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坞”见大“坞”

时间:2022-05-09 12:23:49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宝莱坞”这个名号的时候,不免能够感受到印度人那种“点头不算摇头算”的不为外人所扰的民族自信。宝莱坞与好莱坞的较劲也许能够追溯到源头。在电影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好莱坞曾经以毫无商量余地的85%的市场份额令印度电影人一筹莫展,一直到30年代印度才终于在本土市场上喊出了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筑起了一道高墙,使得一度作为“大巫”肆虐印度市场的好莱坞不得其门而入,在宝莱坞这位“小巫”面前甘拜下风。

不过,近年来印度电影人再度感受到了好莱坞的威胁。在门外转悠了几十年的好莱坞大公司一改其店大欺客的固有原则,试图撕开印度市场的语言屏蔽,不惜赔本儿赚吆喝地将其影片配成各种方言,其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回升。

印度影视制片人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的外国影片票房有35-40%来自于配音版,而2001年这一数字仅为25%。也许“蜘蛛侠”的口型对不上印地语,但是只要能让以文盲为主体的印度观众听得明白,总比传统的字幕效果要好得多。配音版的好莱坞影片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品类向宝莱坞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

正因为此,外国影片的总票房从2001年的13.5亿卢比上升到2004年的18亿卢比,四年内增长33%。进入印度市场的外片数量四年来也增加了23%,平均票房从2001年的每部2100万卢比(约50万美金)上升到2004年的2300万卢比(约55万美金)。

在好莱坞大公司中,索尼公司成为印度市场的大户,其2004年的全年总票房为10亿卢比(约2300万美元,不足其一部大片在美国本土一天的票房);华纳公司紧随其后,为4亿卢比(不足1000万美元)。索尼的票房主要得益于与文化无关的《蜘蛛侠》《哥斯拉》和《极限特工》。这些影片都被配成了印地语(北方)、泰米尔语(南方)和泰卢固语(东部),几乎涵盖了整个印度电影市场。

由于美国投资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印度的多厅影院建设中,为好莱坞影片的本土化锦上添花,因为光顾多厅影院的观众,大都是奔好莱坞影片而来。近年来,多厅影院的收入已经占到印地语影片票房总收入的29-35%,配音版外片的主要收入即来自于此。

面对好莱坞的强烈攻势,那些埋头墙内的印度电影人也在醒悟,不惜重金培植伸向墙外的“红杏”。近年来最早出现在好莱坞的第一枝红杏,是2001年10月的史诗巨片《阿育王》,在美国主流院线66块银幕上扛了两周,最后以70多万美金收摊,算是小有斩获。以此为契机,一系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印度大片随后跟进:《乍喜乍悲》(2001年12月16日首映,成本3.5亿卢比,73块银幕,连映四周,总票房290万美元,比起好莱坞大片在印度的票房来说,这样的业绩足以令印度电影人弹冠相庆了);《新娘与偏见》(2005年2月13日首映,成本700万美元,印美合拍,改编自《傲慢与偏见》,以好莱坞的男主角配宝莱坞的女主角,算是有史以来两“坞”的第一次联姻,在美连映14周,总票房660万美元);《克里斯》(2006年6月23日首映,总票房143万美金,全球票房2133万美金,为有史以来印度电影海外票房之最,号称是能跟好莱坞《超人》叫板的宝莱坞“超人”);《永不说再见》(2006年8月13日首映,成本7亿卢比,连映6周,总票房328万美金,为印度影片在美票房之最)。

印度的分析家认为,以《永不说再见》为里程碑,充分说明宝莱坞影片终于在国际市场上开掘出了自己的小生境,尤其在美国。根据印度人自己的统计,从影片数量而言,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影片,以印度电影雄踞第一。宝莱坞影片2005年在美国通过影院放映、录像销售和音乐声带销售等途径,收入总额为1亿美金,数倍于好莱坞影片在印度的收入总和。

反观印度的本土市场,有一个事实足以令印度电影人引以为豪好莱坞依然统领着除印度之外的全球市场,如英国,外国影片占95%,澳大利亚98.7%,日本62.5%,香港54%,韩国39.7%。而外片在印度的比例却永远只在5-10%之间徘徊,恰如美国的本土市场,外片比例也一直限定在5%以下。这便使宝莱坞和好莱坞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只有印度电影人才有资格沾沾自喜地宣称印度和美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个最强最大的本土电影市场。

然而,在好莱坞占据着90%以上全球电影市场的今天,印度电影的全球市场份额尚不足0.5%。尽管好莱坞凭借其经济实力筑起了一道屏蔽外片之墙,但其红杏出墙的本领几乎破坏了世界所有民族的电影家庭而印度靠文化自闭垒起的高墙,不但封锁了别人,还屏蔽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印度这个宝莱坞比之美国的好莱坞,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上一篇:走向新百年的《中国电影图史》 下一篇:《德国好人》重现好莱坞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