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5-12 04:24:17

推进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考

推进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广播电视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把握舆论宣传导向,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工作与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地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事业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一、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1、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成效明显。广播电视有线、卫星、无线等三大工程的实施,使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其中,有线网络覆盖2万户,近6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30%。国家实施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发展“村村通”用户1.2万户,近4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20%;其它广播电视用户3.2万户,近9.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7%。太平顶无线发射共转播中央、省市及县广播节目共4套;中一、中七及__自办电视节目共3套,覆盖面达95%。

近几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广播室建设,目前,全县102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村级广播室。我县广播电视自办节目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传输,覆盖面达95%。

2、台内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县广播电台建立了数字化音频工作站,实现了广播节目的数字化制作、播出。县电视台建立了新闻、专题非线性编辑网络制作系统和一套硬盘播出系统,实现了制作播出网络化数字化。广播电视局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实行局网分设,全县广播电视逐步朝着布局合理、设备配套的节目采集、制作、传输、播出、覆盖体系发展。

3、广播电视自办节目不断丰富。目前,县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各一套。其中,广播节目开办有《全县联播》《一周要闻》和《各行各业联办专题》等栏目,全年播出时长1978小时50分。电视节目开办有《远安新闻》《新闻综述》《一方水土》《科普园地》《健康锦囊》《每周一歌》《娱乐时间》《电视剧场》等栏目,全年播出时长4380小时。广播电视在围绕知晓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普及健康知识、推介地方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播电视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办节目质量不高。一是节目内容比较单一,栏目少,荧屏不丰富,除新闻节目能够规范规律制作播出以外,其他节目只能应付式制作播出,受众关注少。二是新闻宣传疲于应付,围绕会议转的多,自主策划报道少;一般性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三是缺乏精品力作。在创优精品和抓亮点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能在国家级评奖中获奖的作品很少。在节目的制作方面,满足于按时播出,整体包装不够。

2、自办节目有效覆盖偏低。我县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各一套,节目传输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发射两种方式。由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延伸成本高,加之有偿服务,群众接受度低,造成有线电视覆盖率较低的现象。据统计,全县有线方式覆盖用户近6万人,仅占全县收视人群的30%左右。无线发射覆盖面虽然可达95%左右,由于节目套数少,难以满足需求,造成用户少,有效覆盖低。全县*个行政村虽然建起了广播室,但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技术参数不统一等问题致使利用率不高。

3、从业人员不足。我县广播电视局定编37人,目前在岗在编只有30人,除行政管理、事业、电影、播出、无线转播台、机关后勤人员外,现有的广播电视记者、编辑、播音、制作共12人,且没有一个是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10分钟的新闻节目只有6名专职记者。(__三峡电视台新闻栏目, 14分钟的新闻节目,专职记者就有15人,还有9个县市区近百名电视通讯员队伍供稿,大量的稿源是节目质量的前提)。另外,电影职能划转到我局后,目前,一直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太平顶转播台长年只有一人坚守(兴山10人,五峰8人,长阳9人),造成事业发展乏力。

4、经费保障不足。有线电视网络和广告分离出去后,单位失去了“造血功能”,事业发展经费有限。这几年虽然陆续添置了一些采编设备,但这些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工作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台内一直没有广播电视直播设备,没有切换台、摇臂等基本设备,没有高清设备,多年前购买的摄像机,目前经常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三、推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有效覆盖,推进本地节目进万家

1、采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数字化覆盖。传统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均为模拟发射(我县目前采用),频谱利用率低,发射效果差。现代无线数字发射技术,可以传输几十套广播电视节目,而且节目效果好,同时还可以方便传输地方自办节目。目前,当阳、枝江、公安等县市已成功应用这一技术方式传输地方台节目。

2、巩固村级广播室建设成果,促进地方广播节目的有效覆盖。农村广播具有辐 射最广、受众最多、使用成本最低、传播速度最快、最受村组干部欢迎的特点。在对我县村级广播室运行效果调研中发现,__镇洪家等村采取每年拿出一笔资金作为专项广播室维护管理费,聘请专职人员管理,年底进行考核兑现。目前,广播室运行正常,效果很好。建议在全县推广此种模式,即:县财政按照每只喇叭100元补贴的标准落实专项管理经费,村落实一名专职管理人员,年底由各乡镇负责考核,对管理到位,广播室正常运转的村按照标准给予补贴。

(二)抓节目提质量,提高本地节目收视率

1、狠抓新闻节目质量。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版出新,在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增强宣传效果上下功夫。一要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二要拓展新闻报道内容,增加信息量。三要善于从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实际变化入手,避免枯燥的数字统计和概念,突出新闻性,戒用宣传腔。四要重视搞好热点问题的引导,把握火候,讲究分寸,正确引导。

2、大胆实施栏目创新。按照“栏目个性化、内容本土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改进内容、改变形式。电视对自办节目《__新闻》、《新闻综述》、《一方水土》、《科普园地》进行改版,分别以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地方文艺、农业科技、生活资讯内容为主,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好政治方向的同时,更加关注百姓生活,突出特色,办出水平。

3、增开栏目丰富荧屏。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地方台开办《垄上行》节目的精神,我台积极创造条件新上一档《垄上行》节目,以宣传本土文化为依托,突出宣传“远安乡韵”,以古建遗存、地方文艺、方言故事、本土人情、民俗民风为内容,利用笑话、说唱、快板等表演形式,传承远安乡土文化的文明发展和精神内涵。二是开办《健康远安》栏目,为全县广大受众提供疾病防治与保健常识。三是新上一档介绍大自然趣闻的栏目,采取购买节目的方式,引进一批观众爱看的节目搬上荧屏,吸引观众。

4、丰富声频吸引受众。广播电台现有《全县联播》《一周要闻》《各行各业联播》三档节目。我们将在办好现有节目的基础上,新开设一个栏目《田野四季风》,以“关注三农、服务三农”为主题,积极宣传我县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介绍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突出成就。主要以农村、农民为收听对象,突出科技内容,提供大量政策信息、致富信息等。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我台服务能力

为提高我台服务能力,根据现有状况,需要县委县政府尽快解决以下设备。

1、添置电视直播设备一套,包括摇臂、导播、切换、字幕、数据存储、素材播放、节目传输及内部通讯等设备,概算总投入120万元。

2、添置与上级台对接的高清设备,包括便携式高清摄像机5台、编辑机2台、上载设备2台及播出设备,约需投入60万元。

3、媒资管理及存储设备1套,要求适合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存储使用,资料收录管理方便、软硬件兼容性强、升级扩展方便,约需投入50万元。

4、虚拟演播室建设,约需投入200万元(租用网络公司七楼空房)。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按照每自办一个栏目最低投入4名工作人员及一套摄像、一套编辑设备的标准,需要县委县政府给予支持。

二是加强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引进3至4名大学毕业生,确保后继有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针对本行业特殊性,另给我局核定一定数额的(5至6名)不固定到人头的“以钱养事”名额,由县广播电视台自主聘用,财政解决经费,以解决人员不足及流动性强的问题。

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上一篇: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下一篇:对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