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与策略建议

时间:2022-05-10 10:22:48

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与策略建议

医疗护理投诉是指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对医院或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一种行为?。有效投诉是指经所在单位或上级监督机构受理并调查认定基本或部分属实的投诉“;反之,则属无效投诉。门诊手术室是医院24h对外服务的窗口,是门诊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多因突发事件而受伤,病情急,有时出血量相对较多,多数患者无心理适应过程,受伤后感到恐惧、忧虑、焦虑等,在手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加上医院管理及护士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如何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服务质量,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现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门诊手术室护理投诉的原因和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6月一2010年5月,我们接待门诊手术患者共8015人次,通过电话回访,患者及家属到医院办公室、门诊部、护理部等部门的护理投诉记录共76起,投诉发生率为0.95%.其中,口头投诉52起,占68.42%;书面投诉8起,占10.53%;电话投诉l6起,占21.05%.共涉及护理人员33人次。经核查有效投诉44起(基本属实30起,部分属实14起)。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按投诉发生的时间、原因、涉及的护理人员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

2结果

76起投诉!原因分类见表1.

3投诉原因分析

3.1医院因素①基础设施不完善:手术房间少、床位不足,器械、物品数量少,当患者突然增多时,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②手术服务流程不合理:为意外受伤患者行急诊清创,患者病情急,有时出血量相对较多,如头部外伤,多数患者见到流血场景感到恐惧、焦虑,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检查、诊断、等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而引起纠纷和投诉。

3.2管理因素①便民措施不到位: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轮椅、担架车、休息床;多数患者步行进出手术室,地面潮湿,患者体质虚弱、疼痛、恐惧及反射性晕厥,有发生跌倒的可能;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后,未及时固定好,有发生坠床的可能。②护士人力不足:门诊手术时间短,频率快,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而繁杂,手术多时,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无法做好术前计划和术中配合。③护理病历不健全:无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多为口头交接,易造成差错事故。④病理标本保管及送检失误:门诊手术切下的标本一般较小,未及时或忘记固定而致标本腐烂、损坏、丢失,有时请患者家属送检标本致标签脱落或交接不清容易造成失误。

3.3护士因素①服务意识淡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更多地关注自身需求及心理感受J.而某些护士服务态度冷漠,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说话语气生硬或手术过程中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忽视患者的感受。②泄露患者的隐私:患者的隐私受法律保护,患者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往往将病史、病因甚至自己的隐私全盘托出,而有的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泄露患者的隐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J.③责任心不强:当手术多而护士人员少时,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不执行清点制度,未来得及清点或清点用物不及时,可能造成术后缝针等细小物品遗留在切口或伤口内。④围术期健康教育不足:门诊患者手术时间短,不需要住院,护患交流机会较少。护士围术期护理知识欠缺,健康教育不到位,可能导致手术切口延迟愈合或增加患者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如腋臭手术后对肢体活动方面的健康教育不足导致切口裂开、出血等并发症,患者不满而投诉医学|教育网搜集。

3.4患者因素①对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认为在医院应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疗效,对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理解。如清创过程中的疼痛、对局部麻醉的要求等。②对收费不满意:新药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以及医疗保险自付费用的增加与患者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矛盾而引起投诉。

上一篇:医疗服务投诉机制设立和思考 下一篇:社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