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探究

时间:2022-05-10 11:53:51

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探究

摘 要: 随着体育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同个体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篮球运动深受世人的热爱,同样中学篮球课深深吸引广大学生,但是爱好篮球不代表其篮球技术水平就高,而身体素质差、篮球基本技术差的学生往往认为篮球运动高不可攀,导致在学习练习过程中缺乏自信、退缩惧练、学习效果不好。本文主要针对篮球模块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促进篮球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篮球教学 后进生 转化对策

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爱好程度、身体素质、基本功,以及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密度。我校自2006年开始高中新课程的改革至今,三个年龄段体育课各开设篮球、毽球、排球、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模块。多年来,笔者一直进行篮球模块教学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以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篮球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篮球基本技术水平差异为主,关注学生通过练习,篮球技术水平是否有所提高、进步速度快慢等。笔者以2010级、2012级、2014级高一新生篮球模块为例,从学生的第一次篮球课学习开始,就认真观察、分析直至追踪到模块学习结束,得出结论:篮球技术水平进步很快或者比较快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对篮球运动具有很大兴趣的,初中就有一定基础的,或者基础一般但课堂、课后练习认真。相反,进步较慢或者基本没有进步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对篮球运动兴趣一般或毫无兴趣、基础水平薄弱、身体素质条件差等,久而久之,后者就成为模块教学班级里面的后进生。对于如何提高后进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其篮球技术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转化对策。

一、尊重学情,悉心诱导树信心

经调查了解发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差等原因困扰学生,导致问题积累,造成他们心理产生障碍,自信心降低,失去锻炼兴趣,不愿意从事体育运动,害怕上篮球课。如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课时,由于学生没有基础、缺乏手感,练是控制不住球,甚至由于快速跑动造成身体不协调而摔倒,遭到学生的取笑后认为没面子,很伤自尊,造成极大的学习阴影。所以从教师方面讲,要事先调整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改变单一的教材和教学手段,降低动作难度(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给予热情导学,悉心地辅导,满腔热情地诱导学生。让学生反反复复地练习,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和趣味,树立学习篮球的强大自信心。

二、激励评价,巧引妙导激动力

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即使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后进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播放NBA、CBA的精彩视频,让他们感受姚明、乔丹、科比、詹姆斯、韦德等巨星在球场上的辉煌成就;通过播放球员赛后训练视频,让他们知道即使是巨星也要通过刻苦的训练提高自己。其次,在模块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后进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后进生上进,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成功,让学生知道老师时刻都在关注他们。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展示篮球运动的巨大魅力,以此培养后进生学习篮球的强烈兴趣和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

三、循序渐进,强化基础提素质

1.坚持由易到难,强化“抓”篮球基本功练习。篮球运动有其特殊性,要学好篮球就必须打好基础,学好基本功。很多后进生(包括篮球初学者)的篮球基本功普遍偏差,如基本的运球、传接球、投篮等练习都会出现动作错误、全身紧张僵硬、身体不协调等现象,有的甚至连持球姿势都是错误的,所以老师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让他们先多学习简单的基本功,然后进行难度高点的动作学习,一步一个台阶,不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学难度比较大的动作,如:快速变向运球、运球突破、高低手投篮等和水平高的学生进行战术配合练习,打教学比赛等。篮球初学者如果不加强基本功练习,将会对后续动作的学习造成困难。所以基本功教学要贯穿篮球后进生教学的始终,老师可以多布置强化手感动作技术的练习内容,如持球抖腕、手指指尖的拨球、持球做颈部,腰部,腿部绕环、胯下8字绕环等练习增强篮球练习的手上基本功。多布置原地的运球练习,如单手体侧运球、单手高,低运球、单双手体前变相运球、中等速度的行进间运球等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可以布置近距离的定点投篮让学生反复练习。

2.采用“课课练”形式,强化身体素质。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除了需要出色的篮球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力量足、速度快、弹跳好、灵活性高、耐力强等。例如急停跳起投篮这个动作,只有当练习者的腿部、腰腹部和手臂力量达到一定的水准后,加上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后才能将动作更完整流畅地完成。对于一个篮球后进生或初学者来说,他们身体素质差往往是学习篮球的最大障碍。因此,强化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对其学习篮球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课堂上必须重视他们的素质练习。如:弹跳能力差的安排纵跳摸高,沙坑单、双脚跳等练习,跑动速度慢的安排50M快速跑、30M加速跑等练习,上肢力量弱的安排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等练习,灵活性与身体不协调的安排往返跑、听口令变向跑等练习。

四、巧配师徒,互帮互学促进步

我们可以在班级建立多对师徒关系,让后进生与优等生结为对子。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为主。那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阶段部分,就可以让优等生指导后进生学习,师徒一起交流课堂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其乐融融。在课后活动期间,让师傅们带领徒弟进行一定时间篮球技术练习,提高徒弟们的篮球水平,如重复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动作或者与其他学生比赛等。建立学生之间的“师徒制度”,开发利用优等生资源来帮助后进生课堂、课后的学习。同时优等生在帮助辅导的过程中体会到“教”的概念,“教什么、如何教”,让他们进一步多“充电”。师徒们一起进步,建立课堂“师徒制度”实现双赢。

五、善搭平台,挖掘优点展才艺

在传统教育及新课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让水平较高和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动作展示,让其他学生学习和效仿。其实,教师可以打破这个“传统”,如笔者篮球班上有一名女生,几次在投篮练习时独自抱着球在旁边看其他学生投篮。笔者发现并了解到这名女生是音乐特长生,身材比较瘦小,又因为投篮时动作不规范造成投篮时球经常碰不到圈,更别说进球,久而久之对投篮缺乏自信,对篮球课产生“恐惧”。笔者重新对该女生的投篮动作进行详细指导教学,投篮水平进步很大,并通过表扬、沟通、鼓励让该女生下课前进行投篮动作的展示,由于进步很快赢得学生的掌声,然后笔者抓住该女生的音乐特长让其展示歌唱才艺后再一次赢得学生掌声、喝彩,从此该女生便开始喜欢篮球课,篮球技术水平逐渐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精心培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努力拼搏,一旦有了点滴的进步便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树立“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必须关注班级中的后进生群体,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重视他们。在篮球模块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篮球课堂的乐趣、体育活动的美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耐心讲解、示范,以提高后进生的各项身体基本素质,更要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帮助辅导后进生的课后学习。只有让“后进生”动作练习的“量”得以保证,学生才会从中强化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要领,最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吉龙.试析体育教学中后进生的教学对策[J].吉林教育,2011(31).

[2]顾婷婷,杨远飞.高中篮球模块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3(15).

上一篇: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研究 下一篇:非语言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