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2-05-10 02:01:16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运用(2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俨(yǎn)然 调(tiáo)素琴 间(jiān)隔

膝(qī)盖

B.蕃(fán) 叹惋(wǎn) 鸿(hóng)儒

德馨(xīn)

C.淤(yū)泥 案牍(dú) 清涟(lián)

鲜(xiǎn)有闻

D.髯(rán) 箬篷(péng) 器皿(mǐn)

船楫(j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篆章 落英缤纷 讲信修睦 屋舍俨然

B.壬戌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雕栏相望

C.逾墙 心旷神怡 问心无愧 土地平矿

D.老妪 袒胸露乳 苟且偷生 矫首昂视

3.下列各组词语中,黑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甚异之(不同) 咸来(都) 不足(值得) 一何(多么)

B.遂迷(于是,就) 规往(计划) 罔不(无不) 诣太守(到)

C.不属(类似) 修狭(长而窄) 了了(清楚明白) 男有分(职业)

D.犹得(还能够) 阡陌(田间小路)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为宫室(雕刻)

4.下列黑体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听了今天的报告会,我心里豁然开朗了。

B.深圳红钻队8月30日在对阵贵州智诚队的比赛中,以2比2艰难战平。红钻距离冲超圈依然是可望不可即。

C.静谧的象头山里,一户人家门前鸡犬相闻,主人连房门都不用关,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D.故乡的云雾山经开发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名胜旅游风景区。

5.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至于魏、晋朝就更不用说了。)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差役呼喊得多么愤怒,妇人哭泣得多么凄苦!)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诎右臂支船

B.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8.文学常识填空。(5分)

(1)《桃花源记》中作者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_________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_________的。

(3)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_________”。

9.名句填空。(3分)

(1)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左刻“ 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 《核舟记》)

(2)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暮投石壕村, _______________。老翁逾墙走,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7分)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__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_________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11.这首诗的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与“割”两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其中一字的妙处。(2分)

12.这首诗的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至今仍常常被人们引用。请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二)阅读《陋室铭》《爱莲说》,完成13~16题。(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3.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鸿儒:_______________。

亵玩: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两篇短文都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志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4分)

16.2014年,河北省邯郸市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位,开展了“我心中的市树、市花”评选征集活动。假设你是邯郸市市民,你会选择什么树或什么花呢?请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

(10分)

今大道既隐①,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②以为礼,城郭沟池③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④作,而兵⑤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⑥,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⑦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注释]①隐:消逝。②大人:这里指天子诸侯。世:父亲传位给儿子。及:哥哥传位给弟弟。③郭:外城。沟池:护城河。④用是:因此。⑤兵:这里指战争。⑥著:彰显。义:指合理的事情。⑦(shì):通“势”,指职务。

17.解释文中黑体的词语。(2分)

(1)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句子。(4分)

(1)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2)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19.上述选段与《大道之行也》出自同一本书。“小康”与“大同”比较起来,你觉得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哪一种?为什么?你认为最美好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4分)

三、写作(40分)

20.害怕,即恐惧,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也许害怕某一个人,也许害怕做某一件事。罗斯福说:“恐惧是世上最摧折人心的一种情绪。我与它抗争,并借着帮助情况不及自己的人们而克服了它。我相信,任何人只要去做他所恐惧的事,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有获得成功的纪录做后盾,他便能克服恐惧。”

请以“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突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下一篇:发散思维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