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监测主要结果统计分析报告

时间:2022-05-09 11:06:07

出生缺陷监测主要结果统计分析报告

摘要:缺陷儿的出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为了解我市出生缺陷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我市2011年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监测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孕28周后计划外引产的围产儿不属于监测对象。

(二)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由监测医院妇幼信息员将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后,填写出生缺陷儿调查表,每季度1次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对收集到的个案进行审核、整理、汇总上报。每监测年度进行1-2次质量控制。

二、结果

全年共监测住院分娩儿8655例,畸形儿3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5‰,其中畸形儿发生在城镇的2例、发生率1.83‰,畸形儿发生在农村的37例、发生率4.89‰。

2009-2011年期间,我市出生缺陷率变化不大,始终徘徊在5‰左右,略有下降。2009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5.5‰,2010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6‰,2011年我市出生缺陷率为4.5‰。

四、讨论

2011年围产儿监测数8655例,畸形儿39例。围产儿性别比(男:女)为1.12:1,死亡围产儿44例,围产儿死亡发生率为5.1‰。高龄产妇(≥35岁)占所有产妇的7.76%,低龄产妇(

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5‰,较去年下降1.5‰,2011年男性畸形发生率4.9‰、女性畸形发生率占3.8‰。

2011年先天畸形的确诊时间,产前确诊的占48.7%,产后确诊的占51.3%,先天畸形的诊断依据,使用超声波诊断的占46.2%。缺陷儿的转归,活产占48.8%,死亡(死胎、死产、七天内死亡)占51.2%。

2009-2011年全市主要先天性畸形前五位顺位依次是总唇裂、多指、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脊柱裂。

五、建议和意见

1、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一道防线是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第二道防线是要进行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2、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差,加强对出生缺陷的认识。

迫切的需要多渠道地进行群众性的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帮助群众充分认识不良生活习惯、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的内在联系,认识出生缺陷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性。

3、提高影像仪器档次、先心病的诊断水平,实行常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实行常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减少了许多严重复杂畸形胎儿的出生,而那些较轻的心脏异常,如果产前能得到诊断并做出必要的保障措施,出生后的新生儿便能得到及时救治。

上一篇:浅谈急救中心的照明设计 下一篇:浅谈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