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职能与生态经济

时间:2022-05-07 12:05:46

检察职能与生态经济

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态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建设生态经济,是国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应如何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保障和服务生态经济建设,笔者在此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角度谈谈浅见。

一、刑法对生态环境犯罪的有关规定及现状

(一)刑法对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的规定

我国刑法把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归类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单独把破坏环境资源保护作为第六节进行规定,共有九个条文,涉及十六个罪名。犯罪主体有一般主体即个人,有特殊主体即单位,犯罪故意均为故意犯罪,法定刑除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最高刑为七年以上外,最高刑期为十年。

(二)刑法对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规定

我国刑法对直接涉及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仅有三个条文四个罪名,即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环境监管失职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以及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林业主管部门、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等部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故意既有故意,也有过失,法定最高刑前两个罪名为三年,后两个罪名为七年。

(三)查处生态环境犯罪的现状

从刑法对生态环境犯罪的规定看,我国生态环境刑法存在罪名偏少、刑罚较轻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查处生态环境犯罪在普通刑事案件和渎职案件中所占比例较低。据统计,2008以来我市查处生态环境刑事犯罪61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8%,查处生态环境渎职犯罪2件,占渎职犯罪案件总数的50%。

统计表明,相对于刑法规定的生态环境犯罪的罪数来说,一是查处生态环境犯罪数量较少,与当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程度不相对称,二是查处生态环境犯罪的种类集中在林业方面,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的范围过窄,显现出司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同时,生态环境犯罪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一些生态环境破坏可能需要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法律对于恢复生态环境的弥补性措施没有明确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二、检察机关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职能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履行批准逮捕、审查、支持公诉等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其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职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于直接受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渎职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二是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或不,并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三是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刑事犯罪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和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四是对于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法律监督;五是对于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未达到犯罪程度但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损失的案件,采取督促和公益诉讼措施。

第一项职能即检察机关的侦查职能,是通过查处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监督和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职责,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间接作用。第二、三项职能即对公安机关侦查的生态环境犯罪案件进行审查批捕、提起公诉,并进行法律监督,是通过批捕、公诉达到打击生态环境犯罪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第四、五项职能即对民事、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尤其是通过督促、支持以及代表国家进行公益诉讼,虽然法律未明确规定,但作为检察机关多年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更加有效。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多没有明确的被害人,其造成的损失更加巨大和隐蔽,检察机关通过督促和公益诉讼,为国家挽回损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加害人进行必要的惩处,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检察机关保护生态环境主要途径

检察机关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是运用检察职能打击生态环境犯罪,并通过法律监督手段促进执法机关认真履行保护生态环境职责,同时不断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宣传等。

依法打击生态环境犯罪,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环境。重点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盗伐、滥伐林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采伐重点保护植物等犯罪。严肃查处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案件,监督和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行保护生态环境职责。

切实加强执法法律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执法环境。加强对行政执法移送案件情况的监督,积极支持和维护行政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严格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以罚代刑或随意降格处理等情况。建立和完善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督促、公益诉讼制度,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广泛开展送法进学校、进乡镇、进企业、进工业园等活动,重点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以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城乡规划、市场规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培育公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检察机关服务生态经济建设基本内涵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做文章。良好的生态是生态经济的特色,是生态经济的“名片”。没有良好的生态,就不能称之为生态经济。检察机关服务鄱阳湖生态区建设首先要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做文章。

在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发展经济是生态经济的重点。我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建设既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检察机关的中心工作,服务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

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准平衡点。生态与经济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但保护生态环境也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有时发展经济也要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但经济发展也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检察机关服务生态经济建设,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维护经济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也不能以保护环境制约经济发展,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检察职能与生态经济之间找准切入点。检察机关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同时要延伸检察职能扩大服务效果。具体而言,要发挥检察机关批捕、公诉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发挥反贪、反渎职能作用查处破坏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职务犯罪,发挥监督、预防职能作用为生态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司法环境,并发挥以此而延伸出的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等职能作用。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瑞昌市人民检察院,江西 瑞昌 332200)

上一篇:与婚外异性同居并生育不一定就构成重婚罪 下一篇:浅议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