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时间:2022-05-08 12:29:36

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倡导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从而使其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1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语文课的起始,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一个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语,能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其注意力立即指向教师,指向研究的客体,指向教学内容,并能激起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加学生快乐舒畅的情绪体验,促进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积极的思维。如教读《斑羚飞渡》一文时,新课导入可选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中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危急时刻,父亲毅然剪断绳索保留了孩子的性命。这个片段和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也极其相似,这样的导入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作用,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小说《变色龙》的课文导入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如下:曾经有两个人一同行路,其中大个子突然惊呼:“有蛇!”小个子则附和说:“我也听见柴草呼呼地响。”他们定下神来注视那地方,并用一块石子扔过去,仍不见动静,大个子自言自语说:“是死蛇吧!”小个子则正经地说:“难怪我闻到臭味了!”后来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根草绳。小个子又自作聪明地说:“这地方哪有什么蛇嘛。”教师可根据故事提出疑问:“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讽刺了小个子见风使舵。教师就势引出新课:作为市井小民见风使舵只不过成为人们的笑料而已,但作为国家机关的警官,在处理问题时也这样见风使舵,就说明这个国家已是很黑暗了。19世纪末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样一位警官,作者把他称为“变色龙”。(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课题——“变色龙”)这样的导入具有趣味性和哲理性,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就像一盘香气四溢的菜肴,能够调起学生的胃口,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教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被启动,学习积极性产生,情感达到共鸣,同时也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2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著名教育家顾冷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议论文、说明文教学往往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为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在教学《谈骨气》时,采用了“讲故事(论据)——谈看法(论点)——教读法”的方式。再如说明文《死海不死》,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根据文章内容,自己质疑,自己解答。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得也非常透彻。学生设计的问题如下:①说说死海得名的原因。②死海不死的原因是什么?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④课文引用神话传说有何作用?⑤理清本文的说明思路及说明顺序。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配着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受到感染,达到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教学,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注重引导学生从异同比较中发现同是写歌颂生命的,《敬畏生命》揭示人洞察到生命本质,而《热爱生命》则告诉人们该怎样对待生命。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故事演讲比赛,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精益求精的同时,对课文的主题、人物的性格都做了细致认真的分析,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理解,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皇帝的新装》、《伊索寓言》、《牛郎织女》等。

语文教师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良好的教学情境地创设,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焕发出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变“厌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语文的“乐知者”。罗杰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的确,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因而教师要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也会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自愿性内控报告信号价值的投资者认同及甄别 下一篇:浅议如何上好初中思品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