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壮锦的艺术特征以及文化意蕴

时间:2022-10-13 12:46:12

广西壮族壮锦的艺术特征以及文化意蕴

【摘要】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本人通过介绍壮锦的历史文化、传统图案类型等方面来了解壮锦,从中介绍壮锦的传统图形的艺术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有着美学价值。

【关键词】广西壮族 壮锦 艺术特征 文化

一、引言

壮族是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约80%以上分布在百色、河池、南宁、柳州等4市。其中靖西、德保、天等、大新、邕宁、武鸣等45个县壮族人口占50%以上,为壮族聚居县。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二、壮锦的历史文化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汉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西通志》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

据说,早在汉代,当地就已经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为衣料。唐代,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说: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丝布,食单等九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即壮锦),为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

三、壮锦图案的艺术特征

壮锦图案构成的式样大致有三种:一是平纹上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组成连绵的几何图案,显得朴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动植物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图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几何纹大小结合,方圆穿插,编织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有严谨和谐之美。传统图案有数十种之多,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尤以几何纹为多。常见的有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凤的图案在壮锦中独占鳌头,"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是由于壮族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近几十年来又增添了桂林山水、粮食丰收、葵花向阳、民族团结等反映壮族人民新生活、新风貌的图案,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壮锦――广西的工艺品以壮锦最为闻名,是广西壮族人的最有特色手工艺品。果色彩壮丽、图案别致、硬朗耐用而驰誉。其传统花纹图案有蟒龙纹、万寿花纹、四福捧花、龙凤朝四宝纹等。以下是广西壮锦图案介绍:

1.蟒龙纹壮锦图案

“蟒龙”纹为广西传统的壮锦图案,图案中的图形象征龙鳞,是从出土文物的碎布中整理出来创作的。龙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含义,象征尊贵,象征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2.万寿花纹壮锦图案

"万寿花纹"是一款彰显贵气的传统经典壮锦图案,图案源自古代皇室贵族,象征尊贵、长寿之意。现今能织制此图案的艺人很少很少。"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

3.四福捧花壮锦图案

“四福捧花”纹为广西传统的壮锦图案,图案中的图形象征蝴蝶围着花,意为四蝴(福)捧花。寓意有福长寿之意。

4.龙凤朝四宝纹壮锦图案

“龙凤朝四宝”壮锦图案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采用传统的吉祥纹样元素自行组合设计及研发而成,此传统织品中体现了龙、凤、葫芦、宝剑等传统吉祥寓意图案。图案中包含龙,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古代王室的标志。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

5.龙凤纹壮锦图案

“龙凤”纹是传统的广西壮锦图案。龙是壮族崇敬的图腾物,是主管农业丰歉的“水神”,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纹与壮族先人“纹身以状蛟龙”之俗有关。凤是鸟图腾的升华形象,是最能赐福于人的神鸟。壮锦中使用凤纹最为普遍,常织于婚嫁被面或背带芯上,希望能消灾祛难,繁衍生息,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之说,这是由于壮族人民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所致。

6.双鱼纹壮锦图案

“双鱼”纹为广西传统的壮锦图案,图案中的图形象征双鱼双飞,年年有余。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7.四燕纹壮锦图案

“四燕纹”壮锦图案是壮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壮族人民结合生活中的日常所见所闻,创作了“四燕纹”的壮锦图案。燕子喜欢在民居房角落或者灯泡上方用泥搭窝,与人民和睦相处。壮族人民用燕子寓意生活美好,和睦祥和。

壮锦图案还可以运用到餐具、电子产品、家电等产品上。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图形,将民族文化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简称“谢志",清谢启昆修,胡虔纂,三百八十卷.

上一篇: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应对措施的阐述 下一篇:旅行社诚信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