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

时间:2022-05-09 11:35:54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方法。方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48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期梗死病例,首次发病24h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作一分析。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X线计算机断层摄

1资料

48例急性脑梗死中缺血性脑梗死45例,出血性脑梗死3例。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为28~85岁。38例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病史。发病至CT扫描时间:0.5~24h,其中超急性期(1~6h)16例,-12h22例,-24h10例。48例均突然发病,表现有头昏、头痛32例,伴呕吐16例,单肢瘫25例,意识障碍3例,构音障碍10例,中枢性面瘫13例,小脑或脑干压迫症状5,精神症状4例。24h后复查CT的病人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加重,8例发展成脑疝。

方法:扫描设备为飞利浦双排螺旋CT机,常规平扫层厚7mm,层距7mm,鞍上池区薄层层厚5mm,层距5mm。

2结果

48例急性脑梗死中,致密动脉征即Willis环区域主要脑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密度增高22例,其中MCA高密征17例,ACA高密征2例,BA密高密征3例;豆状核征即豆状核轮廓模糊或部分消失17例;脑岛带征即脑岛侧方的灰白质界面模糊(包括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12例;灰白质界面不清24例;低密灶26例,占位征既脑沟、裂消失或脑室局部受压或重者中线结构移位17例。18例有2种或2种以上早期征象。3例表现正常。

24h后复查CT均发现明显低密度灶和/或伴有占位效应。MCA复查发现颞顶叶、基底节、岛叶低密度灶;ACA高密征复查发现额顶叶窄带状低密度灶,BA高密征复查发现小脑、丘脑低密度灶。MCA、ACA、BA密度均较前降低。2例于稍低密度灶中发现团状、小片状高密度出血灶,2例位于中心区域,2例位于边缘。

3讨论

脑梗死一般为突然发病,突发性偏瘫失语,伴有短暂性神志不清等症状。源于血供尤其是动脉血供中断后其相应供血区产生缺血缺氧性改变,引起血管源性水肿。实验结果表明:缺血后24h内血流再灌注可避免脑水肿的形成;缺血后24h再灌注其结果与永久性梗死灶无明显差别。这表明脑梗死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特别是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6-8h内脑血拴形成的超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预后好,因此时神经元的细胞未坏死,具有可恢复性,此期通过适当的临床治疗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目前CT扫描仍然是诊断急性期脑血管意外的首选方法,以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近年来研究显示早期脑梗死4-6h后CT即可显示一些特殊征象。

脑梗死早期CT征象及临床意义。(1)致密动脉[1、2]征主要脑动脉密度增高,以Willis环区域MCA常见,而ACA、BA少见。本组MCA高密度征15例,ACA高密度征2例且为双侧,BA高密度征3例。可为早期脑梗死首先出现的征象,本组0.5~3h仅3例有此征,缺血24h内出现率,本组43%,以0~12h发生率高。显示致密动脉征需CT薄层扫描,要对称。需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鉴别,其CT值在100HU以上。(2) 豆状核征[3]:豆状核密度减低造成豆状核轮廓模糊或部分消失,为MCA水平段阻塞所致基底节区细胞内水肿(阻塞后基底节缺乏侧支循环),本组16例,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本组病例MCA拴塞多有关,最早可3h内出现,有时于基底节密度减低同时出现。(3) 岛带征[4]:脑岛带是位于脑岛内侧方的灰白质界面模糊,呈均匀很淡的低密影,系梗死所致急性水肿的反映,有人认为此征是最早期最敏感的指标。究其原因可能脑岛皮质和屏状核较其他部位细胞对缺血损伤更敏感,也可能与脑岛带的动脉供血解剖有关。该区由MCA的脑岛段及其屏状核分支供应,当这些分支栓塞,脑岛带成为远离大脑前后动脉的分水岭区,易缺血。本组病例达25%(4) 早期稍低密度灶系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所致,1%含水量可改变CT值2.5-2.6HU,CT不能显示含水量的微小变化。密度与发病时间关系密切,早期低密影不明显,此时一是窄窗观察,二是要沿着动脉致密征相应动脉的供血区域观察,三是要注意一些间接征象如灰白质界面不清或轻微占位效应等。(5)、占位效应:与脑水肿的程度密切相关,其CT表现为脑沟、裂消失、脑室局部受压,重者中线结构移位,且常与低密度灶同时出现。(6)、增强检查[5]:本组患者均是急性发病,当时不宜做增强扫描检查。文献报道增强CT阳性征象有:皮质脑回状强化、均匀强化、散在斑片状强化等,大剂量造影剂有助于显示强化。

在仔细分析CT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征象表现的基础上,还要密切结合病史和体征,对于没有临床病史体征的,不能盲目诊断,对于有临床易发因素患者,提供准确诊断,为临床的早期溶栓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和判断预后提供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1]Von Kummer R , Meyding-Lamade U Forsting M , et al . Sensitivity and Prognosyic value of early CT in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runk [J] .AJNR ,1994 , 15 (1) : 9-15 .

[2]Schuknecht B , Ratzka M Hofmann E . The “dense artery sign” major cerebral artery thromboembolism demonstrat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J] . Neuroradiology ,1990 , 32 (2) :98-103 .

[3]Tomura N , Uemura K , Inugami A , et al , Early CT finding in cerebral in-farction : obscuraion of the lentiform nucleus[J] .Radiology , 1988,168 (2) :463-467.

[4]TruwitCL.barkovichAJ.Gean-marton A.ct al.Loss of the insularribbon:another early CT sign of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Radiology,1990,176:801.

[5]郭启勇 《实用放射学》第三版2007,184-185.

上一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泪道冲洗探通术中的镇痛... 下一篇:基层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