基建处提出项目的规模、预算、资金来源、建设时间表等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经专家组和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再由总务基建处调整后报主管院长审批,形成决议,进入招标程序。在维修工程方面,根据学校的财力状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制定适当的新建、改建及修缮项目的面积标准和装修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严格按照核定的标准来确定项目规模和装修档次,防止项目投资失控。同时,根据国外的研究结论,不足工程费用1%的设计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工程设计的招标工作,推行限额设计,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超额设计。

1.2 分清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职责范围,维修工程由职能部门统一归类管理

鉴于房屋建设、维修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才能使工程质量和资金利用达到最大化。因此,在我校的管理中,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具体使用要求,报方案给总务基建处审核,然后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使用单位和总务处共同管理和监督工程施工,同时总务基建处负责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控制。

1.3 财务部门设立有专门的基建工程管理账户

所有基建工程从最初的方案确定到最后施工完成,均由专门账户控制。并且根据学校最后确定的方案和标准,核算工程投资额度。投资额度一经确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得突破。

2 房产管理

目前,根据使用部门和用途不同,我校的房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服务教学和科研的教学用房及教辅用房;服务院、系(部)和党政机关办公的行政办公用房;为教职员工提供住宿的教工住房及后勤和产业用房;为师生提供吃住的生活用房。科学地管理房产,合理有效地利用校舍资源,可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我院房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1)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模式,实行学校后勤自管和对外招聘物业公司管理两种模式。

(2)教学、教辅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等公用房屋管理还不够经济有效。目前,我校的公用房屋管理还是采用无偿配给制度,不仅不收房产使用费用,而且学校每年还拿出大量经费用于公用房屋的日常维护管理,这样使得公用房屋的使用存在分配不均、利用率不高以及使用效率低下等局面。另外,教学用房、教辅用房、行政办公用房无盈亏核算体制。部分老校区尚未及时置换,影响了校舍资源的合理利用;现有的校舍资源共享体制尚未建立。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校舍资源的改善,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建设节约型校园相去甚远。

(3)自住房实行货币化改革以来,原有的一些在校园内的教师住房通过房改房等手段逐渐私有化,通过物业管理形式进行的管理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是我院仍有一小部分为引进人才及新进教师提供住宿的周转房。我院对这些周转房的管理,基本上是福利型大于市场型。这也是与建设节约型校园不相符合的。

(4)后勤及产业部门的管理机构及少部分独立核算的盈利性单位基本上是无偿使用学校房产,而房产的维护费用仍由学校负责,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房屋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上一篇:探讨给排水专业施工过程中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 下一篇:旅游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旅行社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