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5-09 04:47:57

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使学生增强知识和能力的前提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资源应适当地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受教材、时间等限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整合;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地整合教材内容。拓展教学资源,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开展阅读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人文素养、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活动的形式来诱发学生自主阅读,如开展“好书伴我行”的阅读活动,给学生推荐适合其学习的阅读书籍,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如,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现代化设备电脑、电视等,对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便于学生阅读。此外,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捐赠”到班级,建立“班级图书馆”供学生借阅等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延伸传统的阅读教学。

二、开发文字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传统的文字教学中,教师一般以教材为依据,硬性地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忽略了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新课改强调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活用教材。因此,教师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之上,还应开发文字教学资源,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笔者在教“引言”与“阅读提示”板块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从而开放自我,实现无论在生活中、社会中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整合课堂教学,打破其局限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课堂的45分钟来安排课程,常常出现“满堂灌”的现象,甚至还有的老师“拖堂”,其用意都是教师想要给学生讲述更多的东西,殊不知学生对此现象的态度是厌倦。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标准,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整合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如,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等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删减和添加,对教材进行了优化、整合,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应选择适合学生的例子进行实践,如收集相关阅读资料,以日常生活为教学背景,运用现实的社会现象作为教学案例等等,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自主学习条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升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优化教学资源是语文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直接关系着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形成。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当地教育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整合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下一篇:心语语文教学法对学生课堂小动作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