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传承至今的中医奇技

时间:2022-05-10 05:14:29

拔罐,传承至今的中医奇技

拔火罐俗称拔罐子、吸筒,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也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

起初,拔火罐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称之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风寒感冒及酸痛诸证。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罐斑辨证

中医认为,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这种力量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同刮痧出“痧”一样,拔罐也会出现“罐斑”,即拔罐后皮肤出现的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或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罐斑一般会持续一至数天,不同的罐斑代表不同的健康状况。

拔罐后,罐斑如显水疱、水肿和水气状,表明患者湿盛或因感受潮湿而致病。

拔后水泡色呈血红或黑红,表明久病湿夹血淤的病理反应。

罐斑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现象,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表明患者有热毒证。

如罐斑出现紫红或紫黑色,无丹淤和发热现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明患者有虚寒症。

罐斑如出现微痒或出现皮纹,多表明患者患有风症。

拔罐的正确方法

拔火罐是一种专业的中医理疗手段,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生活中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自行在家操作,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患者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人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许多人在自行拔罐后皮肤被拔出水疱,大部分是因为拔罐时间太长。其实,拔罐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次可拔10~15分钟。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应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以上为定罐法,还有一种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口涂抹一些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法相对较难,不适合在家自行操作。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百合穴在头顶,需剃光头才能拔。

拔火罐时应该注意什么

除了与刮痧有相似的注意事项与禁忌外,拔罐还需注意以下情况: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不当、移动或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疱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疱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上一篇:雾化排痰缓解“慢支炎”等 下一篇:孙思邈养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