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管理

时间:2022-05-09 06:31:25

转变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管理

摘要:本文指出了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九年义务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出现了严重不适合提高教学质量。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教育资源 。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以学生为本;动态管理;分层教育;优化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南二小的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和周周,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绿领巾”的堂皇出现。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教师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学校领导为了个人政绩与升迁,把教学全都压力都转嫁于学生,教育过程的简化、干瘪,使得育人的宗旨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一个个无限丰富、充满多种发展可能性的生命个体,则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被抑制、被规范化,甚至被扼杀。每年都会有多起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自杀的事件发生。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看到了我国教育在政策、理念及管理上出现了重大问题,

其一,在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使得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超多,有的学校班级人数竟有九十人之多,对这么多的学生很难得到假想的教学效果。一个班级20至30人的规模才适合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方面已得到很大改善。

其二,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教育严重不公平。

考试虽然是公平的,然而由于各地、各区域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使得考试成绩成了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法宝,进而使得这些压力转嫁到学生头上,再加上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学生居多,对于每个家庭每个学生而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因此只重成绩的教育模式更加坚不可摧,中小学学生择校,高考移民,高考作弊,录取腐败的各类社会现象愈演愈重。多年来虽然也造就一些精英,而大部分学生却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其三,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出现了严重不适合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偏离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初衷。

九年义务教育取消了升留级制度,对个体学生是一升到底,可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呢。在各个阶段没有建立严格的评价机制,有的学生虽然进入了初中学习阶段,但文化程度却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到八年级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在教育评价机制方面,一方面在教师与教师教学成绩评比,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学成绩评比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唯成绩是问,评比的结果又直接与教师的经济利益、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挂钩,与学校领导政绩升迁挂钩。如此情境之下,学校领导和老师必将教学全都压力都转嫁给了学生。教师为了学习成绩除了疯狂的加班加点给学生授课,还疯狂地布置课后作业,每科作业练习册就有三四种之多,使得大部分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多在夜里十点以后,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近视人数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初中生的近视人数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高中生的近视人数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大部分学生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生活不幸福,学习不快乐。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校必须坚持均衡编班,不得分重点班、快慢班,学校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对于一个有五六十个学生班级而言,学生的学习程度至少要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对学生来讲有近一半的学生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而对于老师而言就要准备三至四套的教学方案,给教师带来沉重的教学负担,同时由于教师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学生得到授课的时间少了一大半。最终导致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文化程度更加参差不齐,学校的年级第一和年级倒数第一,考试成绩近乎满分和五六门科目考试成绩不到一百分的学生在一个班上课。这样教师教不好,学生也学不好,使得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都不满意。

如果我们不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继续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不会改变,甚至会培养出新的文盲。

尊重学生应该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对症下药。笔者认为,为了以学生为本,更好地尊重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实施“因材施教”,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每个学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严格的升级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班;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后,期中再进行严格的考试,根据学生的成绩再次分班。这样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最佳教学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假期与课余进行必要的补习。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分班后,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就成了大家十分关注事情,衡量教学效果不能只关注尖子生,对每个学生我们应该进行同等的关注,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进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只看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名次,把学生的进步名次累加作为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成优秀学生和学习进步最快学生。

班级之间的评价按名次进步累加,校际之间评价按总成绩衡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学生得以成长与发展,对每个学生才能够真正得到尊重。

在某一阶段要求的教学目标必须在这一阶段完成,如果发现某学生没有达到前一阶段教学目标,学校以及任课教师可以无条件退回学生。

二、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要经常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训练学生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能力,达到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要结合多媒体教学,把所教授的内容制作成直观易懂、便于理解的课件,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一种真正的享受。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为日后学习、终身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三、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扶持薄弱学校。

要建立区域内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教师定期定向流动机制,扶持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薄弱学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对薄弱学校我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要大力支持薄弱学校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老师素质和办学质量,从而切实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要通过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形成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发展机会均等、各校生源相对平衡的良好局面,从而保证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使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落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关于煤炭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中职班级的网络建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