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方法 转化问题学生

时间:2022-05-11 08:21:53

探索科学方法 转化问题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

对于教师来说,最头疼的事莫过于问题学生,他们不仅自己不能按要求遵规守纪,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无疑给学校和班级的正常管理带来难度。

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给予更多的干预,而对那些属于教育自身的问题,包括对他们应有的尊重、客观评价、教育教学、关注引导等问题,则是可以改造和转边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将转变问题学生工作纳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探索方法,常抓不懈,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注重情感投入,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要有“偏爱‘差生’”的胸怀,全方位地关心、理解和支持学习困难学生,多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达到情感“共鸣”,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得到他们的“认同”。

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包括思想品质、日常行为处于一个越轨的边缘。也许他们不在乎学习,不在乎成绩,甚至不在乎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责备,但是,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种成人式的理解和尊重。如果老师能放下架子,真心诚意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本着关爱学生的精神,细心的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老师能认识到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份长期而复杂的工作的话,并能始终保持信心进行关爱和教育,问题学生的教育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二、从习惯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问题学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在平时的行为中就是缺乏清晰明确的目标、坚忍不拔的毅力、积极向上的信心,得过且过、行为偏激、感情用事、自暴自弃。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告诉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从他们的行为习惯入手,帮助他们建立和恢复自信。

用切合实际的目标促进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按照“目标――成功――新的目标――新的成功”的发展思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目标的确立要得当――既不能过高,过高不易达到;也不宜过低,过低没有激励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只能对某个学生经常迟到的不良习惯制定出一周之美不能迟到两次的短期目标,进而要求一月不能迟到两次……同时,目标须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在平时检查对照和及时进行目标调控。

三、分析原因,调动学生改变自我的信心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开启学生心灵钥匙,对症下药。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或者因为家长长期溺爱养成了目空一切、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或者因为家庭缺少学习氛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引文学习兴趣转移,掉队落后;或者因为教育方法不得当,抑制了学生学习情趣等等,不一而足。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提高改变自我的信心。关键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困难并不是只由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若将学习成绩差只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能力因素.则必然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对成绩差要具体分析,多从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找原因,使学生感到其“差”可变,调动学生改变自我、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有这样一部分学生.由于以往在学习上经历了多次失败,情绪低落,信心不足,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智力差、能力低。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帮助他们细致分析了原因和他们自己的优势所在,改善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理想和报复.使之自信心逐步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组织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问题学生因常常受到冷落、歧视,在思想上、学业上、人际交往中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他们不仅自信心弱,而且耐挫力低。因此在他们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活动可以让学进行充分展示、凸显其自身的优点(包括既有的和潜在的优点),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强耐挫力,找到新的生长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成功教育在改革实践中,已经创造了“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等多种成功途径。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的对抗赛,让他们在集体力量的作用下,增强意志;针对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怕苦畏难情绪,组织他们参加户外的远足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磨炼毅力、增强耐挫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科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适合其年龄特征、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提高其自学、自治、自主能力。

五、讲究方法,启迪学生智慧

问题学生自尊心比较脆弱,如果没有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能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消极情绪。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批评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讲场合、讲时机,设计好善后工作;再比如将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将敏感的问题含蓄处理,将正向冲突迂回处理,将非原则矛盾淡化处理等。

六、因材施教,切忌目标过高

在制订“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时,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共同要求、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样性的需要、同时必须注意到“问题学生”与同龄学生之间存在着共性与差异。作为基础教育,我们既要为高一级学学培养出合格的继续深造的学生,同时又要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能仅仅为了升学率或者自身的好恶,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也会挫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势必会把问题学生逼上社会,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于己、于国、于家都非常不利。因此,作为教师,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学生,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

总之,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探索可行的教育方法,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

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包括问题学生)健康成长让我们以高昂的斗志投入教育,以百倍的热情关心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创造灿烂人生,走向美好明天。

上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职高数学作业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