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动漫发展的“小”问题

时间:2022-05-08 04:37:11

内蒙古动漫发展的“小”问题

[摘 要] 近年来从内蒙古的动漫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政府扶持、人才培养还是动漫创作、展览展映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开始形成良好的动漫创作环境,在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中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但相对于起步较早的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来说,内蒙古动漫产业优势却并不明显,尤其在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还依然存在很多的缺失与不足。本文将从产业化发展视角来认识和探讨内蒙古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动漫;产业;民族文化

阿凡提国际动画公司董事长曲建方教授认为:“动画的制作生产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制作动画作品,而动画作品是一种文化商品,文化是一种特性,而商品则是一种普遍性,所以,好的动画作品会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个性,我们要充分地体现民族地区的这种文化个性,才能真正地发挥我们民族的优势。”①在内蒙古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故事传说,如《嘎达梅林》《巴拉根仓的故事》《王子争亲》《马头琴传奇》《查干花的传说》《龙泉》等,还有一些已经拍成动画的影片,如《草原英雄小姐妹》《海力布》《奇异的蒙古马》等。虽然内蒙古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为什么在动漫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却与其他动漫产业发达省市存在着差距呢?本文拟通过对内蒙古动漫产业中不足与缺失的梳理,来认识和探讨内蒙古动漫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产业结构“小”

动漫的产业结构,关系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对动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产业构成方面,产品单一,市场份额不足,生产风险大,产品利润低。在动漫产业中,“动漫产品的成本回收、利润主要来自于衍生品环节,并且授权衍生品收入高于直接销售衍生品。”②衍生产品所创造的价值才是动漫创作的主要经济收益,而目前内蒙古的动漫创作,大多还停留在以电视的播映来获取微弱的经济收益,而如服装、玩具、游戏、旅游等衍生产品却还未涉足,所以,必须加强动漫产业链的环节建设,转型和升级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的产业格局,以此来拉动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其次,在动漫产业的多路径发展方面,除了动漫企业作为动漫的主要生产机构以外,还应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产学研的结合和发展是一种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生产质量,发挥资源优势、进行优势互补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方面,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显得十分必要,当前内蒙古各大高校的动漫专业都在进行着动漫作品的创作,但大都分散而不成体系,无规模生产、缺乏资金和市场意识,而企业又缺乏思想活跃、原创力好的动漫作品和创意人才。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大型项目总监张辛说:“加强产、学、研的资源共享及合作,发掘院校创意资源和科研资源的潜力,连接院校创意与产业的结合,这样既推动院校实用人才的培育,又可将青年人鲜活丰富的创意用于动漫产业创作。”所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既可以满足企业的创作需求,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作能力,进而使动漫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具想象力,也更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

二、资金、平台“小”

经济基础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内蒙古的资金、平台“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资金的筹集上,内蒙古动漫创作的分工合作少,融资渠道单一,各环节协作不足。动漫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形式,由于区内大部分公司的制作技术和运作理念还不够成熟,所以投资者缺乏信心,不敢贸然注入大量资金。当前,内蒙古在动漫产业融资方面除了政府扶持和企业自筹之外,缺乏其他融资渠道和分工合作机制,而在日本“动画作品的开发涉及众多的行业,如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视频软件制造商、漫画出版社、玩具制造商、游戏制造商等”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风险共担、取长补短的企业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扩大了融资渠道,同时还降低了市场风险,并提高了市场的宣传力度,真正地发挥了协作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在公共制作平台的建设方面,目前内蒙古的动漫创作大多各自为营,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平台建设。由于动漫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和设备支持,准入门槛较高,这无疑增加了动漫的创作成本和风险指数,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制作平台,来为动漫制作团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为动漫作品数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奠定基础。平台的建设除了在硬件设施上对企业提供帮助之外,还将在动漫作品的创作研发、制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帮助,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实力,当然,平台的建设还在聚集企业、整合资源,发挥品牌效益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生产规模“小”

动漫的生产规模决定着产业化的发展程度,是产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内蒙古的生产规模“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企业规模方面,资金人力投入不足,硬件配置短缺,销售业绩不佳。由于资金的融资问题,导致相关企业硬件设备配置不高,这样势必会降低动漫创作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使作品质量低下,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而且在创作生产方面,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质量有待改进。当前内蒙古的动漫创作大部分还是“大而全”的创作模式,一般公司规模较小,人员有限,而为数不多的员工又成了整个公司动画创作的主力,这些员工不仅在动画创意、剧本创作、还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分镜头脚本、原画创作、动画补中间画等各个环节进行工作,这不仅耗费了优秀员工的大量时间,还降低了员工的创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所以,在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适应高速运行的动漫产业列车,而且其势必会在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带来影响,我们应规范产业化发展生产模式,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从而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作品质量,以此来发挥竞争优势。

其次,在产品细分方面,目前内蒙古的动漫产品单一,细分市场不够完善,与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结合不足。动漫市场的细分直接影响到动漫的产业规模,当前内蒙古的动漫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行业的细分,除了动画产业之外,还需要对漫画产业、手机动漫产业、网络动漫产业、服装产业、食品产业、玩具产业等动漫衍生品产业进行涉足,以此来拓宽动漫的产业门类,扩大产业规模,达到效益化和规模化的同步推进,同时还应加强与我区其他文化产业的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内蒙古的文化大区建设作出贡献。

再次,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动画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高品质、高质量的动漫作品,那将无法在观众中产生影响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目前在内蒙古发展较好的动漫作品有,内蒙古电视台的《动漫驿站》栏目创作生产的《西游狂想记》《二愣子系列》、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德育故事》等,但从内蒙古的整体创作情况来看,内蒙古动漫作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以此来满足广大观众日益提升的欣赏水平。

四、播映渠道“小”

播映环节和发行渠道是动画片生产销售方面的重要环节,是动画作品推向受众的重要一环。目前内蒙古的播映渠道“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单从电视媒介来讲,目前我区的动画作品大多是在自己的地方台进行播映,缺乏其他上星频道和地方电视台的播映能力,尤其是在央视的播映能力。虽然内蒙古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动画产量,但由于质量、资金等问题,其中一部分动画作品根本无法与观众见面,如果制作生产的动画片无法与观众见面,那又何谈产业呢?所以,在保证动画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播映环节的重要作用。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电视网络,并能够将自己的动画作品宣传和播放到自己的受众面前。我国的动画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几乎在全国的各大电视台播放,由于该片播映频道的普及,使“喜羊羊”成了我国家喻户晓的动画明星,所以,该片才有了更深入开发的可能。周怡静说:“从2007年6月出版至今,《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图书出版品种已达118种,覆盖电视连环画、图画故事、益智游戏、课外学习、少儿文学等诸多品类。”蓝猫卡通同样也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1 020家电视台播出,其产品涉及到了音像、图书、文具、玩具、服装、鞋业、食品等十几个行业,“蓝猫”品牌的专卖网络在全国建立,6 000余种衍生品,2003年销售收入达20亿,创汇2 000万美元。④所以,我们应加强作品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播映力度,从而为内蒙古动漫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目前内蒙古动漫产品播映渠道单一,缺乏多渠道的宣传和播映。当前内蒙古的动画影片,大多是在电视和网络上进行传播,而其他平台和渠道却少有涉及,而在动漫发达国家,如日本动画除了电视传播之外,还有“电影院放映的剧场版动画片以及通过录影带、DVD、LD等形式发行的影像制品和OVA动画片,通过网络发行的视频动画短片,通过无线网络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上发行的动画等形式来进行传播的”⑤。所以,多渠道的宣传和播映是“动画市场营销和动画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动画制作机构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没有对国产动画播出平台的搭建,也就难以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从而带动整个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⑥。

当然,除了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平台建设,扩大规模生产,拓宽播映渠道之外,还须加强如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媒体运营的合作、产业集群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内蒙古有着发展动漫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有着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人民,所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好内蒙古动漫发展中遇到的这些“小”问题,那么内蒙古动漫的发展与腾飞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注释:

① 陶雯、杨利民:《首届全国民族题材动漫产业研讨会综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③⑤ 李长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第5页,第107页。

④ 查国伟:《强敌环伺四周国产动漫如何突破重围?》,《传媒》,2005年第1期。

⑥ 郑玉明、于海燕:《动画项目营销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参考文献]

[1] 李长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郑玉明,于海燕.动画项目营销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孟凡骞.我国动画品牌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杨利民(1981― ),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动漫文化与产业。

上一篇:概念隐喻在中文电影片名英译中的研究 下一篇:影响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