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心外ICU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9 03:52:19

品管圈活动在心外ICU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心外ICU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对照组为压疮管理改进前,按照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成立压疮品管圈活动后,改进压疮管理,分析心外ICU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组织实施。 结果 开展品管圈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60%,对照组为10.4%。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之间团结协作,保证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 品管圈;ICU;压疮;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43-02

压疮相伴与我们的护理工作,随时出现,难以消失,使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经济负担增加,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康复。品管圈活动[1]指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灵活运用各种质量控制(QC)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进行维持及改善的活动。我院于2012年5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理重要作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心外ICU监护患者32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80例,女146例,冠状动脉搭桥181例,瓣膜置换145例,年龄33-82岁,平均50.6±6.8岁。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3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8例,女138例,冠状动脉搭桥178例,瓣膜置换138例,年龄21-80岁,平均51.5±6.2岁。两组患者病例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定时翻身,气垫床或海棉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渣屑,给予皮肤清洁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压疮品管圈管理。

1.2.1 成立压疮品管圈活动小组,建立健全压疮管理制度与标准[2]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组长担任辅导员,6名护理骨干担任圈员。制定圈长、圈员、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组长辅导员参加省级以上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的培训,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制定压疮诊疗和护理规范以及上报流程。培训护士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使自己具备评估和处理压疮的能力。能够对新入院或病情变化患者及时评估。

1.2.2 好发压疮的原因分析 ①没有健全而又严格的管理制度。②未制定完善的评估及上报流程,特别是高危患者管理流程。③护士缺乏压疮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压疮认识不足,未充分重视。④未落实上报制度。⑤与手术相关[2],患者,床单位等相关因素。

1.2.3 压疮品管圈小组质量控制

1.2.3.1 定期开展压疮预防与护理知识的培训 通过开展科室讲座,专项理论培训,床边指导等方式使全科护士掌握压疮的好发部位、分期、以及各期的表现,以便能识别压疮及危险性,掌握压疮的评估方法,正确使用Norton评分表,熟知各期压疮的预防措施。圈长通过案例分析培训并考核。

1.2.3.2 实施压疮评估处理 手术结束,由手术室转回重症监护病房,严格交接皮肤,做好记录,按Norton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14分容易发生压疮,应高度重视。填写压疮高风险患者评估、护理记录单,并填写压疮高风险申报表进行上报。每周至少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在床头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每班严格交接。圈员对高危患者每日检查皮肤并记录,指导督促落实护理措施。

1.2.3.3 及时正确有效地实施预防压疮的措施 ①心脏手术时间长,术中采用体外循环,降温,输库存血,镇静等使患者反应迟钝,皮肤敏感度下降,加大了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性[3]。对手术时间≥2h的患者,术前在受压部位贴泡沫贴以保护患者皮肤。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应注意保暖,可给予棉手套、棉袜或热水袋。②的护理:卧位时床头抬高≤30o,以减少剪切力、摩擦力对骶尾部及足跟部的影响。定时翻身,间歇性解除受压部位的压力,制定翻身卡,每1-2h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避免推、托、拉等动作并防止挤压臀部。③皮肤护理每天定时检查皮肤,以识别压疮的危险因素,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渣屑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床单。④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⑤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评分情况,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1.2.3.4 实施压疮会诊制度 对于已发生压疮或带入压疮的患者,填写压疮申报表,上报护理部和伤口造口小组,小组成员进行跟踪随访。对于复杂压疮,护理部组织专科护士会诊,进行跟踪处理。通过会诊将新的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有效控制压疮的进一步发展。

1.2.3.5 收集资料,持续改进压疮管理 小组成员收集资料,汇总、分析、反馈。每月召开压疮品管圈会议,将共性问题以及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进行学习。

1.3 观察指标 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4.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P

3 讨 论

心外ICU患者因手术的特殊性,术中降温,镇静等因素,使得心外ICU患者成为高发人群。[4]一旦发生压疮,增加了死亡率,使患者身体、生理和精神负担加重,也增加了护理人力和时间。同时使得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下降。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压疮预防,管理更具科学性。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日,使患者能早日康复。

通过开展压疮品管圈活动,使护理人员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各期压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增强了主观能动性。通过使用压疮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压疮的危险性,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预测能力,有效的对压疮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完善上报和护理会诊制度,加强了护理人员责任心,增强了预防压疮的主动性,提高了对压疮预防的重视。保障了护理措施的落实。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即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管理的意识,又降低了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荣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ISBN978-7-117-15772-8.

[2] 李红,余春华,吴红美.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04,06,19(10):1201-1203.

[3] 宋秀华,周墨菊,修志红.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

[4] 仲继红,陈雪莲,王晓峰,钱慧,汪英娟,丁沫玲.心胸外科压疮全程预防干预的做法与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6,23(6).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浅谈 下一篇:子宫动脉化疗输注加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疤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