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高中数学课本的教学

时间:2022-05-07 01:00:36

如何重视高中数学课本的教学

【摘 要】要重视数学课本知识的教学。课本上的知识及方法是大法、母法、根本之法。它可以推出其他数学知识,也可衍生出其他解题方法。其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蕴涵着大智慧,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大有益处。所以对课本一定要重视,好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切切实实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本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48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其数学教科书上有许多关于学生自主探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但一些教师不注重课本的教学,为应付考试,常常自作主张将一些知识的复杂的推导过程略去,直接将结论交给学生,只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公式”“定理”“法则”,知道怎么应用就行了。学生不知道知识的产生过程,以为自己轻松获得了知识,于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各种题型的训练上,结果只成为“解题高手”“解题机器”。照此下去,学生的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将得不到发展……

我认为课本上的知识及方法是大法、母法。它可以推出其他数学知识,也可衍生出其他解题方法。其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蕴涵着大智慧,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大有益处。所以对课本一定要重视,好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切切实实提高数学素养。否则只沉迷于解题而不注重对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我认为是舍本逐末,会误入歧途。只为应试而教而学,学生只会沦为解题机器。最终会厌弃学习课本,厌弃学习数学知识,影响进一步深造,影响在数学知识高峰上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有的老师还将课本上一些貌似复杂的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题目淘汰掉。他们认为这类题目的文字冗长、数字太繁、解题过程繁琐,很浪费教学时间。“辛辛苦苦教了,学生又不懂,反正又不会考”。有的甚至要用计算器,结果不是整数,很多时候要取近似值,又要建立数学模型,费时费力。不过我认为这类题目正是编著者有意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万不可为应付考试而删掉。试想,在生产生活中的数字哪有那么多凑巧的简单的整数呢?删掉这类题目,会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产生活脱节,会让人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无用,最终会丧失学习兴趣。还有的教师在应该由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引导、解惑的知识产生过程中,完全由老师一人“自说自唱、包办代替”,学生缺少必要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他们认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太花费时间,不如老师一个人推导、自问自答来得快。他们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是解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君不见有许多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成绩一直优异,但却很难在工作中适应、胜任,也很难有创新、贡献,在生活中也是一团糟。我国基础教育搞得很扎实,老师、学生天天起早贪黑,但许多人完全是为应试、升学而教,为应试、升学而学。许多学生成绩好只能说明其解题能力不错,但在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就差得太远了。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案例:在国外某小学的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花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让小学生们自己动手探究圆的周长公式。要是在中国,许多老师最多做一下演示试验,几分钟就推导出公式了,然后就出许多有关的典型习题加以讲解与练习。相比之下,我们就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究创新能力方面做得不够,而把重点放在题目训练上了。难怪有人说,“中国有一流的中学,二流的大学,三流的研究生”。堂堂的教育大国,人才济济,国家重视、大家努力,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创新人才,却培养出很多与生产、生活脱节,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书呆子”。国外的却相反,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学生上图书馆查资料,进实验室做试验,撰写科研论文;去市场搞调研,到工厂生产产品,搞科研开发;在生活中独立自理。而在我们中国有的人会认为孩子太小不适应,太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了,小小的孩子搞什么科研、写什么论文、搞什么调查。其实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实践、研究意识以及能力、习惯,是为了今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科研人才以及实践人才。

如果课本上的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研究清楚了,我们会获得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虽然思索的过程曲折、艰苦,但最后获得的成就感更是一种高级享受。事上,没有艰苦的劳动,就没有超越物质享受的。付出的努力越多,值得享受的回报也越多。很多数学问题都要采取研究的钻研方法,花费的时间可能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多少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要提倡素质教育,对高中数学课本要采取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切切实实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数学,才能使同学们爱上数学,才能让数学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为其它学科服务,才能发展数学,为科学发展服务,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现在的新课程,其教科书上有许多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万不可为了应付考试,把课本上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究内容、实践内容略去。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及课本,把知识的产生过程讲清楚。该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该让学生探究的要组织学生探究。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为了祖国的未来,高度重视数学课本的教学与实践,摒弃应试教育,切实抓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电网企业基于“3P”的激励体系构建 下一篇: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