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思考

时间:2022-05-08 06:22:21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思考

随着新媒体视频产业的繁荣,视频节目形式日趋丰富,其中受众喜爱的脱口秀节目也由过去电视独有转向网络、电视兼有。如由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博士研究生林白自己制作、主持的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成为网络视频传播中的一朵奇葩。该节目自开播以来,迅速在网上走红,获得网民的热捧和好评。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解析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原因,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的特征,探寻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推动此类节目的发展。

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

外部环境分析

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原因应从多维度来解读。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得益于整个网络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这直接反映在媒介的普及率上。以前电视机都是稀罕物,而现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新媒体将人们全副武装。同时,市场经济的繁荣也促使电视台、网站、报纸等媒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精心策划制作各种节目,生产大量的信息,以至于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另一方面,媒介的高拥有率可以让人们利用接受终端轻松消费信息。所以,经济的发展使传媒环境形成了信息量与受众数量都很庞大的传媒市场格局。

在社会政治层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人们的言论空间也有所增大,大家可以对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国门的打开拓展了国人的视野,也使得社会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价值观诉求,是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以及人们重要的生活和精神空间。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在文化层面,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选择使得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并不满足于接受单一文化的熏陶,他们可以在网络上用独创、改编等各种手段作为其文化表达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多元化文化需求展现出来。他们甚至通过大众参与“恶搞”的形式来对主流文化进行解构,呈现一种文化泛娱乐化的大众狂欢态势。“网络脱口秀是‘大娱乐’时代的产物,不少网络脱口秀与‘恶搞’这一全民泛娱乐流行代码有紧密的联系。”①

从媒介技术来看,麦克卢汉认为“从社会意义上看,媒介的发展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网络之所以给网民有了参与和表达的平台正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WEB2.0技术使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拥有互动性、低成本、融合性以及瞬时性特征,互动性“提高了民众的参与能力,结合网络开放式设计原则,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言论自由的新局面;由于传播成本相对低廉,它使得财力有限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其思想的能力大大增强。”③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为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兴起的

内部因素分析

(一)多样化的素材:话题内容分析。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内容质量的高低决定传播效果的好坏,内容为王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是一条恒定不变的准则。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之所以在网络上火爆,与它所选择的话题内容密切相关。网络的海量性与瞬时性使国际国内发生的大量有价值的事件成为其丰富的内容素材,网络节目对素材个性化的选择和提炼,让受众感到这样的话题新鲜刺激。

笔者梳理了《麻辣书生》两百多期节目,谈论内容从人们所关心的社会、生活话题、学生的校园生活到明星八卦再到国际焦点问题,题材丰富,选择范围广泛。例如,最近的十期节目内容既有“洛阳事件”“沈阳中学生扮鬼子兵”“卡扎菲遭虐杀”“小悦悦之死”“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等热点事件,也有“大学内衣秀”“意外走光”“明星装”等吸引眼球的娱乐事件。可以看出制作人林白对内容选择多是当下最新发生的事情,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加强对校园生活的关注,对于众多学生群体来说,有一种亲切自然的贴近感。此外,他还注重话题内容软硬度的平衡,做到娱乐与思考兼顾。

(二)接受群体:网络受众的分析。网络脱口秀节目的成功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因而分析网络受众的构成特征、接受心理与节目消费行为有助于制作人今后制作节目更好的掌握受众的心理动态和信息需求。

作为一档校园版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主要的受众群自然是在校学生。因此,从主要受众群接受心理角度来看,首先,林白是以在校学生的身份来录制这档节目的,身份的相同使学生群体对主持人的心理认同度较高。其次,《麻辣书生》节目多涉及校园生活以及年轻学生感兴趣的时髦话题,身处校园的学生对热点事件的熟悉程度直接拉近了他们和节目的心理距离。根据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群体形成是参与活动群体一个自我归类的过程,群体归类显著增加了内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认同”,④因而节目开播后不久,就吸引了大批学生“粉丝”,节目忠诚度很高。

从网友消费视频节目行为来看,“网民视频节目用户间分享行为更加活跃,分享渠道更加丰富。2010年,网络视频用户的视频分享行为占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85.4的用户曾将自己喜欢的视频节目推荐或分享给好友。同时用户间进行网络视频分享的渠道更加多样。”⑤网民在线观看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也符合该行为模式,《麻辣书生》节目主要播出渠道是林白的播客以及各门户网站的视频平台,而网民利用即时通信、SNS、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与好友进行线上分享,加上手机、平板等自媒体接受终端的普及,实现了节目的多次传播,大大增强了用户的粘性。

(三)突出其个性要素:节目风格的分析。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吸引众多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不拘一格甚至有点另类的节目个性,这种节目形式在今天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给人眼前一亮,可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麻辣书生》的节目风格具以下特点。

第一,节目形式别具特色:简单即是美。首先,主持人林白利用电脑、台灯、摄像头、塑料尺和最便宜的切换器打造了一个简易的演播室。这种独特的方式受到众多网民的好评,主持人在视频里面使用的便宜器材也受到网友的追捧;其次,在环境方面彰显平民化风格,主持人把演播室设在学生宿舍,背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宿舍场面,书、电脑、棉被等物品凌乱堆砌在一起的情景给大家一种自然、亲切的感觉。

第二,主持风格活泼生动又不失严肃。首先,林白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其他网络节目业余主持人所无法拥有的专业素质,这是他能够在节目中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地解说的重要基础。其次,林白擅长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热点事件中挖掘亮点和关联点,并将各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用“串播”的方式给予解析、点评。第三,林白风趣生动的语言风格为节目增色不少。作为自创的实验性节目的主持人,他可以摒弃传统媒体主持人语言播报中条条框框的束缚,就节目中的事件用搞笑、夸张且大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麻辣书生》的节目宗旨是“理性与幽默并重,正义与调侃共存”,主持人林白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是以低俗炒作来吸引人,而是坚持用娱乐与价值并重的方式,引导受众透过热闹搞笑的背后来认真思考社会问题。这是保证该节目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这个节目受到网友好评的重要原因。

结语

综上,以《麻辣书生》为代表的草根网络脱口秀节目在网络中走红有其复杂背景,其中既有时代的推动,亦有网络平台的优势、网民的支持、节目独特的风格、主持人个人魅力等具体的成功因素。然而,脱口秀节目在网络中的兴起应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固定的节目播放模式以及传统的节目制作理念遭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视频节目带来的强烈挑战,面对年轻受众不断被新媒体视频节目分流的局面,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将是摆在电视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此外,网络脱口秀节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草根脱口秀节目如何进一步创新,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以保障制作人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如何在提高节目的质量同时又避免节目过度的商业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刘 扬:《网络脱口秀节目“走红”原因及发展对策研究》,《网络时代》,2010(8)。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③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④[澳]约翰·特纳:《自我归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⑤中国互联网协会:《2010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http://.cn/uploadfiles/pdf/2010/4/7/94334.pdf。

上一篇:电视人才的独特素质与养成 下一篇:醒着的人不一定是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