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

时间:2022-05-10 02:02:25

浅析如何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

【摘 要】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是整顿企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林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核心问题。如何加强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林业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当前全国林业企业和各级林业部门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思想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认真解决好这个间题,对于推动林业企业的全面整顿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仅就如何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间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

林业生产既是一种采掘工业,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采掘工业。它具有亦工亦农的特点。它的劳动对象是森林,而森林不同于其它的矿产资源,它和农作物一样,可以进行人工培育,可是,它和农作物又不完全一样,农作物可以一年一收或一年几收,而林木从采种、育苗、造林、抚育、保护、管理一直到成林、成材,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且要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的直接效益。如果说农业生产上的失误一经发现短期内可以纠正过来,那么,林业生产上的失误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大家现在都讲:“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可见,培育森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森林既是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的重要资源、自然生态体系的主体,又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因为森林是林业的命脉,是林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决定了林业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企业。

1.林业企业显著特点

1.1林业企业经营上的长期性

由于森林生长和更新的自然周期长,所以在考核其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孤立地只看它当年生产木材多少,占用资金多少,实现利润多少,上缴利税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是否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看它采伐后是否及时做到了森林更新与抚育;看它对现有的森林保护、经营、管理得如何;对现有森林采伐利用是否合理,看它的林地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看它的森林覆盖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看它的林木生长量和木材利用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看它能不能逐步做到森林生长量大于森林资源消耗量,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1.2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

我国现有林业企业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且又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上游。目前,林业企业经营的森林不仅是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用材林、原料林,同时又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障江河、护卫国土和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的天然屏障。因此,在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只看它当年的眼前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必须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全面考核它合理经营、综合利用这些森林资源的情况,看它是否充分发挥了森林的防护效益和综合效益;看它是否因时因地因林制宜地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繁荣林区经济。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它为社会提供的有形产品的价值,而且要全面估价其维系生态平衡的社会效益。

1.3林业企业的社会性

由于现有森林多处偏远地区,因此,开发原始林区、建设林业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全面开发建设林区社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林业企业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林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要同时建成一个完整的林区社会。林业企业既要组织企业内部的生产,又要同时妥善安排林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在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单纯从微观角度只看林业企业内部的局部效益;而必须从客观着眼全面考核整个林区的各方面建设是否经济合理。

2.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总地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内部原因,而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原因可能成为主要因素,但从长远看,外部原因必竟是次要原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本文试就内部原因做一些分析。

从企业内部看,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素质。所谓企业素质是个综合因素。由职工队伍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等构成。

经营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要参数。森工企业线长面广分散作业,这是森工企业区别于院墙企业的明显特点。由于大面积分散作业,形成了管理粗放,管理手段低下,基础工作薄弱的情况,给全面准确的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工作造成了很多不便。当前在各企业实行“一长三师”的经济领导体制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健全各种薄卡表报制度,搞好劳动定额的测定,堵塞各种漏洞,严明企业纪律,全力推广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大幅度地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经济效益对策

多年来,林业企业实行的是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错误方针,结果带来了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建设路子越走越窄,林区面貌改变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走出一条适合林区情况的发展林业的道路?这是每个林业职工思考的新任务、新课题。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1认真落实经济责任制

要彻底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做到人人关心增收节支,在生产管理上,要加强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制订木材产品的数量、质量、供销、加工、运输以及原材料、燃料的消耗,职工出勤率,机械设备状态等考核指标,这就要求落实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实行规定质量标准、考核措施、奖惩办法三位一体的岗位责任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要落实到生产工队、班组,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企业对国家,职工对企业都直接负有经济责任。

4.2努力挖掘企业的木材运输潜力

我们的木材专业运输力较低,除充分发挥自治区木运司运力外,各企业都应该进一步加强现有车辆管理,在实现贮木场供材上下功夫,挖掘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是很大的,这是重要措施之一必须抓好。在一般情况下,贮木场供材及时.质量可靠,用户欢迎,而林业企业又可从中得到较大的收益。因此,各单位尽量减少非生产用车,集中运力搞好倒短工作,力争全部实现贮木场供木才。

4.3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林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制订严格的奖罚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如其不然,造成设备责任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都会使企业蒙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总之,我认为我国林业企业在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上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它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也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端正办企业的指导思想,集中主要力量切实抓好现有企业的整顿、调整、改组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要下决心把企业的各项工作迅速转到以营林为基础、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做出应有的页献。 [科]

【参考文献】

[1]杨丽霞.林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2]姚敬亚.浅谈林业企业经济效益[J].林业勘查设计,1987,(03).

上一篇:论如何加强林业采运安全生产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浅析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