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岩山脚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时间:2022-05-11 04:07:14

广西龙胜岩山脚金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岩山脚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华准地台、桂北台隆越城岭褶断带西部。文章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矿产成因进行了探讨,表明岩山脚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岩山脚 地球化学 金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87-1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Z1c2、Z1c1,各地层整合接触,北东向带状展布。震旦系下统长安组下段(Z1c1):厚层状灰绿色含砾砂岩,夹含砾泥质砂岩、绢云板岩,局部有数十厘米厚的层间砾岩,顶部为粉砂质绢云板岩。震旦系下统长安组上段(Z1c2):厚层状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为主,次为含砾砂岩。震旦系下统是马海地区金重要赋矿层位,岩山脚矿区含金脉带主要赋存于Z1c中。

1.2构造

岩山脚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华准地台、桂北台隆越城岭褶断带西部。马海背斜北倾伏端,马堤~和平与矮岭~麻岭界两大断裂的挟持地段。矿区岩层总体上表现为北西西倾的单斜构造层,但小规模次级褶皱、揉皱构造发育,轴向多为北北东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走向40~5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65~85°,宽0.3~3m,长1km,带中由碎裂(化)岩或断层角砾岩、石英(网)脉组成,岩石较破碎,硅化较强,并有石英细脉(网)脉充填。金矿脉主要赋存在断裂带之中。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通过前期的1:10000地质填图及探槽钻孔等工作,该区已发现Ⅰ号、Ⅱ号两个含金矿化带(金品位≥1g/t),矿化类型为破碎带型。Ⅰ号含矿带位于矿区中部南木田一带,Ⅱ号含矿带位于工作区东部麻子坳西侧,距Ⅰ号脉带约700m。

Ⅰ号含矿带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中段砂岩夹板岩中,出露标高大致在534-600m之间。地表断续长2000m,宽50~100m,向南逐渐撤开,走向北东20~30°,倾向南东,局部反倾,倾角65~85°,由Ⅰ-1、Ⅰ-2号含矿破碎带组成,含矿脉地表中段破坏严重,主要由含金碎裂(化)岩、角砾岩、断层泥、石英细(网)脉石英团块及少许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组成,脉走向、倾向上呈疏缓波状,具“带中脉,脉中体”特征。

Ⅱ号含金破碎带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上段板岩夹砂岩中,出露标高大致在580-625m之间,带长400m,由1条含金层间破碎带和4条含金行切层破碎带(脉距20~50m)组成,破碎带主要由碎裂(化)岩、角砾岩及石英细(网)脉组成,局部见有少许黄铁矿、褐铁矿,该带矿化较弱。

本区在Ⅰ-1号矿化脉带圈定金矿体1个,编号为Ⅰ-1-①。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下统长安组下段(Z1c1)厚层状灰绿色含砾砂岩夹板岩。由PD3、PD5、TC0101、TC0201、BT1601、ZK0201等工程控制矿体长度约1000m,控制斜深200m,厚度0.3~4.5m,Au品位0.08~27.01g/t。 脉带产状108~138°∠55~85°,局部反倾。矿体平均厚度1.38m,平均品位5.66 g/t。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品位变化较大,但矿化较连续。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的控制,主要由含金碎裂(化)岩或断层角砾岩、石英(网)脉及少量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组成,石英(网)脉多沿破碎带顶、底板发育,透镜状,断续分布,脉幅1~5cm为主,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均具膨胀、缩小现象。

2.2矿石质量

矿体中矿石矿物组合简单,金属矿物以黄铁矿、自然金为主,微量黄铜矿、方铅矿,总量低于1%。黄铁矿有两种,一种为粗大自形立方体状,主要分布于围岩中,另一种为细粒黄铁矿,多呈微脉状、粉包状、浸染状分布于破碎带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脉石矿物以砂质碎裂(化)岩或断层角砾岩为主,少量碳酸盐岩、绢云母、长石,

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出现,以间隙金、裂隙金为主,赋存于石英间隙及硫化物间隙中,淘洗肉眼可见,以片状、不规则粒状为主,粒度一般0.01―0.02mm,最大可达1mm。

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碎裂(化)结构、变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透镜状、浸染状、角砾状、穿插构造等,矿石类型为金~石英建造。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Au,它主要赋存于自然金中,矿区金含量不均匀,Ⅰ-1-①号矿体品位变化较大,走向上南西段富,北东段贫。金相对富集于:①矿脉膨大,硅化、黄铁矿化强且石英(网)脉发育地段;②破碎程度强部位;③标型石英中,含矿石英强油脂光泽,颜色呈灰、烟灰、灰绿等色,粒度小或破碎,沿裂(晶)面常渲染铁质,而呈红褐色。

3矿床成因初探

岩山脚金矿区含矿脉带严格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具“带中脉,脉中体”特征,紧邻分水坳、福平包小型金矿床,同属破碎带型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相似,应同属产于碎屑岩系中的中低温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矿。

本区金矿的产出主要受地层、构造的双重控制,而岩浆活动对成矿可能有一定的联系。桂北金矿明显受加里东构造体系的控制,成矿时代与主构造时代一致,说明成矿能量主要来源于变质和构造运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魏俊浩,侯光久,吴金国.测汞在金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4,13( 2).

[2]邓军,孙忠实,杨立强等.吉林夹皮沟金矿带构造地球特征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00,6( 3).

[3]郝麟,吴星星,李森等.广东阳西金钩仔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研究与找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12).

上一篇:打捞工艺技术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对诊所法律教育的认知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