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美元宝贝》:超越爱与尊严的体育电影

时间:2022-10-17 03:13:19

《百万美元宝贝》:超越爱与尊严的体育电影

[摘 要] 体育电影是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它从来就不仅仅讲述体育题材本身,而是涉及励志、寻梦、亲情等多种叙事元素,《百万美元宝贝》就是这样一部以女子拳击运动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在体育电影的外壳的包装下,这部电影讲述了生命和尊严的严肃主题,它关乎人的梦想与真爱,饱含人生泪水与苦痛。

[关键词] 爱;尊严;体育电影

再没有哪部体育电影像《百万美元宝贝》这样具有如此之多的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一部草根不懈奋斗默默争上游的励志故事,一个标准的“美国梦”,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它讲述了一位女性如何超越庸常生活,实现生命意义的升华,就像一本指导女性如何在男权世界奋斗的人生教科书,这同时也是一部充满暴力和激情的体育电影,因为它涉及的是冲击力十足、充满动感和张力的体育运动――“拳击”,就像现实中的阿里、泰森,抑或电影里的布拉┑•皮特、罗伯特•德尼罗,甚至是挥舞着戴着拳击手套的老帅哥刘德华,无论影像还是现实都给人无限遐想和神往的想象空间,然而,《百万美元宝贝》却不仅于此,它只不过包着体育电影的外壳,内里却讲述着生命和尊严的严肃主题,它关乎梦想和真爱,饱含人生泪水与苦痛。

尽管这部电影的大多数场景不是在拳击训练馆就是在拳击比赛场中进行,但它绝对不是一部简单的拳击电影,它决不是讲述历经艰难奋斗后的荣耀和人生巅峰,讲述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好莱坞传奇或神话,这部电影所辐射的穿透力和震撼力强烈地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体验,导演试图用一个普通人奋斗的体育故事在一个充满喧嚣和躁动的现实世界里,追问人生的梦想与价值,信念和尊严。

人应该怎样去追逐梦想?罗素曾经说过:“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有可能是错的!”老导演克林┧•伊斯特伍德似乎为人们重新解读大众的“美国梦”的情结,从人性关怀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电影叙事就这样展开,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麦琪,年过30,从事餐馆侍应女生的工作,食不果腹,还要寄钱给没有亲情和温暖的家人,拳击成为她惟一的生活信念和支柱,她从无拳击基础,却梦想成为最伟大的女拳王,老拳击教练弗兰基能够帮她圆梦吗?

老人从未训练过女性拳手,在他看来,麦琪也绝不适合这项运动,年纪偏大,身无长处,仅凭热情和执著就想从事这项男性世界最激烈的体育运动是异想天开。最终弗兰基还是被她对梦想的热忱打动,“拳击是关于尊严的残酷竞技,你捍卫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就剥夺了他人的尊严”。正如影片里这句台词所描述的那样,在残酷的竞技世界里,并非想象那般荣耀,而是到处充满荆棘。对于尊严和生命的强调饱含着老教练弗兰基痛苦的人生经历,他的好友艾德年轻时是很好的拳击手,但在第109场比赛里失去了一只眼睛,这使得当时作为教练助理的弗兰基在灵魂深处不断对自我进行谴责,他认为自己本应该终止那场比赛,他的错失使得好友半生陷入不幸。因此,从那以后弗兰基训练选手反复强调“时刻保护你自己”,生命和尊严哪个更为重要似乎不言自明。也正因为过于保守,弗兰基不敢安排自己的选手参加重要赛事,他失去了训练8年的心血拳手威利,但管理训练馆的艾德帮助他发现了麦琪。

文明世界里充斥的是丛林法则和弱肉强食,强者为王亦是渺小个体的生存逻辑。麦琪选择拳击是为了生命的尊严,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只有拳击场上的荣誉才可以赢来世人的尊敬。于是她疯狂地投入训练,在弗兰基和艾德的指导下在拳击训练馆里挥汗如雨。命运就是如此悖谬,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拳王争霸赛背后就是充满了伤害,面对凶悍的而又频频犯规的强劲对手,弗兰基告诉她要学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用身体挡住裁判的视线,猛击“兰熊”的要害部位,在百万美元和冠军荣耀的吸引下,必须要学会不择手段,伟大的荣誉和崇高的梦想要依靠卑鄙的行径来成就。当她终于打败“兰熊”即将获得梦寐以求的拳王金腰带之时,却受到对手的偷袭,麦琪在鲜花和掌声中倒下,从人生的最顶峰跌落到最低谷,脊椎断裂、高位瘫痪,再也无法站起来。天堂地狱就在转眼之间,麦琪不得不忍受锯掉左腿的痛苦,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会有健全的精神?就在此刻,麦琪已丧失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世界和生活就是这么讽刺,追求荣誉和尊严的麦琪站在成功的巅峰,但却失去了健全生命的尊严,现实如此真实而又残酷。就连这样残缺的身体她也无法使唤,热爱拳击的她再也无法创造奇迹,惟一能做的就是用死亡来维护生命的尊严,她期望药物注射实现安乐死,她也试图咬舌自尽,经过痛苦抉择的弗兰基帮助她拔掉了呼吸器,就如电影里弗兰基朗诵的叶芝的诗歌:“我要起身走了,于是才会有安宁。”人的所有尊严都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所以麦琪希望弗兰基帮助她带着荣耀离去,这是充满道德和尊严的审慎而又庄严的人生抉择,当然这里也交织缠绕着西方宗教所关注的话题,人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生命的结束!

这里人们不禁会对所谓崇高的信仰和“美国梦”的价值观产生反思和质疑,对于麦琪来说,平凡普通的生活,和残废但却拥有虚名,到底哪个更有价值?尊严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和珍贵的生命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我们应该珍视生活本身,还是崇尚被扭曲的信仰?应该承认,麦琪选择拳击是为了尊严,因为只有拳击场上的骁勇表现才可以赢得世人的尊重,然而,梦想和荣耀之路却如此难行,某种程度上说它比现实还要沉重,还要残酷。我们无法超脱令人绝望窒息的现实世界去追求高蹈凌云的梦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屈服或妥协于卑微的生活。这部电影极大地开拓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尊严以及被美国文化早已唱得变调的“美国梦”的不同认识和思考,导演不再用神话或传奇述说一个远离残酷现实的梦想,而是让人们重新审视盲目追求会给人所带来的误区,进而对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界定和认识。

拳击题材向来是美国体育电影里的一个沿袭已久的传统,开始总是在激烈残酷的拳击比赛的画面里充斥着汗水、血泪、伤痛,或者书写情感的失落,或实现梦想的荣耀,那种满脸血痕,充满着疲惫和厌倦的目光,被举起的无力的戴着拳击手套的手,欢呼的人群,爱人的拥抱,成功的光环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之间的对比似乎在努力讲述着支撑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这些无疑是司空见惯和已成俗套的,无论是史泰龙所饰演的《洛奇》,还是罗伯特•德尼罗的《愤怒的公牛》,都一次次在银幕上塑造小人物咸鱼翻身的白日梦,但能对此进行质疑和反思的却不多见。可以想象,美国大众喜欢执著精神、励志题材、勇往直前的无畏勇气,就如《阿甘正传》《百万美元宝贝》无疑是一部讲述获得尊严和保持尊严的电影,既表现了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怎样去赢得世界,这里有奋斗者的思索,这里也有对人生的反思和自省,该如何认识尊严,该如何确立自我价值。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只考虑如何迎合大众趣味,而且还应担当起社会责任,引导人们远离低级趣味,追求悲悯精神和人文关怀。

浓浓的人情味无疑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向度,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爱的主题,能否支撑起这样一部充满暴戾和竞争的体育电影。当弗兰基把生命的所有热情都投入到拳击运动,命运已注定他孤独的身影,没能得到他的关爱的女儿出走了,并永远不肯原谅他。不难理解,感情的伤害总是相互的,在女儿如此决绝之前,弗兰基想必也对自己的女儿是异常的冷落和漠然,年迈的弗兰基不断地给女儿写信,这些信件又会原封不动地被退回,他把退回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放入鞋盒珍藏起来,仿佛保存一段禁不起碰触的爱。弗兰基每天都要去教堂进行心灵的忏悔,每天都读叶芝的诗歌,他希冀依靠宗教和文学所建构起的精神世界,能够收留自己满是伤痕、无处皈依的心灵。

电影里弗兰基和自己的女儿的感情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很多人会以为她将是推动影片高潮的要素之一,甚至会想象弗兰基的亲生骨肉或者在最后的争霸赛里麦琪的对手正是弗兰基女儿,这样戏剧冲突会更加强烈些,但事实上弗兰基女儿是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的人物,导演根本没考虑用她来结构情节发展。用麦琪和弗兰基的女儿一起来并置,无疑体现了导演强调二者形象的移情和替代作用,对弗兰基对麦琪的感情能做一个合理的阐释。不仅是弗兰基与麦琪初见面,以及他们为拳击比赛沟通努力为这种情感做出注脚,甚至在弗兰基面对即将离开人世的麦琪的时候,导演让老迈的弗兰基说出了:“我的爱,我的骨肉。”就在那么一刹那,麦琪成为弗兰基自我救赎的精神寄托,他把所有对自己女儿所亏欠的爱和负疚都倾注在麦琪的身上。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被夸大了的情感,对于弗兰基来说,麦琪的身上承载着这位老人背负已久的道德压力和情感歉疚,她的身上寄托着老人追寻已久的亲情、关爱和呵护。由于父亲的早逝,缺乏父爱的不安全感让麦琪更加坚强,也让她在弗兰克身上找寻到了那份渴望已久的关心和呵护。正如导演伊斯特伍德所说:“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拳击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老人因不复存在的父女关系而哀伤不已,他发现了一个让他再次找到父亲感觉的年轻女孩。”

麦琪也是孤独的,尽管她有自己的亲人,她也没能享受到亲人的关心,她的家人从不关心她的处境和感情,只是会向她索要赡养费,这和老弗兰基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在麦琪参加拳击比赛挣到了大笔的金钱后,首先就想到改善自己的家人的生活,她为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套别墅,孰料母亲却并不领情,她的母亲抱怨说,这套别墅极有可能会使她丢掉贫民救济金。在麦琪不断奋斗通往成功的过程里,她的亲人和家庭也从来没有给予过她任何的帮助和支持,有的只是打击和讥讽;而当麦琪脊柱断裂全身瘫痪的噩耗消息传来,她的家人想到的却只是叫她尽快写遗书,划清财产归属。由于高位截肢,麦琪脖颈以下自然是没有任何知觉的,家人便强迫她用嘴叼着笔签字,人们看到这一幕只能叹息世道凉薄了。对人的爱是和质朴、真诚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则用最物质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人们欲壑难填,但终将被自己所创造出的东西所物化和奴役,这便是无以言说却又让人难以回避的宿命。正是因为如此,讲述一个以爱为主题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浮躁而又异化的社会里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百万美元宝贝》并没有过多地集中在对拳击问题的道德范畴的大讨论上,而是更深入地触及了人性的主题:爱、尊严、选择、执著和放弃。此片在2005年的第7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取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多项重要大奖,成为当年最成功的美国电影。导演伊斯特伍德早在1992年便凭借《不可饶恕》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2004年的《神秘之河》也得到了最佳导演的提名,并最终包揽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两项表演奖,《百万美元宝贝》则帮助他重获最佳导演奖,电影流露出经历过风雨,经受过磨难,于躁动和不安中生发人生阅历的沉淀,在看透了虚荣和社会的浮华之后,回归平淡,表达出面对人生的从容与豁达,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参考文献]

[1] 黄璐,邱新宇.好莱坞体育电影剧本创作[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4).

[2] 郭学军.体育电影研究断想:《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及其┧[J].大舞台,2011(01).

[作者简介] 周越俊(1979― ), 男,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李浙瑶(1969― ),女,江西永新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上一篇:电影艺术中人与动物的情感剖析 下一篇:论《暮光之城》畅销的时尚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