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

时间:2022-05-11 08:22:48

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地带,沿海潮间带跨度大,滩涂平坦,潮上带坡降小,地势平缓,水深15米以内的海域面积为48万公顷,加上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和有机物入海,河口附近海区营养盐丰富,是鱼、虾、蟹、贝类良好的生长繁殖场所,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其中文蛤个体肥大,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为我市的名贵海产品,但自然资源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我们在浅海滩涂进行了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场地选择与整理

1. 养殖场地选择。选择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无污染,交通、通讯便利的海区。养殖区应选择在中潮带至潮下带1.5米的浅海滩涂,而且要求滩涂平坦,底质松软,细沙含量为65%~80%,海水盐度为20‰~35‰,最好有淡水注入。

2. 养殖场地整理。场地选好后,在场地四周设置标志并配备必要的管理设施与检测设备。放苗前,将滩面进行翻耕并整平,以疏松滩质,同时清除大型螺类、蟹类、鱼类等敌害生物。

二、设置防逃设施

1. 围网防逃。文蛤有因水温等环境因子改变而迁移的习性,因此,在放苗前要在养殖区四周围网防逃,防止文蛤迁移到养殖区之外,并阻止敌害生物进入养殖区。

①围网面积。围网呈圆形或长方形,面积一般为500~1000亩。

②设置方法。在养殖区用网目为1~2厘米、高度为1米的网片设置围网,并每隔3~5米用一高2米、直径为5~10厘米的木桩支撑固定。

2. 拉线防逃。大潮期间,文蛤易随潮流长距离迁移到围网跟前而积聚成堆,可在养殖区内设置拉线,用拉线割断文蛤的黏液带,阻止文蛤随潮流移动,使之在养殖区内均匀分布。

①所用材料。聚乙烯细绳、木桩。

②设置方法。在养殖区内,先将木桩纵向和横向成直线插好,木桩露出滩面30厘米以上,然后将拉线分别按纵向和横向拉紧并栓在木桩上,线距滩面3~5厘米。

三、苗种的选择与投放

1. 放苗时间。春季4~5月份、秋季9~10月份放苗。

2. 苗种规格与投放密度。放养密度视养殖区肥沃程度以及苗种规格而定,每平方米面积可投放壳长1.5~3厘米的文蛤苗200~300粒。

3. 放苗方法。涨潮前或退潮后将文蛤苗种均匀撒于养殖区的滩面上。

四、养殖管理

1. 防盗与防逃。要经常巡回检查,防止文蛤外逃、被盗,发现围网破损或木桩损坏后要及时修复。按时清理网上附着物,保持潮流畅通。

2. 拉线调整与围网清理。由于潮流的作用和风力的影响,滩面与线杆会发生变化,致使拉线松懈,使拉线丧失阻止文蛤移动的功能,因此要及时调整拉线离滩面高度,及时更换损坏的线杆与拉线。另外,由于夏季藻类滋生以及其他物质的大量附着,会使围网的滤水能力下降,因此,要及时清理围网和拉线上附着物。

3. 清除敌害。随着潮水以及季节的变化,常有螺类、蟹类、鱼类等敌害生物以及其卵块进入养殖区,因此要经常下滩将其清除,特别是要捡出泥螺、扁玉螺的卵块。

4. 疏苗。及时疏散聚集在拉线下面和围网附近过密的文蛤,以免引起大规模死亡。

5. 越冬管理。当年不能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区,文蛤需要越冬。在11月中旬海水结冰前,将围网和拉线设施撤下,待来年4月末至5月中旬前后重新设置。越冬前,需把养殖区潮间带上部的文蛤,转移到潮间带下部或浅水海域养殖区,避免文蛤被冰冲撞,露出滩面而冻伤。越冬期间,尤其是下雪结冰期间,要经常巡视滩面,注意观察冰下文蛤生活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收获方法

文蛤一般生长到壳长4.5厘米以上时即达到商品规格,便可收获上市。采捕时,捕大留小,轮捕轮放。文蛤主要采取脚踏法和刨滩法采捕。潮下带浅水区的文蛤可采用脚踏法采捕,此法劳动强度小且不易损坏文蛤。在潮间带无水滩面可用刨滩法采捕,即用蛤耙翻滩面,此法简单,但劳动强度较大,并易造成文蛤破碎。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黄河路206号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257091)

上一篇:优质肉牛生产技术要点 下一篇:科学淘汰无经济价值鸡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