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07 09:50:27

《Excel表格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表格的数据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介绍的是利用Excel对表格信息进行加工。《表格的数据处理》是本节的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对表格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但教材没有介绍Excel“公式与函数的概念和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公式或函数复制”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方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便。我把“公式与函数”的相关知识与相关操作的学习资料做成自学课件,供学生学习参考。《表格的数据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我并不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让学生逐一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这些枯燥的操作方法与步骤,而是引导学生利用Excel解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已接触过Excel,再通过《4.1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使用Word对文本信息加工已比较熟练,他们通过知识的迁移很容易掌握在Excel单元格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这就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校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初中时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面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进入高一后信息技术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社会生活和交往经验,这为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保障。所以,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既要考虑学生的类型差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概念;掌握借助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常用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学会通过Excel对表格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协作;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展示与交流学会对自己或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交流评价时,学会自我反思,懂得尊重他人;体验在日常生活中Excel对表格信息加工的优势,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Excel公式与函数的概念;掌握公式与函数在表格数据计算中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学会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公式或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领会公式或函数复制时地址(相对地址)怎样自动调整。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出一个成绩表并告诉学生:“同学们,假设期中考试后班主任让你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帮他完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打印出我们班的成绩表,你能否好好地表现一下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够完全胜任这项工作并受到班主任的青睐。”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地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这项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学生的质疑(如有些学生会有疑问:每个同学算一次总分,全班如果有50个学生,岂不是要计算50次?)不要急于讲解或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而应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思路、线索或资源,如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自己看书、认真思考,参考“Excel公式与函数”自学课件等。学生参照大屏幕成绩表的格式,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他们不仅学到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教师活动

教师对上一环节的学生活动进行点评。师:刚才每位同学都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制作了一份成绩表。有一部分同学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成绩表显得比较粗糙,跟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差距;有的同学在排序操作中选中的数据区域没有涵盖要排序的所有字段,排序时这些字段的数据无法相应调整导致结果错误;有的同学在计算总分时每行的成绩记录都分别计算了一次,虽然计算正确但不懂得使用公示或函数的复制操作,工作效率很低;有的同学在计算总分和学科平均分时虽然正确,但使用的是公式而不是函数,这样使用不合理。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要重点领会公式与函数概念的区别和适用情形、公式或函数复制操作的方法以及所引用的地址是怎样自动调整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通过合理分工与团队协作共同制作一份成绩表。要求输入不少于20条记录数据,表格数据计算正确,操作科学合理,界面美观大方,打印在A4纸张上,贴近实际应用。然后以本组制作的成绩表为样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筛选、分类汇总等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

(2)学生活动

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有的负责数据输入,有的负责数据处理(计算总分和学科平均分、排序等),有的负责检查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公式或函数使用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科学合理),有的负责界面的调整与修饰,通过打印预览功能查看打印在A4纸上是否美观、贴近实际应用。

每位成员努力完成所分担的任务。

发挥集体智慧,小组成员集体讨论,集思广议,对作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圆满地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掌握筛选、分类汇总等表格数据的处理方法,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成绩表为样例,学习以性别对男生或女生的记录数据进行筛选的操作以及通过分类汇总计算所有男生或女生的学科平均分的操作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考虑了小组成员的分工,整个任务划分为小组中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成员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学习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这可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增进小组成员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共同努力完成任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后会进一步激发其合作探究的欲望,并主动合作学习掌握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其他知识和操作技能。

4.展示与交流,共同评价

(1)教师活动

组织各组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引导组间交流与评价。

及时参与评价各组的作品。既关注学习成果的优劣,又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

(2)学生活动

各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展示与交流本组的学习成果。除了介绍本组作品的完成过程与情况,也可以归纳总结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还可以交流个人在合作小组中的作用、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的价值、合作给学习带来效益等学习体验与感悟。

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全班同学尊重别人的发言并认真倾听,不仅要肯定别人的优点,修正完善自己的方法或观点,而且还要自我反思、敢于质疑。

尊重别人学习成果的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别组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认真填写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表,小组成员在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提交评价量规电子文档。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合作学习成果。主要有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过程的体会和心得,分享学习方法或学习经验等,实现组间的交流与互动,便于各小组相互借鉴与启发、互相评议与补充,构建知识技能体系,在完善提升本组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达到全班的共同发展与提高。

5.分层练习,巩固拓展

(1)教师活动

提供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供学生自由选择,任务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基本任务(校园歌手比赛得分统计表.xls)如图1,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团委会和学生会统计出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比赛的得分情况,制作出得分排名表供团委会在学校宣传栏内公示。提高任务(流动红旗获得者各项评比各班得分统计表.xls)如图2,要求学生帮助高一年学生准确地统计出本周流动红旗获得者各项评比得分最高的班级以便向该班颁发锦旗。

(2)学生活动

根据自己实力自选一项任务完成并提交该练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基本任务让后进生和中等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任务激发了优秀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拓展了思维,获得了成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同时提高任务要求制作各班本周总得分的柱形图也为下节课学习“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对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教学实践,成功之处需要我们今后继续探索与总结,不足之处更需要我们今后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任务驱动、学用结合”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的知识和操作,如果通过单独的练习让学生逐一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从教学内容出发,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来设计应用案例,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决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实际应用问题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2.“自主、探究、合作”的学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课程目标的变革,更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计算机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到策划、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评价,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圆满实现了学习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学生原有水平差异给教学带来困难”的问题

本节课在教学准备阶段就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带着任务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的互相启发与帮助,达到共同发展与进步,实现优势互补,学会在实践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这不仅使每个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4.多元化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发展性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在展示与交流,共同评价的教学环节中采用多元化和多样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发展性课堂评价的方式有效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组间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以及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或本组的优势与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的评价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发展性课堂评价,如在组间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中,不仅关注学习成果的优劣,同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点 评

本案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差异问题,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初高中衔接内容因学生起点不一难以实施学”的难题。改变了原有“教师复习、讲解、演示—学生同质练习—变式提高练习”为“学生互帮互学、巩固提高—零起点学生同质练习—非零起点学生变式提高练习”的教学方式,较好地缓解了原有课堂中有基础的学生不愿意学,零起点的学生听不懂的教学不和谐局面,充分发挥已有Excel数据处理技能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小老师”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技能学习任务以学生学校学习生活数据统计为实例,摆脱了以往单纯菜单式的操作教学,激发了学生应用已学技能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更真实的实践经验知识。

高中学生在学习数据信息加工内容时,不是单纯地对Excel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操作学习,而是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即学生能否根据任务需求,组织数据信息,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来加工数据信息,挖掘数据,以数据来表达任务成果。案例中的三个实践任务“期中考成绩总分统计”、“校园歌手比赛得分统计”、“流动红旗获得者各项评比各班得分统计”均是教师组织数据、给出统计要求,学生只经历了数据计算操作,没有机会经历根据任务要求,为表达任务成果,组织数据、确定加工数据的方法。建议设计提高任务时,将“提高点”不仅仅定位在Excel表的计算操作的复杂性上,更应增加体现方法与过程维度的综合任务,让学生为表达任务成果,确定加工数据的统计方法,完成数据信息加工的全过程。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服务性学习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学以致用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