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女性书写综述

时间:2022-05-09 04:15:51

古典文学女性书写综述

最近在日本特别流行“草食系男子”这个词,男性对女性的态度非常消极,对于男女的交往、恋爱,他们都显得很淡薄。像这样的男性,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反,女性对恋爱的态度却非常积极,领导男性的“肉食系女子”正在增加。我最近听过台湾一位叫张信哲的男性歌手的歌,刚开始听他的《上海姑娘》的时候,我以为这歌声是出自于一位女性(学生笑)。听着这女性一样柔美的歌声,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现今关于男女的时代。进入20世纪后,围绕男女性别差异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状况更加多样化。

这种性别文化差异的变化和展望,渐渐也会成为倍受重视的话题。同时也要求,通过资料和教科书对过去男女性别差异问题进行再考察和再认识。在此,我想通过自己的研究,以中国的女性书写为题目,试着从女性的观点来重读中国文学。“女性书写”在中国普遍被称为女性文学。包涵两个意思:一、女性描写的文学;二、描写女性的文学。“女性”既是主语又是宾语。1960年后期,世界女性解放运动盛行。1970年后,认为所有的学术领域都应具备女性视角这一话题逐渐被议论,其中的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女权主义这一新的观点。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法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思想家依莲·西苏的《美杜莎的微笑》。她提出了女性书写或女性的书写,这样一个富有暗示性的概念。她认为“女性书写”不仅是指女性署名的文章,而且还包括男性作家所做的女性书写。

西苏注目的不是男性和女性的性差,而是表现女性的视点和女性性的女性的书写。因此同时,西苏认为也可能存在以女性名字来署名的男性的书写。例如后汉时代的班昭(曹大家),她的才能受到了和帝的尊重,并在多方面活动于朝廷。她的著作也很丰富,例如完成了《后汉书》未完成的部分,刘向《烈女传》的注释,《女诫》的编撰等,留下了丰厚的业绩。如实表现出班昭著述特点的,便是《大雀赋》。《大雀赋》作为表示对异国进贡的还礼。皇帝要求班昭所写的这个歌颂作品,也是女性代表国家献辞的稀有例子。班昭在朝中的活动以及她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无关男女的区别,她都符合当代一流学者之名。从班昭的例子可以看出,与其说这是女性方面的表现活动,不如说正如《女诫》、《烈女传注》那样,是想从事男性中心的社会规范的积极继承和补足的工作。

作为女性参与知识生产,并在文学上也留有功绩的班昭的轨迹,是值得注目的。她创作的各样的文学,不只是女性文学,更可以看作是男性的文学吧。西苏的观点具有将女性文学放在男性文学对等的位置这个特点。西苏强调的是,超越身体的性差和社会的性别的男女表现的平等性。以这种思考方式为立足点,在这里我想用较之女性文学,表现活动范围稍微广泛的女性书写一词。在女权主义批评上包括西苏,都着眼于各种所谓写作这个行为中存在的女性。去年,我参加了一个研究发表会并听了关于《红楼梦》中“贾宝玉”人物像的发表,非常有意思。贾宝玉,正如大家所知,是具有疯癫、痴顽等异常性格同时又聪明绝顶的形象特征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形象。贾宝玉生活在大观园这个女儿国中,他虽然与众多的女性有亲密的交往,却没有产生任何的性冲动。

他甚至会抛弃自己的性别,期待成为一个女性。他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期待呢?另外,像这样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中国的小说史上也是非常稀有的。从思考的这个结论看,贾宝玉是一个性同一者,即俗话所说的“同性恋”。人类的性别分为生理的性和心理的性。性同一,就是指这两种不一致的情况。“性同一”,英文简称GID。美国的医学分析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日本的精神分析学会对性同一诊断的标准是:首先,对自己的性别表示持续的不愉;第二,对相反的性表示认同感;第三,渴望得到相反性别的角色;第四,如果是男生,特别希望穿女生的衣服;第五,希望成为相反性别的玩伴。贾宝玉大体上都符合这些标准。所以,我们认为他就是“性同一”者。第一,贾宝玉虽然受到大观园众多美女的包围,他却没有产生性的欲望。

上一篇:全县消防宣传试点方案 下一篇:古典文学月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