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2 03:45:33

论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摘 要】病理学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效果较差。由于病理学是一门桥梁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在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实现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病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85-02

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学中更要强调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师生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都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病理学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

1 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1.1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教学中,经常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与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学生是认知和实践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认知才能发挥作用和产生效果。例如在比较良、恶性肿瘤区别时,教师先讲授良、恶性肿瘤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做他们印象深刻。因此,互动式教学法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两种作用的结合,而且更尊重学生的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1.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双向对话、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促进学生动脑、动手,提高其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其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的主动性,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⑴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师生沟通的场所。⑵课堂时间应由教师主要使用变为学生主要使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思考、探索、讨论,才能解决新问题。⑶变陈述式教学为论述式教学。陈述式教学虽然能直观、简洁、快速的向学生传输知识,但无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论述式教学则是在抓住知识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师生共同论述,形成新知识。这样能开阔学生视野,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创伤愈合时让学生自己先回忆一下自己受伤时的情况及愈合过程,然后再进行讲授。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容许学生异想天开。传统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上课时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对内容理解不深,提不出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广泛讨论。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应嘲笑他们,而应认真解答。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新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讨论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在讲授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表现时让学生先根据以前所学知识总结,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1.4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互动式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化、生动化、审美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让其成为课堂角色的扮演者,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对病理学中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主动求知,有利于学生学好病理学知识。

1.5 可以提高教师素质。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要求教师不仅认真备课,而且备课不能单纯以教材知识为对象,而是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做到注重教材而不唯教材,设计出鲜明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实行满堂灌,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主动探索的感受,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病理学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学习的效果会好得多,学生会非常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教师教的非常开心,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2 在互动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优化互动环境。互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不断主动和自觉地改造自我心理、实现人格提升的过程。教师在互动式教学法中善于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情绪,控制教学过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互动点上,让学生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和谐互动。

2.2 多方面完善教学设施。互动式教学的良好开展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教学设备。⑴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辅助教学。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技术等综和手段,对教学中抽象、复杂内容能直观、形象、生动的揭示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简单的几个动画既可将枯燥的血栓栓子的来源及栓塞途径表达得一清二楚,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及记忆。⑵恰当使用传统挂图及模型。挂图以期鲜明的色彩,强烈吸引学生的眼球。模型有很好的直观性、立体性和真实性。

2.3 教学形式和授课内容统一。互动式教学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内容结构的设计和操作,应是形式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互动,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授课方法。

2.4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难以实现“互动”。教师做好课前动员,明确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特别是具有操作和互动性的内容要拟定详细的提纲。提问、讨论、启发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

参考文献:

[1] 谢美云.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7(2):22-23.

[2] 魏芳.马焕云.互动式教学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9):59.

上一篇:谈谷物杂粮的复配技术和营养互补 下一篇:从整体角度直视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