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5-07 08:55:31

浅析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基于此,加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的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一些大型工程类、制造类企业而言,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2、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落后时代要求

在企业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多数企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为,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其具体的使用情况,在每月的月末向财务部上报资产状态表,财务部根据基础数据进行财务处理,在期末组织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在此种管理方式下,首先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量较大,因为资产的盘点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财务部门为了制作后期的数据统计和报表,其工作量也较大,而且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容易出现资产归属不明,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同时因为盘点周期较长,财务部门无法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无法向企业的管理决策层提供准确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

2.2 固定资产帐实不相符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帐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数量等, 有些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固定资产总台帐、流动帐、分类帐内容不全。尤其对电脑、打印机等流动性大的设备疏于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室、人员的变化,某设备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查清,形成长期帐实不符。

2.3 缺少合理科学的管理意识

有些管理没及时按国家要求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变动如转让、出租、置换等等,或单位合并、分立等,国家财政部已出台新的评估要求;对资产的修理或改造有不同费用界定。有的公司在机构体制改革开始时, 有些做法没及时按国家的有关要求执行,给财务工作带来不变。如设备大修费用没有控制在财务制度要求的范围内, 造成利税结算等工作的不顺。

3、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3.1 强化管理意识,规范健全管理机制

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在企业范围内构建固定资产主管部门、使用部门以及财务会计部门相协调的联动管理机制,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分工明确。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宏观层面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该仔细做账,耐心询问,勤于查问。财务会计部门负责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卡,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调整或清理,适时进行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则应当负责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固定资产保养维护专员,明确本部门在帐的资产并监管到位,配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保证固定资产设备能够处于一个比较良好的运行状态。

3.2 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验收工作

企业购人固定资产必须办理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可由企业的监察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有关专责组成。固定资产验收,一要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凭证所列数量是否一致,二要检查所附备件是否齐全,三要察看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四要检查价格是否明显偏高。固定资产验收完毕移交使用之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编号,且该编号应与会计核算系统固定账卡反映的固定资产编号一致。

3.3 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专人管理、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人、定岗、定物的“三专”和“三定”制度,做到帐、卡、物及固定资产牌板“四相符”。对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的物资要搞清原因,及时上报。资产由使用单位负责按规程使用、保养、维修,保证实体完好,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或更新,努力实现固定资产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管理情况、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等对固定资产优化清理。将有用的资产予以保留,将无用或利用率较低、留用价值不大的及时处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优良率。以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效益最大化。对固定资产要定期清查,掌握资产使用状态,做到账实相符。若有问题依据相关程序办理手续并进行账务处理。

3.4 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工作

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监管,为了有效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用,必须严格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企业要统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严格企业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制度。保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无盲区。制定固定资产的购置,转移和报废的标准,防止企业固定资产的随意处置。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企业组织正常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物质技术基础。做好企业的资产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299号,《大型企业固定资产经济寿命估算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审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 下一篇: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