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时间:2022-05-08 11:22:57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如今谈“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教研中提得最多的话题。新课改后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在将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曾看到一个教师的公开课课例:她是教古诗《赠汪伦》――开头读两遍诗,就叫学生演送别的场景,再叫学生画出来,自己又说了李白的诗进行拓展,还让学生想想送别的诗有哪些?最后就用歌《朋友》结束,看似是适合学生的兴趣,看似是拓展,其实是跑马溜溜地跑,一跑不见了。这样的教学就是教改后的“放羊式”教学。我们教师的课堂从“填鸭式”变为了“牵牛式”到“放羊式”,如今我们最应该采用的是“放狗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放逐”与“回归”,既要放手让学生感悟,创新,又要让孩子记住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

怎样才能变低效、负效课堂为有效教学呢?

1 读懂学生的内心,拉近心理距离

曾在一本教育杂志封面上看到有一个学生的心声,写道:“我喜欢的老师,不要太高,也不要太矮;不要长得太漂亮,也不要长得太丑;不要视力太好,也不要深度近视。”那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呢?“高与矮”是老师的平等心,在老师心中每一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成绩好差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靓与丑”是老师的亲和力。老师的亲和力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愿意接受你的教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变化越快越失真。因此小循环的教学是对学生,对老师有利的。教师可以成就一个学生,也可以毁了一个学生,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影响着。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贴心的举动,也许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视力“好与差”是教师的宽容度。俗话说得好:“不聋不瞎,不会当家。”“大事清楚,小事模糊”是呆如木鸡原理。其实教师与学生去斤斤计较,是和自己过不去。老师的宽容是一种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能让我们在漫漫的教学长路上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只要老师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就会发现学生虽然有个体差异,有城乡差异,但是很小的,只要不是天生的弱智,学习面前都是不相上下的。我曾经连续五年教育局委托上全县六年级示范课。上了一堂复习课,两堂阅读课,两堂作文课。之后,我又受教育局师资培训机构邀请三次送教下乡。我深有感触。

记得06年,到永兴场送教下乡时候,老师们说作文难上,尤其是农村学生上想象作文,就留了一篇习作指导课《假如我会克隆……》。记得当时,学生突然见到整个乡镇的语文老师坐满了教室,见到陌生的我,个个很紧张的样子。我想这样的情况下,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很难参与的,更是无法打开学生的想象力的。我就先和同学们谈《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除妖降魔。这个时候学生来劲了,争着说,孙悟空是怎么厉害。课堂就活跃了。然后我就说:“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法宝――让你拥有一项技术,能比孙悟空还厉害。让你实现自己所有的梦想,想不想拥有啊?”同学们情绪调动起来的,然后谈起克隆技术。将来的克隆技术会神奇到什么程度,无法估量。让他们大胆的去想去说。很多的学生谈到了想克隆一个妈妈,让外出打工的妈妈回到自己的身边;想克隆很多的粮食,优秀的老师,会说话的桌椅,克隆长生不老药让亲人不会生病,克隆树木让月球绿化……记得我们班上学生谈到了克隆石油解除能源危机、高级眼镜防止近视眼、防盗玻璃对付小偷、克隆法老破解埃及金字塔之谜等。实践证明,孩子们的想象力都是一样的很丰富的,只要得到肯定,他们就会越说越带劲,只想展示自己。课堂上气氛就很活跃,学生敢想敢说,写作也是水到渠成了的。

前年,我到梁家潭学校送教。八什坪和梁家潭两个学区的所有的教师到听课,我们刚下车没有与学生交流就直接进入课堂。当时上的是四年级的讲读课文《鸟的天堂》,其中有一段很美的描写:“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突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就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的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描写鸟的天堂群鸟纷飞的热闹场面。为了让学生将情景再现,我让一个学生学鸟叫,其他的同学都扮演欢快的鸟儿读,顿时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评课时,一个老师说当时他都忍不住也学了一声鸟叫的,觉得自己也回到了童年。这就是为了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很快将众鸟纷飞的场面描写背诵下来了,还学会了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在课堂练笔中运用很顺利。

2 有效提问,启迪学生的智慧

陆九渊:“为学患无疑,疑者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提问,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

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不要提“对不对?”“是不是?”这类问题,这些提问没有任何思考的价值。我们教师可以尝试这五种提问方式――1、双手推开窗前月的“发现式提问”如《两小儿辩日》先出现“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两对词,问谁发现了这两条线的联系?(大小,冷热,反义);2、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辩论式提问”如:《鲸》它是鱼类吗?;3、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补白式提问”如:《海底世界》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呢,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联系自己生活经历补白。《燕子专列》中,可以问: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送行的人群中,你想对燕子说什么呢?;4、一波才动万波随的“激情式提问”北师大六年级的一个老师上《长城赞》就用一副长对联引入对长城的赞美。《风》的教学中,问:你见过风吗?师点拨,看那撩起的窗帘,学生就会活泼起来,调皮的风在老师的头发上,可爱的风在操场卷起树叶跑……《江雪》中,那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激发学生思考,有学生就会答不是的,是在钓孤独(大雪中一个老人在钓鱼,他也许很孤独),钓一种诗意(雪中钓鱼是诗情画意),钓一个春天(冬天来春天还会远吗?),学生在自己理解的不同层面把握了意境。5、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式提问”如《凡卡》教师提问:凡卡不想过学徒生活了,为他找理由吧!学生就可以很快找出凡卡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和美好的乡村生活进行对比。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3 有效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求新求异

原教育部长周济说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是我们教育的致命弱点。”诺贝尔奖中国至今没有突破零。纵观如今的教育,创新的幼苗早在摇篮里就被扼杀了,探索的欲望在一声声的责骂声中淹没了。尽管教师栽培,家长鼓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事与愿违,背道而驰。所有的人都在用分数捆住了学生创新的翅膀,占领学生思维飞跃的空间、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并保护学生的那种稍纵即逝的创新火花,允许并鼓励学生殊途同归,从不同的思路求得近似的结论,甚至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更要把创新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让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4 巧妙迁移,有效作文指导

叶圣陶说过:“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作文不光是学生的苦恼,更是教师的难题。学生见到写作文就头痛;教师怕教作文,不知道如何启发是好?我们可以组建“班级图书角” ,竞聘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教给方法。学生放在家中书柜中的书籍多数只是一种摆设,当在学校创造了一种读书的氛围,变会爱上读书。同时我们的教师更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在自如地驾驭课堂,引导学生习作。

4.1 由浅入深,课文引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交给学生的方法,也是我们教师每天做的事情。我们要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比如《春夜喜雨》的教学,这是杜甫的名作。春雨如人一般“知”时节,下得及时,滋养万物。雨中江村的美,想象第二天会春色满城。全诗弥漫着春意,洋溢着喜悦,使人感受到美无处不在。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原诗中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让学生换词填诗就有了“辛女云俱黑,沅江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白沙城”。进而让学生自己写诗,描绘身边的美景。

我认为课文可以作为习作的导体,以“阅读”带动“习作”。当学生学完《桂林山水》后能妙笔写下《泸溪山水甲天下》;想象的翅膀能从《尼尔斯骑鹅历险记》飞到遥远的《未来的世界》;在倾听着《花边饺子的爱》后能书写自己的爱――《妈妈的泪》《甜蜜的笑》《那个无眠的夜晚》……

无数的课文,无数的课外读物就是很好的范文,将文本中学到的词、句、段,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在被作品的渲染下轻松写下自己的心声,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正如鲁迅所说:“以我手写我心。”

4.2 活动导向,与生活接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米之炊何须尔为之?”只有我们成了无米之炊的巧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活动带动。比如六年级有一个作文题目“介绍一种食品”。在学生的要求下,我就在班上组织了一个活动:“食神大比拼”。我们在教室自制食品,而后品尝。有凉拌的、小吃类、饮料、面食……在合作中交流感情,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当时每个学生都要我尝尝他们的食品,我吃了很多,还好没拉肚子。又如在草长莺飞的三月,我就和学生一起来一次风筝比赛,一起放飞风筝,放飞梦想。也让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中变得融洽,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合作是快乐的。与生活接轨,作文素材就有了。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生活,将文学生活化,生活文学化。

5 有效语文综合训练

看着别人开车是学不会开车的,看着别人玩电脑也是不会用电脑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迥异、内心丰富的儿童。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展示。多创造言语的环境,进行有效的语文综合训练,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语言,进行多样化的动态的言语实践。我经常尝试各种活动:课本剧的表演(奴隶英雄)、演讲比赛、辩论赛、讲故事比赛、抓“汉字特务”(错别字)、编作文选集、争当小小导游(故宫)、社会调查汇报……评选“最佳辩手”、“最佳演员”、“小作家”、“小小书法家”、“故事大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言语素养。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尝试一下,我相信学生在表达运用中,进行更有用的语文教学行为,有“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言不被运用,语言的价值等于零。”

我坚守着:“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后三分之一生的数学成绩 下一篇:“爱心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