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羞耻心

时间:2022-05-12 04:49:57

欣儿今年刚满三岁,精灵古怪,甚是惹人怜爱,平时难免对她溺爱些。她倒是很会恃娇生宠的,饭也不好好吃,一张小脸日渐消瘦,而她奶奶年纪也大了,带她也日渐吃力,我们只得把她送到小区的幼儿园。

一天下午,我去接她回家,老师看到我,跟着欣儿一起朝我走来,老师说:“今天真不好意思,我刚走开,欣儿就被她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咬了一口,我问明原因才知道,那小男孩正想妈妈,在小声哭,你家欣儿冲他说,‘你再哭的话,你妈妈就不来接你回家了。’那男孩一听,上前抓起欣儿的手就咬了一口。”我听了老师的话,哑然失笑,这小鬼,还知道唬人了啊,我用手指戳了她脑门一下。老师又接着说:“我赶过来的时候,欣儿正大声的哭,我安慰了她几句,她马上就不哭了,相反那个男孩子倒是哭个不停,好像被咬的人是他似的,欣儿真是懂事。”老师一脸爱怜的样子,边说边摸着欣儿的头。欣儿听到老师在夸奖她,一脸的得意和高兴。晚饭时,我把欣儿在幼儿园里的表现说了出来,老公和她奶奶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公笑得更是夸张,说咱家的欣儿真是可爱到家。欣儿听了,也是乐不可支。

看样子,送她上幼儿园是很明智的一件事。有老师的好好教导,她会越来越懂事的。

没想到我高兴得太早了。这孩子变得只能听好听的话,稍微语气重一点说她一下,她马上就翻脸。一次她小姑回家吃饭,大家正吃得高兴,欣儿吃了几口,就闹着下去,她小姑说了她几句,让她先去把手洗一下,再过来吃饭。她倒好,把啃鸡腿满手是油的小手在她小姑的衣服上来回擦了几下,然后还淘气地冲她小姑做了个鬼脸跑开了,气得她小姑在那干瞪眼。她奶奶赶紧说,这孩子就是这样调皮。她小姑嚷嚷着,你们怎么教的孩子,你看她那样,简直是没一点教养,这么小就这样,那以后还得了。晚上我回想起来,也觉得欣儿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受不得一点批评,完全一副刁蛮公主的架势。老师也说她近来在幼儿园没有以前听话了,喜欢疯闹,怎么也拉不住,睡午觉的时候也不好好睡。老师批评了她几次,她还不高兴呢,撅起嘴站在一边,所以那个月的大红花只有她的最少,老师表扬其他的小朋友,欣儿一脸不高兴地站在一边。从那以后,她好像更不听话了,要她向东她偏向西,要她好好吃饭,她偏弄得满桌子都是。

原本以为,生个女孩会乖巧温顺让我少操点心的,没想到她比男孩子还皮,脾气也坏得要命。不能任由她这样子发展下去,一定得想法子把她纠正过来才行。

我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位儿童心理问题专家。我把欣儿近段时间的表现全都和她说了出来,她分析说:

幼儿到了3岁以后,便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这时孩子开始出现因自己的愚笨或做了大人不满意的事情而感到羞愧。心理学研究表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羞耻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发展。一般来看,孩子在以下情况时羞耻心有明显的外向反应:1.自己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的时候;2.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的时候;3.申请加入某种组织或要求参加一项活动而未被准许的时候;4.公布“好孩子”名单而没有自己的时候。这时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儿园,细心体察孩子羞耻心理的微妙变化,审慎地去触及孩子最敏感的心灵,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抓住这一思想转化的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责、羞辱甚至体罚。

听了专家的一席话,我才顿悟到自己平时对欣儿是多么的疏忽,以为把她送到幼儿园就万事OK了,从来没有细心的关注过她的情绪变化,从没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总以为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就真的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孩子了。此刻,我自己就感到无比的羞愧。养孩子教育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父母的全心的付出,不仅仅是打骂就可以解决和改造的。

上一篇:单用杀精剂,是不够的 下一篇:妈妈的笑,孩子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