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农村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途径

时间:2022-05-07 02:17:31

引领农村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途径

当今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学校,在学生、教师身上也有所体现,那么唤醒良知,重建道德大厦,路在何方?学校不是真空,教师该如何教育好学生呢?笔者以自身实践为例,浅述引领农村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三种途径。

建设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介,所以,教师有两重身份,一是教书,二是育人。那么,怎样让教师育好人呢?

给教师“加油” 每周一中午的时间,是全校所有教师的政治学习时间,而这个时间,恰好就是给教师“加油”的最佳时间,于是,每周的政治学习,校长都会给教师介绍最新的舆论导向,传达最新的会议精神。比如,汶川地震之后,校长就组织全体教师讨论谭千秋老师和“范跑跑”在地震之后的所作所为,让教师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进一步懂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为教师“助跑” 学校的图书馆是全校教师“助跑”的起点。学校有校园网(千兆光纤接入),配有图书室,订有70多种教学杂志,建有专门的教师阅览室,图书室藏书25000册。而且,学校还征订了各种杂志期刊,《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优秀期刊杂志,无一不为教师的“助跑”添加了活力,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教科室在要求教师阅读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及时完成读书笔记,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理论武装,让教师用最前沿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工作。

塑造强有力的班干部

如果说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提升主要责任在老师,那么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因为一个良好的班干集体,也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也能带领班级走上正轨。

任人唯贤 “不畏浮云遮望眼”,班干部是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得力助手,他联系着老师和学生。因此,在挑选班干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擦亮一双“慧眼”,挑选出最合适的班干部。比如,小章同学是笔者所在班级最为得力的助手,非常能干。她知书达理,能说会道,常常在老师布置任务之前就已经将工作完成,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干部。可是,在挑选干部之初,一部分老师觉得这小姑娘能力有些问题,成绩又不大理想,因此怀疑她的班级管理能力,但笔者认为小姑娘有一些潜力可挖,于是,力排众议,推荐她为班长,一段时间之后的事实证明,笔者的选择没有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笔者挑选干部的准则,也是任人唯贤的重要前提。

教给方法 当今的世风日益浮躁,请客、送礼、受贿、行贿等可能成天在学生面前上演,社会这个大染缸,可能会把学生教坏。学生毕竟是学生,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模仿能力也是最强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反而很可能会被染黑。因此,教师挑选好了班干部之后,还得对精挑细选的班干部进行精雕细琢,只有这样才能雕刻出一批能干的助手。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笔者都会在班干会上给新挑选的班干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自己要求当班干部,加上老师挑选,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班级的学生服务,坚决杜绝社会上的“踢皮球”现象。二是端平一碗水。作为班干部,不能因为某人和自己相处不错就包庇他,或者被某人的一些小零食就“贿赂”了。三是光明磊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精心挑选的,优秀的班干部也是老师一手调教的,因此,挑选班干部很重要,培养更为关键。通过班干部的挑选、培养,让学生明白:班干部是这样为班级服务的,没有一丝“暗箱”操作,也希望学生能够服从班干的管理,更希望学生们之后走上社会也能如此“透明”。

建立别样的“督查队伍”

教师、班干部都已经挑选妥当,但这都是平常的一系列做法,在引领农村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上,笔者有何创新之举呢?

管理独到 班级每天的值日生,都是不固定的。笔者采用的是这样的方式:学号+小组的形式,即每周指定某一小组,让这一小组管理好班级,同时,让固定的学号负责监督,双管齐下,确保每天的值日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另辟蹊径 以往参与班级管理的都是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些基础差的同学,由于成绩不大理想,本身就很自卑,长此以往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问题,可能会在道德价值取向上有所影响,一部分孩子课间常常追逐打闹,破坏学校公物,散学回家后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还有偷窃现象。发现这一点之后,笔者也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过了一段时间,惊喜的发现,这部分孩子,课间破坏学校公物的现象明显减少,成绩也明显的提高了。因此,笔者觉得这是引领农村小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

学校教育无小事,事事关心下一代。道德是一种内化的品质,也是个人人格的外在体现,教师一定要将良好的道德“存储”在学生幼小、纯洁的心灵上,让道德在他们的心灵上开出一朵朵最美丽的花,让他们成为21世纪最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高井小学)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运用 下一篇:浅析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