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信任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5-11 12:33:33

集群企业信任问题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绩效让世人瞩目,引起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兴趣,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企业集群的优势。从大范畴而言,对企业集群优势的解释可以划分为基于经济要素和非经济要素两类。而基于非经济要素的解释试图从创新活力、企业关系、网络结构或者信誉成本等角度上对集群的优势做出解释(徐进,2001)。

在非经济要素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项研究来自于社会学的网络模型。集群是一个网络关系综合体,由于地理的接近、产业的关联、文化与制度的一致、工作人员的频繁交流,集群网络较之其它网络具有更强的凝聚力。网络模型认为,区域内各种企业间的联系不仅仅起源于最主要的经济驱动,一些非经济的内容,例如信任关系成为最主要的驱动要素。哈里森(B.Harrison,1992)认为,集群的出现是由于存在“信任最大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较大框架内的信任,集群企业将难于专心致志地利用其专业知识,劳动和知识的分工将不可能,创新也很难发生,人们的生活水准将停留在很低的水平。

在中国,集群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失败教训也很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集群内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竞争与协作关系,缺乏持续的广泛的创新活动,将成功简单地依赖于地区的初级要素供给所带来的低廉成本优势,也就是没有培养持续竞争优势所需要的间接经济因素,建立起集群企业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成功的集群,其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通常被视为必要的前提。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关系的集群内部,只有彼此间相互信任,各方信守承诺,才能使这种承诺成为可靠的计划并最终得以实施,从而为集群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集群企业信任关系的形成

集群是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是相关企业为了实现相互间信息与技术的交流,获得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和协作所带来的外部经济,利用集群范围外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而形成的集合。但企业之间是经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联结的,相互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不包含垂直一体化的刚性层级组织机构。在集群内,主要是靠集群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和非正式契约来维持长期交易关系。而集群企业信任关系的形成与集群的特性密切相关。

(一)信息的高度透明

信息是相互信任赖以建立的基础。信息共享机制是集群的重要机制,也是集群有别于单一企业和市场的根本存在(王冰等,2002)。在集群内,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是高度集中的。地理位置集中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空间距离,地理上的接近还为各种非正式交流提供了便利,而非正式交流是信息传输的重要途径。可见,地理位置集中性使得信息在集群中快速传递和流动。另外,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内部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这种特殊的网络结构意味着成员企业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正因为成员企业间密切的各种关系,信息能够在成员间迅速流动。信息不仅通过网络中的密切关系而流动,也通过网络结构而流动。

由于集群特有的信息流动方式,使得信息在集群内传播更加通畅,使得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倾向于对称分布。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在集群内任何成员间、任何成员与外部成员间的交易信息都将成为公共信息。如果某个成员在交易中采取了欺诈行为,那么这种欺诈行为信息很快会在集群中传播开来,从而使得该成员失去未来的交易机会。因此,在集群网络内部,由于信息的高度透明,使得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感。

(二)连续性多次交易

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对集中,集群网络内部的运输费用、通讯费用以及物流费用等费用都比较低,这赋予网络内部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内部寻找合作伙伴。这说明企业之间重复遭遇的机率会很高,也就是说企业间的交易是一种连续性多次交易。处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位置上的企业通过连续性多次交易,企业之间变得非常熟悉和了解。处于对长期利益的考虑,他们在交易时往往会放弃机会主义行为,而选择一种长期高信任的行为(见图2-1)。连续性多次交易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企业进行一次交易时,是以一种理性的、有限的信任与对方进行交易,如果双方的信任度下降,就会中断交易,没有第二次合作机会。如果双方都守信,那促使信任度升级,企业之间会再次合作,从而促进信任关系的加强。

(三)有较多的备选企业

集群网络内部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分工,也有协作。集群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横向关系(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与纵向关系(系列制企业)。同样的产品会有多家企业同时供应,这使得企业进行交易合作时,趋向采取守信的行为。在这里用图2-2来表示这种交易关系。在图2-2中,A和B代表产业链下游的生产商,C、D和E代表产业链上游的供应商。此时,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依然是“分活制”体系,A与C、D、E之间的关系以及B与C、D、E之间的关系也是委托的关系,而C、D、E是竞争关系。当企业C在同企业A的交易中选择了欺诈行为,则不仅会受到来自企业A的直接惩罚,还会受到来自企业B、D、E的竞争性惩罚(陈通等,2002)。①企业A对C的惩罚。企业A对C的失信实施了基于交易契约约定的惩罚,同时会中断与C的合作而转向选择D或E。②企业B的市场选择监督。企业C的失信行为会成为一种信息,由于集群信息的高度透明性,这个信息会很快被企业B所知,B会降低对C的信用评价,从而转向选择其他的供应商。③企业D和E的市场竞争监督。D和E作为C的竞争对手,他们为了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会把C的失信行为传播开来,尤其向企业B传递,影响B对C的信用评价,从而使他们获得与B的未来合作。由此可看出,面对这样的市场交易环境,企业C只有选择守信行为,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四)根植性

地域根植性(Embedding)是集群的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对集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仅分析地域根植性对集群企业信任关系的影响。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格兰诺维特(Granoverttor)首先提出了“根植性”的概念,指出经济行为根植在网络和制度之中,这种网络与制度是由社会构筑并有文化意义的。集群的地域根植性观点主要强调成员之间强烈的社会化的关系,成员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为成员提供有关信息,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并提升成员间的信任关系(Granoverttor,1973;Burt,1995)。因此,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和产业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会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既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知识的流动与扩散。在典型的意大利产业集群中,群内的企业家以及合作团体等机构,通过频繁的合作与交流,相互间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在保持高度灵活性的同时,还可通过协同作用,取得规模效应。

(五)学习性

集群作为一种学习性区域,是各行为主体在能动响应各种挑战与机遇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柔性化网络组织的区域。它强调区域是否有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能力以及区域内现有企业之间是否具有互动与协同关系,更强调区域要通过学习来获得上述能力与关系。在集群内,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够加速学习的进程。反之,通过学习和互相模仿,信任将是“循环”的,在新的合作开始的时候,“信任”将再次被使用。这种学习性促进相互信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信任的成本不断下降,风险不断减小,信任对方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企业也就越倾向于相互提供信任。另一方面,信任关系的发展又促进集群企业相互间的学习。

三、信任关系促进集群企业的发展

(一)减少了集群企业的交易成本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集群企业间属于委托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不完备等原因,集群企业存在着诸如逆向选择(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行为)、败德行为(由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行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但是,在现实中仅有激励和监督是不够的。随着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要维持同样的效果,激励成本与监督成本有递增的趋势。而如果激励成本与监督成本不变,则效果成递减趋势。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合作中所需的激励成本与监督成本,信任因此被看作是新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二)有效降低集群企业的经营风险

集群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于以下原因:①由于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导致经营风险;②由于集群成员间来自不同的社会和产业环境,技术背景、企业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等不尽相同,导致管理风险增加,并可能直接导致管理失控,如企业在合作中出现项目延期、合作缺乏保证等等,将直接影响集群的成功运作;③由于成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道德风险。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第一种风险是不可控的,而后两种风险是可控的。集群成员之间相互信任趋向于沟通和理解,有利于不同背景的企业相互融合,保证集群的成功运作。另外,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关键时刻,如一方处于困境时能表现出理解与关心,及时快速地给予支持和帮助,较少发生机会主义行为。

(三)提高集群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首先,对集群企业来说,信任意味着遵守合同,即按时交货、按时付款、保持一贯的高质量、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与协商,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时间耗费。其次,信任还意味着合作双方在准备交换商业信息、承诺非正式的理解、谈判新的合同条款等时,减少企业在应付突发事件中的相互推诿,随之减少了企业在处理未预见的偶然事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耗费。最后,信任还意味着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准备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所出入、愿意忽略偶然的缺陷,这样可以增强企业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企业间的融合。总之,相互信任提高了集群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四)提高集群企业的运作效率

基于相互信任,集群企业信息沟通和合作意愿大大加强,通过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等方面信息的交流及反馈、知识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使运作效率提高。另外,相互信任使集群企业在合作关系的投入上也较积极和有信心,这将有利于合作的成功及合作收益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上一篇:投机行为与房地产价格 下一篇: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思维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