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时间:2022-05-08 05:03:44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数学的具体要求。逻辑推理是一种有条件、有根据和有方法的思考活动过程,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使数学课程教学逐渐成为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逻辑推理

一、精心设计思维感性材料

思维的感性材料是学生开展逻辑推理的基础前提,也可以说思维感性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推理的成败。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者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做好思维感性材料的设计工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小学生顺利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比如说,在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学者可以通过大量找自然数约数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得出质数与合数概念的内在的区别。即质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合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存在其他约数。

二、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

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有效结合小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所接受和理解的教学内容较少,依据已有的基础知识应当从数学概念、公式和定义、法则等入手,进而开展逻辑推理活动。比如,在给三角形作高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作高感到很容易,但很难把握钝角三角形的作高方法,究其原因是没有依据三角形高的概念,没有找到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向。

三、养成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

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是发散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多角度看问题即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部门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等。这需要小学生理解和把握“求同存异”和“异中求同”的思维理念,相同事物的比较要发现其存在的不同之处,而不同事物的比较能够找出其中某个方面的相同之处。比如,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比较相似或相近的问题作比较,让学生找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王权.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J].江苏教育,1964(Z1).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