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10 03:06:01

论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摘 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各种训练,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以克服困难,全面发展型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体育锻炼;初中生;意志力

一、体育教学训练培养初中生意志力的途径

1.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不惧困难的精神

我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克服自我、勇敢顽强的精神。体育教学也是学生实践自我能力的过程,有了克服困难的决心、清晰的目的以及勇敢的行动,学生的执行力就有了保证。当学生已经习惯了用意志力去克服困难,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许多体育老师在学校里只是给学生安排打球、跑步这些简单的训练,如果长期从事这样简单的运动,即便学生达到了熟练水平,也无法锻炼其意志力。按照体育教学的最新要求,体育活动要把锻炼与克服困难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比如学习跳马、2000米长跑等,这些项目在训练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克服恐惧和胆怯心理,培养勇敢的精神。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把握重点和精华,达到熟练的程度,不仅强壮了筋骨,他们的意志力和决断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2.体育锻炼能让初中生具备充分的竞争意识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掌握机智、勇敢的优良品格。俗话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有竞争意识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承受工作的压力,勇于接受他人的挑战。比如,在体育课上经常训练学生进行短跑冲刺、武术对抗、体操比赛等运动项目,如获得最佳球员投票,将会受到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等。这样的奖惩机制对所有学生都是正面和积极的反馈。学生对各种体育技能,从一开始只是基本的掌握,到后来就可以完全熟炼地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力争达到既定的目标。当自己的成绩被超越,当长期的竞争对手被击败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构建这样一个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不甘落后。

二、创新体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意志力

1.塑造良好环境进行激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模仿心理强,容易受到英雄行为的感染。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如了解许海峰等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获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所经历的艰苦训练,让体育明星所走过的艰难路程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从而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以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态度去争取获得成功。

此外,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毕竟“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在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如冬季长跑,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早上6点出发,我一定会提早15分钟就到达操场并跟着我的学生一起坚持跑完3000米,决不落后。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一起锻炼,可以达到更好的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自发地去做,而不需要依靠老师的要求。

2.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课程

同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而言,难度差别很大的,培养学生的具体措施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条件而进行调整和变化。对于身体素质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针对性的辅导环境,并安排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帮助。而对于身体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比赛环节,以表现出他们优秀与勤奋的一面。教师应根据学生成绩采用各种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部分胆小、优柔寡断的女孩子,注重培养她们的果断和勇敢的意志力。可以挑选跳马和双杠这些需要勇气的项目,来训练学生的胆量。对于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的学生,应着眼于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可用各种队列练习,借鉴军训过程中的长时间定型练习,以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做到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而对于前卫、大胆和鲁莽的学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理性与耐心。如采用定向越野,就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规划的好习惯,并养成沉着冷静的性格。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力训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意志的积极作用。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训练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意志潜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于素梅,董文梅,刘嘉丽主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试析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银行外呼经营业务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