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规划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09 09:10:25

城市中心区规划调研报告

摘要:二七区是郑州市的商业中心区,商贸业历史悠久。1903年京汉铁路开通,1905年德化街建成,二七商业中心区逐渐兴起和繁荣。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了著名的郑州商战,引发了巨大的商业变革。本文从交通、环境、历史遗留等方面深入分析二七商业中心区,研究传统文化保留及城市风貌保护措施,得出城市功能组织及空间构成的关系。

关键词:二七商业中心;交通;环境;文化;保护

二七商业区作为郑州市商业的龙头,辖区以二七广场为轴心,呈扇形向西南部延伸,郑州火车站、汽车客运中心以及邮政、电信枢纽均位于二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通讯等优势。

郑州火车站商业区以大同路为界,由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两部分构成。由银基、钱江、锦荣、敦睦路服装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服装市场组成的服装商圈,已经成为国内主要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德化街是连接二七商业区和火车站批发商业区的纽带,是二七商业区的核心区域,位于解放路-西大街和正兴街以南,福寿街以东,大同路以北,延陵街以西,总面积23.2公顷,是郑州市商业最密集的地区,是郑州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而且西临郑州火车站,是购物风情最旺的步行街。

一、交通分析

德化步行街紧邻火车站,每天人流量极大,周围交通极其复杂,附近公交站很多,高峰期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郑州地铁一号线将在未来两年内在此地开通,那时能否解决这里复杂的交通问题,还是个未知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二七商业区是在火车站发展起来的商业区,故而人流、车流量巨大且其动线复杂。这里有从火车站出来的巨大人流,以及在商业区工作的,购物的人流,其数量多而杂。复杂的车流:有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要出城的汽车车流,此区域还密集布置了大量的汽车公交车站,大多是作为汽车的首发站来布置的,并且多数公交车站和长途汽车站进出口都布置在火车站广场东西两侧大同路和兴隆街上,加之上下班时间上班族的私车,还有来火车站拉客的出租车等,这里的交通很难分流。

(二)这里的道路系统不发达,道路系统不立体化,人车没有分流。这个区域的立交以及地道、天桥等交通那个设施并不完备,甚至说少的可怜,道路并没有隔离人行与车行,尤其是公交岛周围更是如此,下把时间更是在一块板的道路上,行人、公交车、非机动车(还有上班族骑的电动车)等拥挤在一条路上。如果这里有地下隧道、立交或是设置专门的公交车道等其他措施来疏导交通,应该也会很大程度上缓解拥堵。

(三)聚集在这里的人流、车流都只有通过正兴街、福寿路、解放路等不多的几条道路来稀释,穿过此区域的道路少的可怜,加宽道路已经不能解决这里的拥堵问题了。

二、环境分析

二七商业区的北部就是郑州市人民公园,但往往由于这块的交通复杂且道路被单一平面的交通切割的较为凌乱,所以在商业区范围内很难感受到自然环境对于商业氛围的影响,同时由于商业区内的景观绿地等比较缺乏,在商业区很难找到有良好景观的餐饮店,所以,整个二七商业区商业范围很浓,但由于景观资源的匮乏却不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德化街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具有人文色彩的铜雕,其中既有反映德化街历史渊源的“古币”、“修钟匠”、“小吃”,也有反映河南地方特色与文化的“花木兰”,更有寓示步行街将腾飞的“盘龙吟天”,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郑州、河南的地方文化。

三、历史遗留

二七商业区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建于1971年,是为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 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后改修为现在的塔式。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由于有二七塔的存在,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吸引很多人的游览。

四、传统文化保留及城市风貌保护

由于郑州市是由铁路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所以相比于开封、洛阳等历史悠久且历史发展始终没有断代的城市相比,历史遗迹相对较少,在二七商业区除了二七塔等这种塔式建筑之外,你很难看到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德化街百年风情购物街是欧式的,原来的亚细亚是典型的现代建筑符号,还有一些各种现代手法的店面形式,购物街之间的天桥是明显的钢结构外露粗野式做法,所以对于二七商业区来说,由于历史遗迹的匮乏,城市风貌的的保留基本上停在点上。

五、城市功能组织及空间构成的关系

二七商业区是郑州市的商业核心,经过多年的积淀,泛二七商圈的格局显现。新二七商圈是在传统二七商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百货为集聚的区域,新建项目、已有项目的易主和已有项目的二次招商促成各项目的客户群定位出现细分。火车站商圈区域内人流密集,各类小商品品种齐全,日均人流量极大。

二七商业区的空间构成比较多样化,其中德化街老街就是纯粹的商业内街形式,而新建的德化百年风情购物街则相对来说空间形态比较丰富,除了街之外,有圆形的下沉广场,有供人活动的篮球场,以及地下商业步行街。二七广场与火车站商圈隔道路联系的天桥也直通建筑的二层,只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通过天桥连接且道路两边商业氛围都极其浓烈的商业片区。

六、结语

正如前面提到的郑州城市交通问题一样,郑州市的单中心发展只会加速火车站周围交通拥堵的程度,持续的扩张也不能解决和郑州西区的规划,必须能通过城市次中心的建立来缓解城市单中心的环境以及卫生问题。

市中心区内城市交通的立体化以及城市道路带给城市各区域的可达性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来解决,城市环境和城市卫生问题是这个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由于郑州市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它的规划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来作为参考,使城市更新与保留完美实践。

作者简介:毕瑜菲,女,1992.09.25,陕西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2010级本科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之关系初探 下一篇:以ERP沙盘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