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捍卫奥运圣火

时间:2022-09-14 10:23:23

金晶:捍卫奥运圣火

“我现在成为名人了,是名人就得做点事,”27岁的金晶说。几天前。她还是一个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轮椅击剑运动员、“联想”奥运火炬手。现在,要求采访她的媒体排成长队。她甚至有一个助手团,专门负责筛选媒体。

金晶一夜成名,缘于巴黎的一出闹剧。

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传至巴黎。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头上裹着象征的“雪山狮子”旗。大声叫喊,像一头歇斯底里的狮子,扑向坐在轮椅上的金晶,试图抢走火炬。

金晶只有一条腿,双手死死抱住火炬,用残弱的身体护卫火炬。没让“狮子”得逞。

“破坏者以为我这一棒是薄弱环节。容易下手。他们失策了。”金晶说。

护卫火炬

4月4日,没让家人送行,金晶从上海乘火车到北京。和其他火炬手集合后飞往巴黎。6日晚上,不断有朋友发短信提醒:伦敦已经有抢火炬的事件,你当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巴黎街头已经遥遥可见三三两两披着旗子的分子。但组织方并未对火炬手做如何防范的培训。金晶最终选择将火炬拿在手中传递,而不是放在支架上,“这样踏实一点”。

4月7日12点半。火炬传递开始。金晶是第三棒火炬手,在等待前一棒的过程中,已经有分子在身边摇旗抗议,还有一些人干脆坐在地上呐喊。现场的警察不多。分子开始冲击警戒区。试图靠近火炬手。

“等待中并没有不安的感觉,我没想到他们在等待时就过来抢火炬”。金晶说。

骚乱后。法国警方发现局面难以控制,一边加大警力,一边让金晶往前走。在护跑手和导游的护卫下,金晶开始前行。

赶走一批冲击者,另一批继续往里冲。终于有人靠近金晶。她的直接反应是赶紧弯腰。将尚未点燃的火炬抱在胸前,左右躲闪,始终没让冲击者碰到火炬。

“这样抢了两次。冲进来的人太疯狂了,完全失去理智。火炬到他们手上会怎么样,我当时非常担心这一点。”运动员出身的金晶认为自己很强壮,成功地挫败了两次抢夺。

这时,道路两边的中国留学生给了金晶很大鼓励。男生们用五星红旗遮盖住旗子。跟分子吵,甚至动起手来,女生们边哭边喊:“好样的!坚持下去!”

隔离带外面乱成一团,每隔几秒就冲出一个人试图去抢火炬,前进异常艰难。护跑手王伟、徐景将轮椅推到了两辆汽车之间的狭窄缝隙中。以为能暂且避一避。就在这里,发生了最危险的第三次抢夺。

三四个人突然同时出现,护跑手因为汽车挡着无法靠近金晶。一个分子已经贴到金晶身上。双手也握住了火炬。他的同伴一把拽住金晶的头发,猛地撕扯,企图让她松手。这时的金晶只是低着头,让出后背,死死抱住火炬不放。“只要稍一松手,火炬就会落入对方手中。”金晶说。

网名为“Allanyzd”的留学生恰好在现场,他本能地冲上去拉拽金晶身边的暴徒,用手里的相机打暴徒。马上,Allanyzd左边又有一个人冲过来打暴徒。随后,一个警察赶到,将暴徒赶走。

Allanyzd在网络上写道: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瞬间。火炬手姑娘重新抬起头,大眼睛中含着泪水,我左边的一个中国女生向她高喊加油,要坚强!我才缓过神来,也喊到加油,加油!此时我的眼泪才“唰”的一下下来。我很悲愤,一个手无寸铁的女生,更何况是个残疾人,也要打’

“当时只想,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火炬被抢走。我练了七年的轮椅击剑,臂力大着呢。”金晶回忆说。

前面依然危险,导游韩冰将金晶扶上车。这时,冲击者队伍中有人对她竖中指,作为回应,金晶指了指衣服上的火炬手标志,意在告诫他们:休想从我手上抢走火炬。

混乱中走了15分钟,进入计划中的传递隧道,金晶就要开始她的传递之旅。放在车下的轮椅,因为分子的阻挠,一开始没拿出来。就在她准备单腿跳着传递的时候,轮椅拿出来了。传递的画面非常美,明亮的火焰照亮了黑暗的隧道。

从隧道出来时,天空还下着冰雹。到了前面人多的地方,护卫队长说前面危险,不能再传下去了,就把火熄了。当时情况紧急,金晶直接上护卫队的车,完成了传递。

完成后,她左手挥舞拳头,大声喊出“中国加油!”这时她才发现,下巴已有血迹,身上好几个地方开始疼痛。

假小子性格

1981年,金晶在安徽合肥出生,爸爸是上海知青。9岁那年,横祸来临。她被查出右脚有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开始漫长的化疗。

一天,她正在玩姨夫送的变形金刚,爸爸告诉她:“你的右腿保不住了,必须做截肢。”她哭了一会,后来看见表弟过来找她玩,又高兴起来,忘记了即将失去右腿的不幸。

别人认为截肢是巨大的坎坷和磨难,在她看来却没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对自己的生存能力很有信心。截肢后,我也很少有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有一次,学校临时组织看电影。而金晶没有把拐杖带到学校。电影院距离学校两站地,大部分同学步行过去。在好朋友的搀扶下,她干脆跳到电影院。“没觉得挺困难、挺挫折,生活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小时候,金晶身边总是有一帮好“哥们儿”。“我的性格比较像男孩子,喜欢打抱不平,经常跟别人打架。上小学的时候,我妈每次看我没回家,跑过来接我,发现一堆男孩子里就我一个扎小辫的。”

初一时,金晶与比自己小一岁的表弟同班。因为胖,表弟经常被同学捉弄。一天,快到教室时,有人对她说:“你表弟又被人欺负了”。她顿时火气十足,把拐杖扔给别人,单脚跳到教室。一把揪住欺负表弟的男生。“你再敢欺负我弟,你看着!”那次,同学见识了她“大姐头”的作风。

1995年,金晶来到上海,学习计算机专业,后来在一家酒店做总机接线员。

2001年,她参加上海市的残疾人演讲比赛。上海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主任刚好是评委,相中了这位姑娘,很激动地跑到后台问她想不想做运动员。当时金晶挺兴奋,只是爸妈不想她的身体再受伤害,没有同意。

随后的一个电话再次让她心动,上海轮椅击剑队的一位老教练问她想不想练击剑。这触动了她心中的一个情结:剑客佐罗一直是她崇拜的偶像,她希望自己能像佐罗那样持剑走天下,主持正义。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天,她来到上海体育训练学校见了教练,决定加入击剑队。

做运动员后,她干脆直爽的性格有所约束,但仍时有爆发。南京的一次比赛。她觉得裁判判罚有问题,提出异议,被对方教练认为娇气。她立即摘下面罩,“我不打了,你们爱赢就赢去吧。”

她也很快崭露头角,2002年获得釜山远南残运会银牌,翌年,获得世锦赛第三。

然而,她始终与奥运无缘。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因为组织原因她未能参加。2005年十运会。她没有打好,积分不够,再次与北京奥运会失之交臂。“错过两届奥运会。这是很大的打击,到现在都有遗憾”。

成名之后

巴黎回来后,金晶成为名人。在谷歌上搜索“金晶火炬手”,会搜出42万个网页:她用身躯保护火炬的视频,浏览量超过20万:关于她的报道占据显要位置,多家以“金晶”命名的专属论坛应运而生,甚至有人提议:让金晶去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4月12日下午,金晶在联想会议室接受电话采访。

“初中那会,正是青春期,有开始喜欢男生吗?”电话那头的记者颇有八卦精神。

“没有吧”。金晶稍微一顿,回答道。

“应该有吧”。对方穷追不舍。

“没有”。这次的回答很干脆。

“真的没有吗?”记者还是不放弃。

“有吗?有吗?”她的声调逐渐升高。

“一般到那个年龄都会有吧……”

“那你觉得有就有啦,嘿嘿……”

记者最后只好说“我也不知道”,结束了这个问题。

十运会后,金晶从国家队退役,在上海队当陪练。每天15元津贴,每个月上海队补贴200元。国家队补贴300元,月收入不到1000元。去年12月,她在酒店的工作合同到期,需要找一份新工作。只有中专学历的她,还希望继续读书深造。

上海一家慈善组织刚刚提出,可以在就业和读书方面帮助金晶,她没有明确回应。“媒体的狂轰滥炸,让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平静之后我再好好想这些。我会更加珍惜成名前的那些朋友,倾向于接受他们可能提供的帮助。”面对瞬间出现的鲜花和掌声,金晶开始区分哪些是出于真心的,哪些只是名利的驱使。

27岁的金晶还没有“另一半”。面对众多仰慕者,她并不排除网恋的可能。“生活中的我很大大咧咧,感情上我看重感觉,相信缘分。”

金晶最喜欢小说《飘》中的最后一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很欣赏小说主人公斯嘉丽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这点上,我俩有点像”。

上一篇:情绪下的天空 下一篇:北京河北:公交车起了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