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在英国,直接病死

时间:2022-05-07 12:07:10

呆萌傻的看病流程

在英国留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英国,要么别生病,要么就直接病死。这或许是对英国既完善又漏洞百出的医疗体系的绝佳说明。“完善”指的是它医疗免费的福利和热情温暖的医疗服务,而“漏洞百出”,则是其呆萌傻的看病流程。

然而,我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了过高的预估。仅仅第二周,我的皮肤就因为无法适应英国硬水而开始过敏,可惜我没带任何抗不良反应的药物,只好去看医生。

英国的医疗体系和看病流程跟国内非常不一样,如果不是事先查了资料问了前人,还真要走很多弯路呢。好在我们在入学注册的时候,就会收到学校提供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注册单,填上基本信息,事先打印出银行账单证明自己的住址是在居住区域的GP(General Practitioner)管辖范围内,以后看病就可以去特定的那个GP了。大概一个星期后,NHS会邮寄到家里一个号码,那个NHS号就是我们以后去大医院看病的免费“通行证”。

去GP看病一定要预约,但如果赶在紧急门诊时间过去排队,也可以在当天看上病,只是排队平均要两小时以上,而且初步检查过后,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比如说拍过片子之后发现骨头断了要修正,则需要按照就诊顺序排到不知猴年马月去了。

我第一次去看皮肤,直接Google邮编找到了藏身于犄角旮旯的那个小破GP,规模相当于国内的私人小诊所,真无法想象这就是英国的正规社区医院!我在前台注册了各种信息,包括病史、药物过敏等等,电脑自动把我的信息保存,之后就是无尽的等待。英国社区医院的候诊室与国内高大上的候诊大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是个不到十平米的摆着几把椅子的小屋,零星地坐着几个老外,拿着免费报纸看。比较幸运地是,我只等了四十分钟,主治医师就走进来叫了我的名字,我便跟她走进诊室,开始了第一次的英国看病经历。

诊室看起来更像是医生的私人房间,布置得超级温馨,有空调沙发洗脸台,后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玻璃柜,里面是各种药品,帘子后面是一张就诊床,不像国内的医院那样铺着或蓝色或白色的标准医院式床单,而是铺着厚厚的印花垫子,跟家里的床没什么两样。医生坐在桌前,我坐在她旁边舒适的沙发上,给她看脖子上的红点。她端详了一下,戴着手套摸了摸,然后马上起身,我以为她要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她摘了手套马上挤消毒液洗手,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但对于医生尤其是老外来讲,“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管病治不治得好,医生本人首先要保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洗了手健康了之后,她该给我看病了吧?结果她一开口我就汗了,她问:“哦天呐,亲爱的,你这是怎么搞的?”我心想我要是知道怎么搞的,还用来问你吗,我只得回答自己提前在网上翻译好的词儿:“应该是水土不服或者内分泌失调,我觉得我对英国的水过敏。”

那位医生瞬间张大眼睛,表情夸张语调丰富:“哦天呐,亲爱的,真不敢想象,你对水过敏!”我看了她的表情就觉得有些缺氧,我说不不,是对英国的水过敏,不是对水过敏,我刚来英国一个星期,这里的硬水喝着很不习惯。

医生认真听完了我的陈述,在我诉说的过程中,她不停长大着嘴巴,露出或恍然大悟或欢欣鼓舞的表情,还不停地点头,似是鼓励我说下去。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亲爱的,谢谢你让我看到了还有人对水过敏的症状,我相信,你的经历会让我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完善。通过你的描述,我认为,你有着非常敏感的皮肤,你皮肤上的细菌一定很开心,我们需要杀死它。”她站起来走到后面的玻璃柜前,掏出两盒药递给我说:“这是盘尼西林,吃掉它们,它们会帮助你的。”

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但我家三代都是医学教授,耳濡目染,对于药理药性也有一点基本的了解,盘尼西林不是青霉素吗,那不是抗菌用的吗?我是水土不服,应该开一些抗不良反应的药或者抗敏药才对吧。我想要询问,但苦于一些药品的英文不会讲,又想着反正药是免费的,还是算了。临走时特意瞄了一眼她挂在墙上的毕业证书和医师资格证书,很有冲动想要问一句:你的证儿不是花钱买的吧?

然而,当我刚要走出医院的小门口,工作人员叫住我,说需要付一盒盘尼西林的钱。我这才知道,英国的“医疗免费”指的是挂号看病不用花钱,而药品则是要另付的,无论是几便士的止痛片还是几十镑的药品,在今年一律支付8.5英镑,这个钱不归社区诊所或者药房,而是要上交给NHS,价格会根据每年NHS的资金需求升涨。在听到我要为一盒国内几块钱的青霉素支付人民币90块钱的时候,我脱口而出:我可以不要了吗?结果当然是不行的,于是忍痛刷了8.5英镑,出门拆开一看,只有6片!大呼上当。

既然说到开药,就有必要讲一讲英国更为苛刻死板的买药制度。社区诊所在原则上是不会开药的,我上次的经历很少见,通常医生会在看病之后会给患者一份药单,患者需要自行到Boots去买,而那份药单,就是中国所说的“处方”。没有处方,不可以买任何处方药,而英国的“处方药”几乎包含了所有药品和保健品,甚至买瓶眼药水,也需要医生的处方。

最文明的悬壶济世

圣诞节的时候,我的室友因为英国阴雨连绵的天气感冒了,又因为长时间在图书馆写论文吹冷气,感冒加重可能成了肺炎,快把内脏咳出来了,听着非常揪心。我劝他赶紧去医院,他说:“已经去过了,约到了一个月以后……”我说:“这样严重还一个月以后?到时怕是肺都要坏了吧?不要预约啦,趁急诊时间去GP看医生啊!你需要开药!”他说:“我就是趁急诊时间去的,他们说我前面有更严重的患者,现在是生病高发期……”

一个月后,他的感冒都快好了,只是胸口依旧疼得厉害,医生给拍了片子,又拖了一周,取了片子,说是肺部感染,开了点维生素,让他回家多喝点果汁就好了。幸亏我们从中国带来的消炎药救了他的命。

在英国,真正的医院Hospital可不像北京那样遍地都是,大型的医院是做一些大型手术和接受紧急门诊的,比如派救护车的职责。那里有更多专业的员工和完善的设施,普通的GP门诊是看病的第一步,有些病症如果GP无法解决,医生会写一封推荐信到大医院来做相应地检查,患者可以在这里接受免费的治疗。周末的时候GP不开,如果有紧急病症,只能到大医院去,不过要做好排队的准备,即使再急诊,也要排队,而且大医院通常位于城市的郊区,需要花平均四镑钱坐公交车才能到达,与国内医院处于便利位置截然不同,很不方便。

去年九月,我有位中国学长去苏格兰环高地骑行,不慎从半山腰上摔了下来,右侧肩膀着地。同行的伙伴赶忙叫了救护车,而死板的英国人在查了他的NHS号时,发现他是德文郡地区居民,不归苏格兰地区管辖,那么,这种“越俎代庖”的事情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干的,于是苏格兰医院非常热心地给我们当地的埃克赛特医院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埃克赛特医院在三天后排了救护车开了六个多小时到达苏格兰,又开了六个多小时一路颠簸辗转把我学长接回了埃克赛特。

在一位温柔帅气的男医生仔细检查过后,医院为我学长拍了片子,由于他的肩膀伤得比较重,片子办了个加急,“仅仅”等了三天就出结果了。医生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学长:“Linc,太好了,你的骨头没有断也没有错位,只是后肩的骨头有一点裂缝而已,我相信它会长好的!” “我在想你为什么会感觉痛呢?我要怎样做才能让你的骨头尽快长好呢?哪种药物能够加速你的愈合呢?让我们多多运动吧好吗?”学长说不能运动,肩膀很痛,那医生说没关系,他会教他一套恢复骨骼的体操,于是两个大男人就在诊室开始学体操,临走时,学长只拿到了维生素的处方,而下次的复诊时间,被安排到了三周以后。

万幸学长正好因为实验室的原因,要回国一趟,就顺便在北京的医院看了一下肩膀,大夫连拍片到固定到按摩,不到一个小时完事,而且他恢复得很好,回英国之前就生龙活虎了,而这种效率和技术在英国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经常认为国外的医疗既先进又便宜,其实这种论断都是相对而言的。在英国生活一年之久,周围朋友们的求医经历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对于医生的技术,我实在不敢恭维,无论什么病,处方上永远不变的抗生素和维生素。或许,大不列颠的医生们医术超群,只是不把小病当回事,与其简单地看病开药解决问题,不如让患者多跑几次多等几周,在看病时营造个温馨幸福的场景,不仅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耐性,还督促我们必须加强锻炼不能生病,想来,这才是最高明的仁心仁术悬壶济世啊!

上一篇:4个人的百感交集 下一篇:北电见义勇为三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