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原因探析

时间:2022-05-08 01:03:17

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原因探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竞争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频频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应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子提出了高要求。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中后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面对学习考试、就业、考研、生存和适应环境等压力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孤独自闭、学习障碍、沉溺网络、人际交往障碍、急躁冲动和抑郁症,等等。分析和研究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并进行积极应对,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各种问题和意外的发生,对高校而言尤为重要。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成长中的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

1.社会急剧变革使之产生迷茫心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迅猛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出现很多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对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有很大冲击。在我国,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多层次的经济形式导致了文化的多元性,也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出现危机。大学生对传统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对外界、对自身充满矛盾和迷茫。

2.自我评价失调使之产生自卑心理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最迅速的阶段。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大多数是中学时期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习惯自己的优势地位。但是进入大学后,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他们面临学习考核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同时伴随文体、特长、社交能力及阅历的差异,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理失衡。

3.不善与人交往使之产生孤独心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性格、习惯、爱好、才能千差万别,相处中难免会磕磕碰碰,处置不当便会引起冲突与矛盾。特别是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严重,在交往中往往过于争强好胜,对人严对己宽,缺乏处世能力和团队精神。某些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导致人格分裂。

4.生存就业压力使之产生焦虑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逐渐由长期以来的国家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就业择业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就直接转移到学习上。因此,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适应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这使他们感到非常疲劳,一旦结果不理想,就容易产生焦虑感和挫败感。

5.家庭经济困难使之产生苦闷心理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现实。这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地区、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来说,筹集学费和生活费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承受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无法完成学业。

6.恋爱情感问题使之产生困惑心理

青年期是“恋爱的季节”,大学生的情感特别丰富,但情感的稳定性不足。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往往过于浪漫,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某些学生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困惑,而校园恋情往往是易开花,难结果,成功率不高。恋爱成败带来的情绪变化必然影响学习,对爱情的失望和深深的孤独感是失恋者常见的心理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地排除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由失恋到失志,再到出现报复心理或绝望心理,甚至走向极端,造成悲剧。

7.不当家庭教育使之产生烦躁心理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是应试教育体制,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不重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健康人格、性格的培养。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生活溺爱、包办过多,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一方面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另一方面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容易产生恐慌、内疚、烦躁心理。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值,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他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可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服务网络,启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创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正亮.大学生素质发展概论[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5.

[2]赵俊萍.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6:1-2.

[3]胡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54-255.

[4]冯广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适浅析[J].学周刊,2014.9:212.

上一篇:爱,教育的真谛 下一篇:分组教学在中职电工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