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体会

时间:2022-05-11 10:17:16

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体会

摘要:通过对30例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后有明显的镇静效果,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频率协调一致,避免了人机对抗,同时提高了肺的顺应性,增加了氧供,改善了气体交换,使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得以体现,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救治。

关键词:咪达唑仑;机械通气;镇静

ICU病房中患者多为危重患者,通常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导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由于患者身处陌生的环境,可发生恐惧、不适、焦虑等应激反应,部分患者由于缺氧,疼痛,躁动等因素,常使患者的自主呼吸与呼吸机频率不同步,从而使机械通气难以达到理想的氧合效果。为增强患者对气管内插管和呼吸机的耐受性,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应激反应,镇静药的使用非常重要。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制剂,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作用,且无耐药性和蓄积中毒征兆。自2012年以来我院重症监护室对30例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唑安定,镇静效果良好,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ICU病房中患者,年龄30~70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急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21例,胸腹部大手术患者6例,急性脑干梗塞的患者3例。

1.2机械通气的情况 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通气模式选用SIMV+PSV+PEEP, 潮气量8~12 mL/Kg,呼吸频率12~20次/min,呼吸比1∶1.5~2,氧浓度35%~70%,压力支持12~18 cmH2O,peep 5~10 cmH2O。

1.3方法 咪达唑仑采用徐州恩华药业集团生产的针剂,剂量为10 mg/支,在患者出现人机对抗时给药。先给予咪达唑仑负荷剂量3 mg静脉,随后选用咪达唑仑50 mg+0.9%氯化钠至50 mL,微量泵泵入,通常用1 mg/mL,2~5 mg/h维持,以获得Rasmay镇静评分3~4级。本组30例患者中,剂量2~7 mg/h,用药1~5 d。

1.4指标监测 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人机协调,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床旁心率、血压、 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镇静效果采用Rasmay镇静评分:1级:患者焦虑/躁动不安;2级:患者合作、清醒、安静;3级:患者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患者入睡,轻叩其眉间有反应且敏捷;5级:患者入睡,轻叩其眉间有反应但迟钝;6级:患者呈深睡或麻醉状态。

2结果

除2例患者死亡外,其余28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后均有明显的镇静效果,自主呼吸与呼吸机频率协调一致,气道压力均有明显下降,峰值压力

3讨论

咪达唑仑属于水溶性短效苯二氮卓类, 通过抑制GABA调节蛋白,增强GABA作用,达到镇静、催眠的效果,起效快,效力强,兼有抗焦虑作用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对心血管和呼吸抑制效应相对较小,并且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起效快,无残余效应,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1]。咪达唑仑不仅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药使用,还可用作麻醉前用药及辅助区域麻醉的镇静,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及危重患者的基础麻醉。3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除合理设置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外,均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克服了人机对抗,提高了患者对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耐受性。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由于烦躁、焦虑、恐惧等自身因素而引起人机对抗,增加了患者呼吸功,增加了机体氧耗,造成患者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咪达唑仑可以使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保持在3~4级,有效地减少了人机对抗。通过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 使呼吸机的辅助呼吸与患者的自主呼吸保持协调,气道压力明显下降,峰值压力

另外我们科每天对使用咪达唑仑的患者采用每日唤醒计划[2],一般在每天早晨6∶00暂停咪达唑仑,使护士在每天晨间交班时可以唤醒患者,观察其神志及感觉运动的变化。待患者完全清醒、回答指令问题后,以停药前剂量的1.5倍的剂量开始重新给予患者镇静治疗。达到目标镇静深度后,减至原来的镇静用量。通过每日唤醒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及ICU的留置时间,还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和住院总费用。

当然有个别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后出现了血压轻度下降,个别患者在静推咪达唑仑后出现呼吸抑制,值得引起临床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77-879.

[2]安友仲,邱海波,黄青青,等.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导意见(200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2):893-901.

上一篇: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