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 抒发真情

时间:2022-05-10 03:17:52

一、多角度观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一)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文章表达的中心才会感动人,才能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

写作上会叙事是关键。我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察生活所得,把它们化成文字,在心底留下影像。待到作文时,调动“影像”,把作文的素材与曾有的影像一对,文章有了灵魂,肯定充实而有意义。这些生活积累好似法官手上的铁证,运用到文中非常有力度。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第一位要向生活中的身边事索取,这是最好的取道。

(二)向看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扩大素材积累量

学生生活毕竟简单,范围小,虽然我们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窘迫,那就需要挖掘第二条取道,从书刊、电视、网上来探寻、收集、积累作文材料。对学生来说,这条道路应该是“阳关道”,道上风景更多、更美,所以学生多读书,多看有益的、有价值的网络话题,搜集一些有用的东西,对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写文章要引经据典,这里的“经”与“典”就是历史上有价值、有说服力的东西。古人教学就是读书,反复读,学生熟读成诵,下笔有神,这说明多读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写作中抒真情实感,传递时代“正能量”

(一)注重思想教育、培养高尚情感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思想教育在作文情感教学中首当其冲。我在指导时,首先让他们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

(二)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情感

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有时我会选择性地针对一些热点话题,如“慈善”、“打工潮”、“追星族”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反响很热烈。

三、营造宽松、活跃的写作氛围,挖掘鲜明独特的写作个性

初中生的思想应该是最活跃的,他们充满着告别少年的喜悦与步入青年的困惑;他们有花季的情愫,也有青春的伤怀;有成功的笑容,也有失败的眼泪。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纷繁复杂而又色彩斑斓。遗憾的是,在他们的作文中,却难以看出个性的光芒。因此,如何使他们写出特征,写出个性,就成了我们写作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我特别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尤其不要受主题的限制,这样,学生才敢放胆去写,如写《偶遇》,我要求一定要写出自己感受最深切的事,别胡编乱造,生搬硬套。

我很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一般是规定几个大致的范围,让他们自由构思,体裁不限,且字数也不作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们普遍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生活中还真少不了它。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当然,出好“作文墙报”和编好“佳作精选”,这也是让学生习作“展个性”的有效途径。我在每次的学生作文交上来之后,便从中选出十篇左右较好的文章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作文墙报”上;好的文章达到一定的量后(一般需一个月时间),我就把它们编辑成优秀作文集,发给每个同学欣赏。这样一些同学受到鼓励,一些同学受到“刺激”,班级的写作气氛便越来越浓了。此时,又何愁缺乏“抒真情,展个性”的好文章呢?

上一篇:找准文本切入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下一篇: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