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北:公交车起了纷争

时间:2022-05-10 02:01:16

北京河北:公交车起了纷争

李云峰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的学生。4月9日,他平生第一次享受警车开道的待遇。

当天早晨,李云峰从北京站东乘坐938支5(以下简称938路)公交车,前往学校所在的廊坊东方大学城。行至京廊交界地带,数辆挂着“冀R”牌号的警车跟上来,呼啸着开往大学城,一路畅通。

“上车前还担心能不能顺利到达学校,没想到半路上会有警车护送。公交车师傅看起来心情也不错,嗖嗖地开,感觉嗷嗷地好。”提到警车开道,李云峰现在还挺兴奋。

至此。遭遇围堵尴尬的938路公交车恢复正常运营。

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廊坊当地的客运经营者正在焦急等待政府的解决办法,“不排除再次堵车的可能”。

“938路被堵事件,反映出区域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的‘条块分割’和‘以邻为壑’,凸显了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武义青这样诊断堵车事件。

沟通失败,上路堵车

4月3日下午,938路公交车司机付师傅像往常一样,驾车驶往廊坊。第二天就是清明小长假,大学城来北京的客源特别多,运力紧张,同事通知他赶紧驱车增援。付师傅稍微加快了车速。到达京津塘高速廊坊出口时,他发现一堆人堵在路口,旁边还停着几辆938路公交车。

付师傅放慢车速,路口的人向他招手,示意他停车。堵车者是承包廊坊运输公司大学城客运分公司车辆的车主。“我们从不用暴力行为拦车。”一位堵车者大声说。

“车被拦了,根本走不了,别傻等了。”“坐我们的车,5元一位拉你们回学校。”几名当地司机开始在公交车上吆喝起来。

车上一阵骚乱,有乘客大声催问怎么回事。僵持一会儿后,学生们结伴搭乘黑车回校。之前停靠的公交车陆续掉头返回北京。

堵车缘于北京的公交低票价。2008年1月中旬。北京的9字头远郊车统一实施成人卡4折、学生卡2折的低票价政策。对于辐射河北的跨省公交,实行北京境内4折(学生2折)、河北境内8折的计价方式。这样,从北京到大学城的票价是3.6元。

与此同时,被称为“校车”的客运公司的38辆长途车,和938路运营同样的线路。票价依然是12元。“北京公交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他们可以降价,我们降不了啊。票价悬殊这么大,我们碰上了不完全市场化的对手,这是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客运公司司机王师傅抱怨道。

从此,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低价的公交,校车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以前一天能来回四五趟,现在跑一趟都装不满”。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客运公司开始向廊坊市运管处和局递材料、反映情况。但“领导都很忙”,一直没有回复。

客运公司经理刘宝成曾经代表校车经营者,同938路所属的北京八方达客运公司通州分公司协商解决问题。“沟通很难啊。北京的企业财大气粗,一直是高姿态。我们市领导说过,人家爸爸有钱,儿子也就有钱,对话根本不在一个平台上。”刘宝成欲言又止,一副“地球人都知道”的表情。

4月3日,大学城客运公司再次与八方达沟通,要求公交车在4月3日至8日期间往返两地时不走高速路,但八方达不同意。拒绝的理由是:那几天正值清明假期,是学生离返校的高峰期,公交车不走高速往返一趟得多花3个小时,这样会增大调配难度,也会影响营业额。 反映和协商无果后,校车经营者决定上路堵车。刘宝成不支持堵车,但可以理解车主们的行为。“我们不反对北京廊坊大联合,不仅不反对,而且强烈支持。不过也要考虑到联合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受损,而且这都是合法利益。”刘宝成对《新世纪周刊》说。

惨淡经营,等待结果

938被堵事件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京廊两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廊坊市政府态度明确:堵车做法是错误的,影响了京廊合作的大局,车主必须依法、依规反映诉求。

8日晚11点,刘宝成接到市里的通知,“务必保证938路9日进入大学城”。此前,廊坊运输公司、大学城分公司的领导以及从分公司各科室紧急调来的管理人员20余人。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对百余名堵路车主逐一做思想工作。接到通知时,劝说工作已经完成,车主们均表示不再围堵公交。

9日,在警车的护送下。被堵6天的公交车进入大学城。同时,校车也恢复运营。

10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北京市交通委、河北省交通厅以及廊坊市政府在廊坊国际饭店召开会议,协调解决938公交跨界引起的两地运营矛盾问题。

“市政府已经答应解决问题,我们正在等待结果。现在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再有过激行为了”。收到市里通知后,刘宝成不愿意再谈这个话题。

之前,他一直忙于应付各家媒体的采访。现在,除了向媒体解释不接受采访的原因外,他还要频繁和市政府相关部门沟通,11日下午,他在办公室接待了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商讨如何维护稳定。

此时,938车队的工作人员也被告知不要再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询问就“让他们找北京市交通委。”

被校车经营者寄予厚望的10日会议,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协商结果大致为:北京938路公交车不会从廊坊撤出。对于校车的经营困境,有关部门提出可以由地方政府减免长途车营运费用,同时建议当地政府研究新办法,保障经营者利益。

参会者表示两地沟通不够,建议加强联系。但就此问题,何时展开新一轮讨论,暂时尚未有时间表。

对于这个模糊的结果,校车经营者们难掩失望之情。“长时间不给具体结果。我们还会闹下去”,车主们私下议论纷纷。

目前,校车只是在周五到周日这三天运营。“逢周末,往返的学生多,我们才敢跑,平时根本拉不了几个人。”客运公司王师傅告诉《新世纪周刊》。

11日下午1点到3点,大批学生走出位于大学城一期的北京城市学院,坐上校车回家。到了3点半,坐校车的学生已寥寥无几,校车陆续空车驶离。而此时的938站台上,仍然聚集着大量等车的学生。

王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校车不能超载,50个座位,跑一趟能收600元。高速过路费60元,油费200元,司乘人员差费一天80。不管运营与否,每月的管理费300多元,运管费每个座位每月10元,每年交1~2万元的押金。此外,公司还要提取每月运营收入的796。“这些还不算养路费和汽车折旧、维修费用。照现在这个形势,能跑够本就不错了。”

区域协调,困境重重

938与廊坊的结缘始于2001年。当年夏天。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向八方达公司发出“婚约”:希望938路公交将线路向南延长4公里,辐射到开发区。那时,开发区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大量北京人在此工作。刚建成不久的东方大学城内,有不少北京高校开设的分校。

在廊坊市政府的重视下,“婚约”马上变成

“婚礼”:2001年9月28日,北京公交集团和廊坊市政府联合举行了隆重的发车仪式,938路正式延伸至廊坊。

2004年,938路跨省运营身份遭受质疑。当年6月29日,河北省交通厅403号文件称:“北京市公交总公司欲开通通往我省部分县城客运线路,其应当向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提出申请。其他单位包括有关市、县政府都无权决定此类事项的审批”。

根据这份文件,校车经营者开始怀疑938“新娘”身份的合法性。只是当时公交和校车票价相差不大,校车走高速、不超载的服务优势明显,二者的运营相安无事。到了今年1月,938路票价降到3,6元,平衡一下被打破,隐藏多年的矛盾最终爆发。

4月7日,廊坊运输公司副总经理李月华对当地媒体说,低票价只是车主情绪爆发的导火索,并不是根本原因。北京公交车在未办理任何运行手续的情况下进入廊坊,给当地客运市场带来不公平竞争和混乱无序状态,双方从来就没有进行过平等对话。

刘宝成认为,938路公交车未经河北省运管部门许可。属非法跨省运营。

北京八方达客运公司党委副书记葛新表示。9字头跨省公交车,受当地政府邀请,延伸至北京管界外的周边城市。这些线路的审批,需要地方政府与河北省交通厅之间进行协商。

在收到廊坊市政府的相关通知后,刘宝成不再提及938路非法运营一说。

就在廊坊堵车事件后,4月8日,河北固安开往北京的943路区间车也被当地车主围堵。此前,河北霸州、涿州也发现过类似的抗议事件。对其他地区而言,廊坊的处理政策具有示范意义。

诸多事件的背后,是北京9字头公交车进入河北10年来,给当地经济造成的影响。2005年,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当年,北京9字头线路277辆公共汽车进入廊坊地区,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同时,从河北省赚取3600万元,造成该省运管费每年减少6.6万元。客附费每年减收267.8万元,养路费每年减收133.9万元。廊坊当地186辆车停运,年经营损失1080万元(不合河北省国家税收的损失)。

廊坊市委宣传部外宣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北京方面类似g字头公交车划卡降价的措施,可以提前跟廊坊市委等与之有关联的地方政府打招呼,“我们也好提前应对”。廊坊市政府方面一直强调的是:良好的沟通和联络机制。

2008年1月,国内首条跨城市公交线路一德清至杭州城际公交开通运行。为此,两地组建了德清-杭州直达公交公司,其中杭州方面持股63%。湖州长运持股37%。两地还共同商定了对该线路的政府补贴措施。

有业内人士建议,京廊两地可参考杭州的做法,成立合作公司。但在10日的协调会议上,与会者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北京、廊坊客运力量相差太悬殊。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院副院长、教授李景元认为,堵车事件显示京廊两地虽是紧密的邻居,但协调机制缺位。“区域协调中,并不能因为北京是大城市、廊坊是小城市,双方的话语权就不同。北京、廊坊应各自代表其利益群体。进行平等对话。”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解志勇认为,这件事暴露出在制度层面。区域协调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机制。

上一篇:金晶:捍卫奥运圣火 下一篇:权力并非一分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