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数据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01 04:10:57

excel数据分析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据分析;Excel和SPSS应用;输入处理;描述统计

一、Excel在数据分析中的简单应用

(一)Excel在数据输入处理的应用

Excel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列表格式”存储数据,将书面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很多情况下须手工完成,但有时也可根据数据本身的规律性或借助Excel的某些功能来提取数据。

例如,将xx大学2011级学生考研信息录入到Excel的表格中,有姓名,序号,性别,学号,班级,身份证号等几项数据。

其中,姓名、学号、身份证号、性别手工输入;序号利用Excel本身定义的拖动复制功能输入;出生日期的输入可以利用文本截取函数从身份证号中分别提取,并用日期函数结合成出生日期。

(二)Excel在数据审核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本身要求符合一定的逻辑,但在手工输入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在输入的同时让计算机自动识别不合逻辑之处并给出提示,有助于及时判断输入数据是否有误。

(三)Excel在数据描述统计的应用

Excel在计算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众数、中位数时分别利用公式“AVERAGE”、“VAR”(STDEV)、“MODE”、“MEDIAN”,并选择选择需要求解的范围即可得出最终结果。例如,对“学业成绩A”计算均值。

利用公式“AVERAGE”,选择需要求解平均数的范围C5:C38,计算出最后结果78.16118。

二、SPSS在数据分析中的简单应用

(一)SPSS在数据输入处理的应用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和间接导入两种方式读取数据。SPSS可以导入不同类型文件的数据,如xls、dat、inc、csv等。

(二)SPSS在数据筛选排序中的应用

利用SPSS选择“数据”―“选择个案”,进行条件的筛选。SPSS的数据排序是对数据窗口中的数据按照某个或几个指定变量的变量值升序或降序重新排列。以排序变量的多少分为“单值排序”、“多重排序”。

(三)SPSS在数据描述统计的应用

SPSS在计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时可通过“分析”―“描述统计”―“概率”菜单下进行依次选择求解。也可以同时求解出均值、众数、中位数。并可以利用“描述数据”功能求出所研究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三、Excel与SPSS比较分析

Excel与SPSS在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具有分析如下:

其一,Excel在数据输入分析中应用较简便,不需对有关数据进行额外的变量设置,但处理较多大数据操作比较困难;SPSS相对专业性较强,对大数据的处理步骤和结果都较为详细,但在数据变量设置方面不太简便。

其二,Excel在数据分析中最为基础且易掌握,图形工具强大,但不适宜大型统计分析;SPSS为较为专业的统计应用软件,对于大型数据的统计应用较多但对于图形工具不太全面。

其三,就统计学原理所涉及的统计方法而言,Excel没有直接提供包括箱线图、相关系数的p-值、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非参数检验方法、质量控制图等方法,而SPSS功能比较完善。

其四,大部分情况下Excel的计算结果都是可靠的,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Excel的计算程序不够稳定和准确,有些自动功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地结果。相比之下,SPSS计算结果比较准确,适用于学术研究。

其五,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与Excel类似且可定义数据的属性,但其数据管理功能相对较弱如只允许同时打开一个数据文件,这对有些分析工作来说可能不够方便。

四、结论

不敢预测也不可能断言,在未来的统计学理论研究中统计软件处理会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越来越渗透到经济学研究中,特别是数据分析方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事实。而且还应当说,统计学学不仅应用了统计软件,如Excel和SPSS,而且还会不断地应用着统计软件发展的最新的成果。因为统计软件的不断发展也在致力于解决能够描述复杂现象的数据现象。当然,虽然统计软件是统计学中必不可少的应用,但是统计软件在统计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基本现象或行为背后的规律。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能替代真正经济数据的发展,否则会出现因噎废食。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反过来也推动了Excle和SPSS等有关统计软件的发展,为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未来的数据分析领域中,我们要好好地运用这一重要工具进行更加精确、更为深入的研究,科学地融合统计软件与统计数据研究,推动共同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维默.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数据[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5-26

[2] 博库.Excel 2007实战技巧精粹[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9-102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坝监测;安全监测;数据处理;Excel;水库运行;水资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05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027

1 概述

在水电站的维护管理中,对水库大坝的监测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保障了水库大坝日常的运行安全。通过监测技术得到了许多大坝的数据信息,我们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及时地获取大坝工作运行的实际状态,为水电站的调度与日常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但是在实际的安全检测工作中,监测点是非常多的,每个监测点的数据信息非常多,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得到某个事件说明的时候,就需要在这些数据信息中寻找想要的信息,一般需要人工来进行,其效率就会非常慢,并且使用人工就非常容易出错,其结果也会出错。然而Excel有着数据信息统计的能力,只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函倒δ埽就能够很容易处理需要检测的数据信息,进而提高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

2 函数工具

在Excel软件里面函数工具极其多,在大坝监测工作中所用到的函数工具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运算符号

在函数公式中,需要用到很多运算符号,主要有算术运算符号、逻辑运算符号、文本运算符号、引用运算符号等,这些运算符号和数学计算法则比较一致的,其运算逻辑也相同。

2.2 查找与引用

Excel系统的查找与引用,主要是把符合有些条件的字符串与数值按照要求查找并引用到指定的单元格内或者放在公式中。我们在对大坝进行监测中会获取许多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分析处理的时候,经常会用到LOOKUP函数与VLOOKUP函数。

LOOKUP函数主要的功能是一个数值和一行数据或者一列数据逐一进行比较,在找到匹配数值之后,把另外一组数据信息中所对应的数值提取出来,但是这种函数公式只能够进行模糊查找。

VLOOKUP函数主要是一个数据与整个表对比,并非像LOOKUP函数那样和某一列数据或者某一行数据进行对比,并且使用VLOOKUP函数公式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精确查询与模糊查询都可以。

2.3 IF函数

IF函数通常用在真假值的判断之后,按照逻辑判断真假值的返回找出不同结果。在大坝监测的数据分析中,在查找函数没有办法在所选表格区域当中找到匹配值,系统会出现“#N/A”的错误值,在“#N/A”错误的时候,可能分析内容起就很容易出错,有时候还要结合其他函数一起使用才行。

3 大坝监测数据分析Excel的应用

3.1 数据的收集

在水库大坝监测工作中,要对监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要先明确想要的结果,并且根据实际需求来收集整理监测数据信息,通过Excel函数工具把这些数据信息整理成想要的结果。

3.2 成图

在大坝监测数据分析工作中,Excel函数工具中有插入图表的功能,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整理成想要的图表,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散点图来分析趋势的。

4 实例

以某水电站为例,使用Excel函数工具来分析监测数据信息。该水电站工程是大型水电工程,水电站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蓄水位正常的是1300米左右,洪水位约为1300米,死水位大约为1285米,水库的总容量为1.59亿立方米,总装机100兆瓦,保证出力约10兆瓦,装机利用小时数3500小时,今年来平均年发电量约4亿千瓦小时。这个水电站挡水的建筑物是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墙坝,大坝顶的高程大约为1300米,防浪墙顶的高程大约为1300米,大坝顶的宽度大约为10米,坝高最高为大约为90米,大坝的长度约为439米。在大坝的上游设置半米左右厚混凝土的护坡,在大坝的下游设置预制的网格梁,可以种植草皮来护坡。心墙顶厚度大约为0.5米,心墙两侧摆放过渡料,水平的宽度一般为3米,在大坝的两岸设置4个测压孔,测压孔的参数见(表1)。

4.1 数据的统计与图表

从数据库中导出测压计的历史数据(表2),从测压计的历史数据来看每个测压点的数据信息相互交错,如果要从这些复杂庞大数据库里面找到想要的数据信息,就会用到Excel函数工具数据库里面的每项数据,复制粘贴到各种工作表中:

在使用Excel函数工具把数据进行汇总之后,会发现在数据列里面出现了许多“#N/A”错误,使得过程线无法连续,因此用Excel函数工具来判断数据是否是“#N/A”错误,Excel函数工具的使用可以得到连续的过程

线图。

4.2 数据分析

对上述数据表格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发现UP1测压管的历史过程线和库水位的历史过程线的关联非常密切,其相关性非常强,我们结合其他数据信息得知,左岸UP1测压管钻孔和水库内是通着的。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以上的实例分析中仅仅使用了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中很少的一部分功能,即已经达到了大幅减少大坝安全数据分析工作量的目的,Excel数据分析工具还有很多,通过其强大的分析功能,能够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并辅助监测人员进行决策,通过更加直观的表达方式大大地提高数据分析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小莉,李芙蓉,王立志.浅析水库大坝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J].水利大坝监测,2015,23(25).

[2] 范荣辉,蒋奎伟,周娟.试论Excel的统计分析工具在水库大坝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16).

[3] 钟慧强,付志国,孙小明.论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与图表工具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4,29(16).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3篇

当我们在Excel 2013选择数据之后,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图标,这就是Excel 2013提供的快速分析工具,也可以按下“Ctrl+Q”组合键激活该工具。这里提供了格式、图表、汇总、表、迷你图等五大功能,虽然这些功能也可以在相应的选项卡获取,但查找相对麻烦。

以“格式”选项卡为例,这里提供了数据条、色阶、图标集、大于、文本包含、清除格式等功能按钮,鼠标移到“图标集”上,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图标风格(如图1),预览满意之后即可应用。“图表”选项卡则可以预览不同风格的图表效果,从而帮助你快速创建相应的图表,例如使用散点图(如图2)。如果需要查看更多的图表,可以点击最右侧的“更多图表”按钮。最常用的操作当然是“汇总”下的求和、平均值、计数、汇总百分比、汇总,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朋友接触最多的操作。在选择相应的功能之后,Excel 2013会在相应的位置上添加一行列出所得出的结果,比如平均值(如图3),点击“>”按钮还可以选择更多的汇总功能。“表”选项卡提供了表、数据透视表、其他等功能选项,可以快速创建非常美观的图表。“迷你图”的效果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简而言之,借助Excel 2013的快速分析工具,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实现相应的操作,而且是提供充分预览,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午后的三点一刻是下午茶的时间,忙碌了一天,现在放下手中的工作,稍稍休息一会儿吧。

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一首很适合在午后时分听的歌:《Down at the coffee shop》,这是一首甜腻腻的歌,就好像草莓味的水果糖。尾音和间隙处衔接非常紧密,她粘粘的唱,那大家就粘粘的听吧。再来一杯有着玫瑰香的泡泡水,清淡、回味。就让一个小清新的午后由此开始吧……

伴着这甜甜的音乐,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呵呵,大家从这个小故事里面有没有得到什么启示呢?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公式或函数数据透视表多条件及格率平均分

引言

每次全国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联合考试(一级)考试阅卷结束后,由自治区将成绩以Excel电子表格形式下发到各学校(以下简称成绩表)。成绩表的表头各字段名如下:

教师需对成绩表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了解全校各系、各年级、各专业的平均分、及格人数和及格率等情况,便于修订教学计划。

针对学生成绩表的多条件统计分析需求给出公式或函数法和数据透视表法两种解决方案。

1.公式或函数法

1.1 SUMPRODUCT函数

SUMPRODUCT函数是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 [array3], ...)

其中,数组参数Array1必需,Array2,array3,……可选,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SUMPRODUCT函数的基本功能是返回相应的区域或数组乘积的和。但也可利用SUMPRODUCT函数进行多条件计数和多条件求和。

若要统计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数据个数,则可使用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n))

若要统计同时满足条件1、条件2到条件n的数据的和,则可使用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n)*求和区域)

1.2定义名称

为了在公式计算中方便输入和减少输入量,给需使用的单元格区域定义简单易记的名称,它们分别为年级、院系名称、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

操作步骤:选择菜单“插入”“名称”“定义”命令,在定义名称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和引用位置,确定即可。定义名称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定义名称对话框

名称引用位置中使用了一个动态的公式“=OFFSET(成绩表!$F$2,,,COUNTA(成绩表!$A:$A)-1,1)”定义数据源,这样就不用管共有多少条记录了,COUNTA(成绩表!$A:$A)-1会自动计算记录数,并且如当一条新的纪录添加或删除时,数据源会自动扩展。

1.3创建统计表

添加一个新的工作表,用于存放统计数据,命名为“统计表”,表头设计如下:

在A和B列分别输入年级和院系名称。

在C3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年级=$A3)*(院系名称=$B3)*(理论成绩>=0))”;

在D3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年级=$A3)*(院系名称=$B3)*(理论成绩>=60))”;

在E3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年级=$A3)*(院系名称=$B3)*(操作成绩>=60))”;

在F3单元格输入“=D3/C3”;在G3单元格输入“=E3/C3”;

在H3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年级=$A3)*(院系名称=$B3)*理论成绩)/C3”;

在I3单元格输入“=SUMPRODUCT((年级=$A3)*(院系名称=$B3)*操作成绩)/C3”。

填充数据,并将小数位设置为两位,部分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2.数据透视表法

2.1创建空白的数据透视表

选定数据清单中的任意单元格,选择菜单“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Excel将产生一个含有空白的数据透视表的工作表,其中显示字段列表和数据透视表工具栏。

2.2对数据透视表进行布局

若需统计各年级、各院系的理论成绩的平均分、及格人数和及格率等,则可从字段列表中将“年级”字段拖到页字段区,将“院系名称”拖到行字段区,将“理论成绩”字段拖到列字段区,将“理论成绩”、“学号”和“学号”字段依次拖到数据区。将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拖到右边的单元格。

若要改变数据透视表的布局,就将欲删除的字段拖出数据透视表,然后将新的字段从字段列表中拖到数据透视表相应区域即可。

2.3设置字段的显示方式和汇总方式

将“理论成绩”分为

Excel对“理论成绩”字段默认的汇总方式为“求和”。若要更改汇总方式为“平均值”,可右击“求和项:理论成绩”,选择“字段设置”,或先单击“求和项:理论成绩”,再单击数据透视表工具栏上的“字段设置”按钮,均可调出“数据透视表字段”对话框;在“数据透视表字段”对话框中,单击“汇总方式”列表框中的“平均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就将“理论成绩”的汇总方式改成了“平均值”。

将“学号2”字段的显示方式更改为“占同行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操作方法:右击“计数项:学号2”,选择“字段设置”,在调出“数据透视表字段”的对话框中,单击“选项”,在“数据显示方式”列表框中选择“占同行数据总和的百分比”,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2.4重命名字段

当向数据区域添加字段后,它们都将被重命名,例如“理论成绩”变成了“平均值项:理论成绩”,这样加大了字段所在列的宽度,表格显得不紧凑。如需重命名字段,只要单击数据透视表中需要修改的标题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新标题即可。我们将“平均值项:理论成绩”改为“理论平均分”,“计数项:学号”改为“人数”,“计数项:学号2”改为“人数占比”,将“0~59”改为“不及格”,将“60~119”改为“及格”。

稍作修饰,将小数位数设置为两位小数,隐藏“人数汇总”和“人数占比汇总”。至此,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据透视表。

图2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创建好后,任何时候都可根据需要,对数据透视表重新进行布局,即只需拖动字段按钮就可,并可非常方便地调整显示方式和汇总方式,以便从不同的角度查看分析数据,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满足新的数据分析的要求。

结语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包含了9大类、400多个内置函数和大量的分析工具。公式或函数法和数据透视表法都是Excel分析和处理数据的重要手段,合理选取,巧妙应用,能使数据处理方便且高效。

参考文献:

[1]魏零.巧用Excel数据透视表统计分析学生成绩[J].科技信息,2010.7(19).

[2]Excel Home.Excel数据透视表应用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考试;MS Excel;成绩分析;试卷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35―03

引言

考试是教育活动中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鉴别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有的教学都是用不同的考试手段来检测和监控教育质量、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督促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对于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今情况,各类各级学校的绝大多数考试的结果大都是以分数成绩的形式给出,成绩的评定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评估,为引导教学工作和提高学生成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成绩数据,对其进行人工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较易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引入到教育领域[1],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处理将变得可行[2]和简单,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仅仅停留在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上,并没有对数据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使用信息技术对成绩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发挥考试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试卷质量进行评估,辅助指导教师的命题。目前市面上流行着很多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比如SPSS[3]、SAS[4]等,但是这些软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并不适合普通教师使用。MS Excel[5]作为最普及的办公软件,完全可以实现成绩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的功能。

一 MS Excel介绍

MS Excel是美国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 System办公软件包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集数据管理、数理统计、绘图与一体,既具备存储功能,又可以完成多种表格与图表的设计。同时MS Excel内置了数百个函数,能够完成绝大多数复杂的数据运算和统计分析,精度能达到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使用Excel的内置功能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本文使用MS Excel版本为2003版。

二 某英语成绩分析实例

出于教学本身考虑,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集中量分析和差异量分析等。

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在2009年5月组织的一次四级模拟考试的部分成绩为样本进行分析,样本数目为925,参考学生分别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

1 成绩表的建立

我们在Excel中建立成绩表来存储学生成绩。表格存储了学生院系名称、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总分和各小题得分。本次模拟试卷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听力部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和综合测试部分,其中听力部分和阅读部分为客观题目,写作部分和综合测试部分为主观题目。

2 初步分析

对成绩的初步统计,是指从整体上对成绩进行分析。包括将成绩按照分数段统计出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和比例,以及最高分、最低分和整体分布情况等[6]。

在Excel中可以非常简单地对分数段人数和所占比例进行统计。使用内置COUNTIF函数可以计算出所处相应分数段的人数,再除以总参考人数即可得出相应分数段所占比例。

同时Excel提供的图表功能可将工作表中的数据用图形表示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阅读和评价。如图1所示,本文以三维饼状图的形式表示了不同分数段及所占比例,非常的直观。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用途,用户还可以自行选择以柱状图、条形图等图表样式表示。

3 统计量分析[7]

初步的分析只是对成绩进行简单分析,还需要更深入地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一些能够反映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值,也就是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量主要有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的度量和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的度量。

分数分布的集中量数主要用来反映该组分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一般使用均值和中位数来表示。

均值是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在成绩分析中,它可以反映一个群体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在Excel中,提供了求均值的函数AVERAGE可以直接对分数求均值。由于我们分析的实例缺考人数较多(接近10%),直接使用AVERAGE函数求得的均值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参加考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通过Excel提供的其它函数来解决这一问题,SUMIF函数用来按条件对指定区域求和,COUNTIF可以按条件统计指定区域数目。利用SUMIF(总分,”>0”)/COUNTIF(总分,”>0”)可以计算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的平均值。

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极大值或者极小值)的影响,因此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量分布时,一般还要使用到受极端值影响较小的中位数。中位数是指将数据排序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在Excel中,提供了直接求取指定区域中位数的函数MEDIAN。

差异量数是用来描述一组学生分数散布状况的量数,差异量数反映的是学生分数的分布范围的大小和波动情况,一般使用标准差作为差异量数。同时使用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才能较全面对一组学生成绩进行全面的分析描述。

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反映的是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表明这组成绩的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越小,即分布的差异越小。Excel提供了用来估算样本标准差的函数STDEV。

我们对实例使用的四级成绩数据进行统计量分析截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本次四级模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379.08,低于总成绩的60%。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平均分低于总分的60%,则说明试卷较难或者学生水平较低,在60%到80%之间,说明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合格,80%以上则说明试卷较易或者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本次四级模拟的总成绩为710,平均分是低于总成绩的60%(426),说明参考学生的水平较低,应加强英语学习,同时本次试卷略偏难。

在差异量数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59.16,数值较大,说明参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即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三 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是分析考试可靠性、有效性的基本方法,是促进考试工作,提高试卷和试卷编制质量的基础,是反馈教学信息,改进考试工作的有效途径。试卷的质量标准为准确可靠、切实有效、难易适当和鉴别能力强,一般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度量值来描述试卷的质量[7],我们同样可以借助Excel工具对试卷的质量进行定量分析。

1 信度分析

考试信度是反映考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即检验能否真实反映学生水平程度的数量化指标,它描述的是考试的误差的大小。在教育统计学领域,最常用的求解考试信度的方法是 x系数法。

其中,分子 表示的是每一大题得分的方差,分母 代表是试卷总分的方差,n代表的是试卷的大题数目。我们在Excel中计算了示例使用的某大学四级模拟考试的信度。考试信度 的计算使用到Excel内置的计算方差的函数VAR。使用该函数可以方便地计算试卷总分的方差和每一大题的方差。实践表明,对于正规的大型考试其信度一般要求在0.9以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效度分析

效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另一个度量,效度描述的是试卷考试结果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效度较高的试卷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真实程度。

效度是测量学上的定义,确定效度一般是通过计算两门性质相近的学科成绩的相关系数或者同一学科两次考试成绩的有效性,由于本文中实例只是单次单科考试,因此不对试卷效度进行演示分析。

3 难度分析

难度就是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多种方法对试卷难度进行评定,基于我们示例所用数据考生人数较多,本文使用分组平均分系数来描述试卷难度。首先将学生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然后把成绩最高的27%的学生定义为高分组,把成绩最低的27%定义为低分组,分组平均分难度系数的公式为:

其中 为高分组的平均分数, 为低分组的平均分数,W则为试卷的总分。

平均分难度系数的计算在Excel非常的简单,仅仅涉及到简单的排序和求平均值运算。

试卷的难度系数根据考试的目的而定,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0.7以上的为较易试卷,在0.4和0.7之间的为中等难度,在0.4以下则为较难题。

4 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指试卷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别的能力,又称为鉴别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试卷,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应该得到高分,水平低的学生应得低分。

区分度的计算取决与试卷的类型,对于客观题的区分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Di为第i题的区分度,Wi为第i题的分数。

由于分数表录入了每一小题的分数,Excel对试卷区分度的计算也非常的简单和方便。一般认为区分度在0.4以上的试题为去区分性优良题,在0.3和0.39之间的试题为区分性良好题,位于0.2和0.29之间的为一般题,0.2以下的为劣等题。

5 实例分析

我们在Excel中对兰州理工大学四级模拟试卷进行度量计算,分析试卷的质量,在Excel中的结果截图为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试卷的可信度偏低,难度适中、略难,区分度较差,这份试卷的质量一般,应注意调整试卷结构。

四 结语

本文利用MS Excel软件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试卷质量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估。MS Excel软件普及性较高,简单易用,使广大教师在进行分数统计、试卷分析时更为高效、便捷。

参考文献

[1] Mark Warschauera and Deborah Healya. 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an overview[J].Language Teaching,2009,(12):57-71.

[2] 李竹宁.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 2006,(12):60-62.

[3] [OL].

[4] [OL].

[5] Excel2003/2007公式与函数的使用艺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6] 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学生成绩分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7]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8] 尹菊莲.富源一中和民家中学2002年中考试卷分析与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Excel描述统计工具 Excel直方图工具 成绩分布 试卷科学性

一、引言

英语考试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考试有三大功能,即信息反馈、成绩评定和人才选拔功能。反馈功能是指英语考试能为师生双方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绩评定功能是指考试常被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功能。人才选拔功能是指利用考试成绩对人才进行选拔的一种功能。[1] 正是因为英语考试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分析班级学生英语考试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考试为浙江省杭州市2013-2014学年区统期末考试。作为区统考卷,它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数据具有真实性以说服力。本文拟以A班学生的测试成绩为例,通过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图表工具对该班学生成绩进行数据处理,以此为依据分析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试题科学性等,从而为英语试卷的命题以及英语教学提供建议和对策。

二、数据与分析

利用EXCEL中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汇总统计”,可比较A班学生之间的英语成绩:

平均数(108.6868)和中位数(113)并不接近,峰度(3.4713)和偏度(-1.9243)也不接近0, 学生成绩大致呈正态分布。但峰度和偏度都不是0,因此,可以判定该次测试学生成绩并不呈正态分布。利用EXCEL“数据分析”中的工具“直方图”,可以得到以下直方图:

由图1可以直观看出A班成绩并非正态分布。一方面和人数相关,该班53人,样本容量不够大。另一方面,该卷试题难度偏低,难度较低的项目比例偏多。呈现这种分布的试题有利于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别开,但不利于将中等程度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区别开,但这也是初中升高中考试的难度趋势。

三、结论

学生的成绩是学生与试卷相互作用的结果,把它用数值来表达,就是学生的分数。如果孤立地看待每个分数,是没有意义的。[2] 因此,要从整体上分析学生考试分数,利用Excel描述统计和直方图对分数分布有个直观的呈现。由上述两部分数据,学生分数情况和试卷的科学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一)学生分数情况

利用EXCEL中“数据分析”工具下的“直方图”可以看出A班英语成绩并非标准的正态分布。一方面与班级人数有关,一方面与试题难度有关。由此可得出教学启示:要狠抓学生的基础,刺激优秀学生,稳住暂时落后的学生。

(二)试卷的科学性

该试卷覆盖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要求掌握的93%的语法知识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所学知识。试卷的科学性可通过难度、区分度[3]等进行衡量的。从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来看,本次测试试题较为容易,即难度较低。试题中难度偏低的题目较多,难度梯度偏小。因此,这种类型的试题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将水平低的学生区分开来,但很难将中等程度的学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区分开来。

四、建议与对策

1. 对试卷命题的建议

从命题的角度看,本次测试试题总体难度较低,学生成绩普遍较高。因此,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以区分中等程度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

2. 对该班级学生的教学建议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看,该班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考虑在保持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知识的渗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舒运祥. 外语测试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7-8.

[2]刘润清.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24.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 Excel SQL R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不断发展,导致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审计人员如何利用一些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来分析被审计数据,从中发现审计线索以确定审计重点、范围,这将成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审计人员采取的数据工具以Excel与SQL Server为主,本文就将针对这两种工具与R语言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探究R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的可行性。

二、R语言简介

R语言是S语言的一种实现。S语言同C语言一样,只是一个标准,而围绕它有很多实现。S语言的最初实现版是S-PLUS,但S-PLUS作为一款商业软件,价格十分昂贵,其受众面较窄。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与Robert Gentleman共同开发出S语言的另一种实现-R语言。R是一个免费开源、能够自由有效地用于统计计算和绘图的语言和环境,在UNIX、Windows以及Mac OS系统中均可以运行,它提供了广泛的统计分析和绘图技术,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类和聚类等建模方法。

R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拥有一套开源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由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全球性社区维护。与其说R是一种统计软件,还不如说R是一统计分析与计算的环境,因为R不仅提供若干统计程序,而且还可进行统计分析,只需使用者指定数据库和若干参数即可。R的思想是:它可以提供一些集成的统计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供各种数学计算、统计计算的函数,从而令使用者能够灵活地进行数据分析,甚至创造出符合需要的新的统计计算方法。

三、R与当前审计方法比较分析

(一)利用Excel分析

Excel作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早在中学时期便为我们所接触、熟知,Excel能被审计人员广泛接受,一方面与其高被使用频率以及在使用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相关,另一方面与其易操作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数据分析要求的功能密不可分。Excel在审计人员进行非大数据分析工作时,不失为首选工具,能够帮助审计人员高效快速地分析数据并以此发现审计线索,但日前,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进入,数据量大且结构复杂,Excel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协助进行审计工作,将其与R进行比较,可发现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也直接反映了R的优势。

1.Excel所能处理的数据数量受限。Excel满足于非大量数据分析要求,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计算、统计等分析过程可能并不能应用自如。本部分仅针对该公立医院2015年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尚可满足数据分析需求,在针对该公立医院多年的药品数据进行分析时,运算速度较慢,同时会出现软件闪退及程序停滞无法运转的情况,而现今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不断增加及其繁复程度不断提高,这必将为分析数据的工具提出更高要求。而R作为大数据统计软件,能够实现大量数据分析,同时,只要下载安装合适的程序包(关于R中的包将在本文第3部分详细介绍),便能读取包括Excel、SPSS、SAS、Stata等甚至从网页中抓取的数据,基本没有R不能读取的数据形式,完全满足国家审计人员实际大数据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

2.Excel可视化功能有限。Excel中对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展示的能力有限,以常规的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形形式居多;此外,难以将大量分析结果在一张图形中进行展示,同时对于大量数据展现的观赏性不强,难以为审计人员分析决策提供帮助。而R是现今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之一,基于R语言可制作多种精美的图形,允许众多分析结果以代表各自的图形形态在一张图中进行展示,可方便审计人员对分析结果进行宏观观察、分析。

(二)通过SQL语句查询分析

SQL查询是SQL最常用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目前审计机关针对特定条件、事项进行的查询分析,通过编写简单的SQL查询语句来询问特定的问题,之后数据库通过执行这个查询便可提供回答这个问题的数据信息。SQL的易理解、易操作、易上手等特点成为目前国家审计机关人员重点培训的使用工具之一。但将应用SQL语句进行查询分析与基于R语言进行统计分析过程进行比较,R语言仍具备两点优势:

1.R语言分析数据的功能更为强大。众所周知,SQL语句作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在数据查询方面具备强大的功能,优势明显,但在数据挖掘层面,比如进行聚类、回归建模分析等应用时,SQL可能并不如R语言使用得心应手;同时,面对一些高级查询,可能需要通过编写连串的、大量的SQL语句,而R自带多种函数及功能强大的程序包,涵盖统计学、生物学、数学等多个领域,而R又作为免费开源软件,使用者还在不断创建新的包来更新丰富R的使用功能,通过简单的几步函数运行便可实现多种统计需求;除此之外,R语言是用来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的一种语言,除了自身包括强大功能的函数及多种程序包能够满足审计人员进行多种统计分析的要求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可视化语言,能够将分析结果以各种精美的图形展现以帮助分析决策。而进入大数据时代,软件的数据可视化能力至关重要。

2.R语言的应用范围更广。SQL侧重应用于数据库软件,能够方便使用者作相关查询分析,而R作为大数据统计工具,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诸多方面,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之一,其包含的众多具备不同功能的函数、程序包,可满足数据分析人员众多需求。

四、小结

通过应用以上目前审计人员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数据分析工具,以当前审计人员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与R进行比较,分别分析其与R之间的不同并总结基于R语言开展实际审计工作的优势。目前,审计署机关领导已开始逐渐广泛推行R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但在各审计厅局出现身影较少,较多审计人员对R并无所知。因此,对于R能否作为大数据审计特有数据分析软件,发挥其重要作用,还需要审计署各机关对R在审计实践中的用总结,将经验广范围的宣传及推广,使R能在大数据审计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开展审计工作的需要,提升审计效率效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伟.SMIELIAUSKAS Wally.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6,(1):8-13.

[2]程学旗,靳小龙,王元卓等.大数据系统和分析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14,(9):105-108.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Excel软件 t检验方法 F检验

目前,各种统计软件如SAS、PSS、DPS等已广泛应用于科研数据处理的数理统计分析,但是这样的统计分析软件有的难以获得,有的操作繁琐,一般人难以掌握。Excel软件是一个技术先进、普及率高、使用方便的表格式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系统[1]。利用Excel软件中的分析工具,可以进行各种假设检验,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同时输出结果具有直观性。Excel直观易懂,对环境要求不高,具有基本的统计知识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均可顺利操作[2]。本文对用Excel对生物统计中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加以介绍。

一、安装“分析工具库”

单击MicrosoftExcel中文版菜单栏中“工具”的“加载宏”命令,然后在“加载宏”对话框中选定“分析工具库”,再按“确定”钮,“数据分析”这一项就出现在工具菜单栏中。

二、两组数据分析

在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时存在三种情况:①这两组数据所属的总体方差已经知道,这时采用正态分布的U测验,这种情况在生产实践中较少。②两组数据的总体方差不知,但是两样本的方差相等,这时采用t测验。③两组数据的方差不知,而且两样本方差不等,采用近似的t检验。所以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就是判断两组数据所代表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然后采用相应的t检验。Excel提供了这些方法。现以某农场不同苗的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测验两种密度下产量的差异性为例[3](表1)。

1.数据的F检验

第一步,以将数据成行输入Excel内(如表1)。

表1 两种密度稻田667m2产量(kg)

第二步:F检验方法。选择“工具”下拉菜单中的“数据分析”选项。出现“数据分析”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有很多选项,寻找“F检验双样本方差”,然后按“确定”。出现新的对话框,将变量1和变量2输入相应的区域,在这个对话框内有“标志”选项,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调整相应的显著性水平。如果这项不选的话,在输入数据时只能选择原始数据,结果输出默认的是0.05水平。如果选中“标志”的话,在输入数据时必须把数据上方有处理名称的那行或空行一起选上,否则运算结果中数据会少一对观测值。输出区域可以任选到指定区域或新工作表或新工作簿。

第三步:检验结果判断。F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F-检验 双样本方差分析

其中“df”为自由度,“F”为第一组观察值的方差与第二组观察值方差的比值,“P(F

2.数据的t检验

点击工具栏“数据分析”后出现的对话框中的“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将表1数据输入,输出结果如表3。t检验判断存在双尾和单尾情况。本研究在试验前不知道究竟哪个产量会高,采用双尾测验结果。表中的“t Stat”为本例题计算的结果,“P(T

表3 t-检验: 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作两组数据检验的时候没有作F检验,那么选的t检验方法算出的结果有可能出问题,因为双样本等方差和双样本异方差算出的结果是有差异的。

F检验一般是把大的方差放在分母,小的为分子,F值都是大于1的[3]。在实际运算中如果选中的两列数据第一列方差小于第二列的,可以重新调整输入数据组的顺序,保证算出的数据与常规比较方法相同。

参考文献:

[1]霍志军,李菊艳,潘晓琳.Excel在农业生物统计分析中的应[J].用现代化农业,2003,(9):28-31.

[2]徐恒玉,张天伦,郭昊天.用Excel对农业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645-647.

[3]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省略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9篇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统计学教学基本理论应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统计学教学做了如下改革:

1.简化理论,保证“够用”。统计学的原理抽象、公式的推导难懂、计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共同难点。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基础差,甚至根本就没有高等数学的基础。而且,统计学课程的周课时少(一般周课时只有2节),教学进度快,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不够。对高职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保证“够用”的前提下,简化理论就成了统计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必须”和“够用”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上课的内容进行重组。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体现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职业培训体系经常采用的模式――模块式课程模式(把专业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进行简化、分解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模块知识)。具体课堂教学操作是:

在简化理论方面,首先,在教材体系中,简化教材中抽象基本原理的讲述、复杂公式的推导,省略繁杂的书面统计计算过程的章节。把重点放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直线回归等实际应用性的章节;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简化抽象基本原理的讲述、复杂公式的推导,省略繁杂的统计计算过程。重点讲授基本原理适应解决的对象,统计公式应用的条件,解题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新增引用Excel计算统计量、统计分析和常见统计软件的初步应用等内容。

所谓“够用”,首先是保证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统计方法及其原理,包括基本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含义、应用对象、适用条件等基本知识;其次要保证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操能力,能做到学以致用。主要包括基本统计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基本统计工具(Excel和SPSS,EVIEWS,SAS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其中重点是MicrosoftOfficeExcel一些自带工具在统计学上的应用。

2.优化手段,讲求“实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遵循教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的另一个特点,即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训。笔者根据以上原则,突出统计专业课程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应用性和实践性十分明显的特点,把优化教学手段和“实用”结合起来,一并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是改变传统讲授统计学的“三个一”模式,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采用多媒体自做课件教学和计算机实操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视觉直观、效果好的优点,既能简化教材中抽象基本原理的讲述、复杂公式的推导,省略繁杂书面统计计算的过程,又不影响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在保证基本理论够用的前提下,还有足够的时间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应用性的实用内容上。其次,增加计算机实操(实验实训)课,把教材中的手工、半手工统计计算转化成计算机计算。主要做法是增加SPSS、EVIEWS和SAS统计软件的简介,重点放在引用Excel自带的函数公式“fx”计算标准误、方差等统计量、利用Excel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双样本均数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利用Excel的“图表向导”求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制作图表等内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统计问题,使复杂的统计计算简单化,以增强学生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实操运用能力。第三,根据教学对象将来的就业方向,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和学生学习中其它学科出现的统计问题自编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并要求他们能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3.注重方法,力求“会用”。本文所讲的方法是指注重统计学的实际运用方法,强调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重点内容应放在Excel自带的函数公式、数据分析库和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上,而不是理论和繁杂的书面计算过程。核心问题是教会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统计学这个统计工具,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产中,最为简单、方便、实用的统计工具就是Excel。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以Excel的应用为中心,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开展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会用”这个原则,“会用”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会用统计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即知道解决什么问题时使用什么统计方法;第二,会利用Excel自带的函数公式“fx”、“数据分析”库和图形处理等计算统计量,并根据统计计算结果对问题进行推论,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意讲清楚“数据分析”工具与手工统计分析计算上的衔接关系;第二,向学生交代清楚Excel自带“数据分析”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并教会他们分析和判断;第三,详细讲授运用Excel自带函数公式和“数据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明确Excel计算结果中各个数量所代表的意义。下面举例说明两种安眠药的疗效有无极显著的差异:

对10名失眠患者,服用甲乙两种安眠药。以XiYi分别表示使用甲乙两种安眠药后各个患者睡眠的延长小时数,结果如下表:

分析说明:第一,利用Excel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解此题的步骤同手工统计法,也要求有以下4个步骤,①提出假设;②确定显著水平;③计算概率值;④推断H0的正误。其中提出假设、确定显著水平和推断H0的正误这三步与手工统计分析相同;而Excel自带的函数公式和“数据分析”工具仅仅用于计算概率值。第二,Excel自带的“数据分析”工具的选定和运用分析。本题具有两组样本数据,而且两个样本是相互关联的,样本容量一样,每对数据都是同一总体在不同条件下抽取的样本,如第1组数据1.9和0.7是同一个患者服用甲乙两种药睡眠延长的时间数。所以应选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中的“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第三,讲清具体操作步骤,并注意对结果进行说明。

解:①检验假设:H0:u1=u2即两种药疗效相同;HA:u1≠u2即两种药疗效不相同

②取α的值为0.01(判断这两种安眠药的疗效有无极显著的差异)

③统计计算:此步需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Excel,把数据输入Excel表格,点击“工具”,再点击“数据分析”,在对话框中选取“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点击“确定”。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内单击“变量1的区域”后的对话框,而后拖动鼠标选定Excel表中的第1组数据;同理,单击“变量2的区域”后的对话框,而后拖动鼠标选定Excel表中的第2组数据;把“(Α)”后对话框的值改成0.01。然后在“输出选项”下面的“输出区域”前的圆圈内单击鼠标表示选定,再用鼠标点击“输出区域”后面长形对话框,并在Excel数据表中鼠标点击适当的单元格作为输出区域。最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此时Excel就会自动生成如上表的结果:“df”为自由度;“tStat”是“t-检验: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的统计值,即t=4.062128;“t单尾临界”是单尾检验临界值,即单尾t0.01=2.8214;“t双尾临界”是双尾检验临界值,即双尾t0.01=3.2498;“P”为概率,“P(T

④推断H0的正误:

因为t=4.062128>t0.01=3.249836,故拒绝H0,接受HA,即这两种药物疗效有极显著的差异,且安眠药甲比安眠药乙的效果好。

excel数据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Excel;财务管理;应用

一、Excel概述

Excel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Office的组件之一,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它拥有强大的计算、分析、传递和共享功能,可以将复杂的数据转化成可用的信息。

Excel处理数据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工作表进行数据整理:Excel能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据记录并加以整理,使数据更加清晰直观,更易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对表格进行增删、排序、筛选等操作,能快速地帮助用户从海量的数据中搜索出需要的数据,减少干扰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利用函数进行计算分析:Excel给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基本能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函数。函数实质是预定义的公式,不仅能简化计算过程,而且能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利用图表进行决策分析:Excel提供了绘制图表的功能,把表、图、文三者相结合,直观形象地传达信息。Excel提供了多种图表类型,用户能够迅速创建满足各种需求的图表,进而分析决策。

4.利用多样的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Excel支持数学模型,具有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Excel提供了多样的分析工具,包括模拟分析,规划分析,创建方案等,还有一些高级分析工具能帮助用户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帮助用户简化工作,优化决策。

二、Excel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整体的理财环境日益复杂,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了大量复杂的数学公式,传统的手工计算已经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财务软件应运而生,给财务人员带来许多便捷,但由于软件本身的局限性也给企业带了一定的烦恼,如通用性差、功能不全、成本昂贵等。相反,Excel却能克服这些弊端,从中脱颖而出,帮助财务人员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Excel与其他财务软件的相比存在的优势:

1.功能灵活:财务软件能实现的功能都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好的,不能随意改动;Excel的使用更灵活方便,财务人员能自定义函数、调整表格格式、设置数字格式等。

2.流通性强:目前还没有一款财务软件能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Excel不用考虑企业的规模及所在行业的特征,是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企业。

3.适用对象广:财务软件只能适用于财务工作,不能用于其他层面的工作;Excel既可以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用于非财务管理方面。

4.对接度高:财务软件各模块功能不匹配,也难以与其他软件对接;Excel能与大多数的数据库对接,可以导入多种来源的数据,各工作簿之间也可以进行数据操作。

5.可移植性高: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硬件和数据库有一定的要求,;Excel几乎能安装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

6.成本低:财务软件购置成本高,后期维护和培训费贵;Excel取得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由此可见,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是其他软件无法取代的,应用于财务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1.固定资产折旧函数的应用

案例1:某企业购置了一项价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3年,净残值为100元。要求计算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各年的折旧额。

(1)直线折旧法:SLN函数的功能是返回固定资产的每期线性折旧费,语法为“=SLN(cost,salvage,life)”。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SLN(1000,100,3)=300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DDB函数的功能是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其他指定方法,计算一项资产的给定期间内的折旧值,语法为“=DDB(cost,salvage,life,period,factor)”。第1年折旧费:DDB(1000,100,3,1,2)=666.67元;第2年折旧费:DDB(1000,100,3,2,2)=222.22元;第3年折旧费:DDB(1000,100,3,3,2)=11.11元。

(3)年底芎头ǎSYD函数的功能是返回某项资产按年限总和折旧法计算的某期折旧额,语法为“=SYD(cost,salvage,life,per)”。第1年折旧费:SYD(1000,100,3,1)=450元;第2年折旧费:SYD(1000,100,3,2)=300元;第3年折旧费:SYD(1000,100,3,3)=150元。

在上述案例中,利用Excel的内置函数就能快速高效地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同样也可以利用其它财务函数来计算分析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证券投资等。

2.图表功能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2:某公司生产一种零部件,已知产量与成本总额的关系,如图1所示。要求确定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式。

分析:在本案例中,从图形直接反映出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运算量庞大,过程繁琐。此时,可以利用Excel中图形功能来进一步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在图形中选取成本总额数据系列,单击右键,执行【添加趋势线】命令,可以直接在图形上得到成本总额(y)与产量(x)的函数式:y=0.52x2+38.25x+150000。

3.数据分析工具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3:在案例2中已知成本总额(y)与产量(x)的关系为y=0.52x2+38.25x+15000,假设产品单价为820元,要求确定最高利润及其对应的产量。

分析:通过公式可以确定利润(z)与产销(x)之间的函数式:z=820x-(0.52x2+38.25x+150000),若通过手工计算这个一元二次方程,过程较复杂,因此可以借助Excel数据分析中的规划求解工具来快速得出结论。

在此案例中,需要执行【数据】菜单下的【规划求解】命令,依次输入参数,如图2所示:设置目标为因变量(z);可变单元格为自变量(x);由于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一正一负两个解,需要再加上约束条件x>=0。点击【求解】,得出结论:当产量(x)为752件时,利润(z)达到了最大值14318.97元。

四、结束语

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Excel的函数、图表分析、数据分析工具能帮助财务人员大大减少运算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体现了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Excel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远远没开发完,财务管理工作者应该加强对Excel的认识和学习,来挖掘其更深的潜能,使复杂和枯燥的财务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良智.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陈筱青.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

[3]孙丽霞.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4]崔婕,姬昂.Excel在会计和财务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极课大数据范文 下一篇:数据采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