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生德育的习得实践

时间:2022-05-09 09:34:58

探析学生德育的习得实践

教育学生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做人的核心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育者必须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育。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我们通常一提起德育,许多人可能认为它是学校的“软件”,是有声无形的,德育工作无非就是上几节思品或政治课;听一两次报告;看一两部爱国主义影片;开几节班会或是定几条制度,常常用开会或宣传来代替德育,由此造成了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大学生学习不要浪费粮食,不要在墙上蹬脚印等等的日常行为规范。这些现象证明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与时俱进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环境的多样化,这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育的方法可以说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多么好的道德内容,如果不内化为学生自由自觉的行为,它只会流于形式。传统的德育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种灌输的模式,它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甚至负效。思想品德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只是要求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做,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因而不能指导他们的生活。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心理活动都与一定的行为有联系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后天习得而来的。《新编教育学》(董操等著)指出,德育过程应该遵循以下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反复实践习得,才能逐渐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一、德育习得实践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学校生活不能脱离社会,道德教育也不能只靠传授道德知识,而主要应间接地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通过参加社会生活来进行。“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实际上,杜威是把道德教育同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原则联系起来的,强调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柯尔伯格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儿童本身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道德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这些德育的核心是灌输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现代教育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社会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习得型德育实践模式。

二、德育习得实践是学生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怎样才能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呢?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因而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实践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学生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深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正是在这个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学能动的力量,它能调控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在德育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能动吸取教育影响的。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一些高尚的品德就会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三、德育的习得实践途径

1、在集体中从小事做起的德育途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集体中,通过学习和交往逐渐习得的。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形成诸如助人为乐、团结向上等优良的品质,没有一个人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助人为乐这么一个东西,它所指的就是助人为乐的这种行为。因此让学生从做小事开始,在做中摸索、在实践中体会:什么是树立理想、遵守纪律;什么是勤奋好学;什么是为班级争光等等。通过实践,学生们发现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需要关心他人,需要高尚的品德,渐渐地他们的内心中就起了变化,最终会在自己的行动中表现出来这些品德。

2、言行一致的德育途径。在道德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提高其思想觉悟,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德育工作中,若没有道德认识,就失去了行动的先导;若只搞空洞说教,不要求学生付诸行动,必然使他们养成言行不一的恶习,消弱德育的效果。

3、民主与积极参与的德育途径。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践之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塑造自我。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作用和权威,而现在教学观念把学生看成是有能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它强调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强调学生的品质培养,强调教育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亲切的态度甚至用眼神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情诱发感染学生的感情,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凡事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辩论才能明事理,谁是谁非,谁丑谁美,只有参与,才能介入其中,对道德有所感悟。

4、纪律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途径。纪律教育是养成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实践途径。纪律的内涵很广,它包括社会公德、为人处事、班级班规、校纪校规、个人生活等等,进行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觉纪律。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强调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设立学生德育成长袋和素质教育评价表,分别对学生好的行为予以表扬、奖励;对不好的、不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予以批评和惩罚。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进行前后对比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情况,及时找学生谈话,用严格的纪律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的德育途径。品德评价是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肯定和否定,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一种教育方法。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教育者的外部教育和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和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也难于形成。指导生自我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要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个人修养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个人修养的能力和习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上一篇:只讲“有道理”的知识 下一篇: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激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