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问题

时间:2022-05-06 09:55:02

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问题

摘 要:在大力推广信息化教育的时期,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这显然是事物发展的必经环节,同样也是教学历程的展现。解决教学问题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若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信息化教育当中的教学问题,其他问题就更加容易得到解决,所以,唯有发觉问题,方能处理问题。就对现阶段的信息化教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现今存在于信息化教育当中的教育问题,望能够对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问题;教学理念

一、存在于信息化教育的理念问题

1.过度追求网络化教学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许多学校都过度地追求网络化教学,即使是一些基础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的学校也如此,然而实际上,全面实现信息化教育并不一定需求网络化教学,学校还能够运用其他的科学技术进行信息化教育,这样的教育思维在国内的较多地区,尤其是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基于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信息化教育,才能够从本质上体现教育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性。

2.依赖网络而忽略光盘

近阶段,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光盘应当退出当代的教学过程,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网络发达的21世纪,不再需要落后的光盘,甚至有些地区还形成了一种教学规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务必要运用网络技术,不然就无法开设该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对行政管理是否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尚待分析研究,可是对教育理念就必定存在负面的影响作用,众所周知,光盘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其对教学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计的,甚至有些作用是网络无法实现的。

3.盲目引进设备以及技术

现阶段,许多地区对于引进所需的设备都依据“先进”为原则,仿佛只有运用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才能够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先进的事物就是最好的,这是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予我们的错觉,由于我们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并且自己对能够增强教学能力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了解掌握得较少,因此会期望科学技术的引进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无疑这就容易形成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能够处理各种问题的观念,使人无限放大现代技术带给人类的作用。除此以外,大力宣传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技术,是商人推广自身产品、增加经济收益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所有的信息技术企业都会期望全国范围内的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使用先进技术,最好是全国人民都能够使用,如此一来这些信息技术企业就能够拥有较高的经济收益,虽然他们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以及设备是有一定的教育意图,可也同样具有较为显著的商业性,所以在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推广过程中,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放大这些技术与设备的作用。

4.信息垃圾泛滥

众所周知,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向网络传播各种消息,但是这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以及实用性,是否对当代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呢?现今,在网络上已经存有较多的信息垃圾,并不是因为它们没用而是因为它们很少有机会被使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有较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分析探究,我们应当创造并传播一些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帮助的信息,而不是制造一些无用的信息垃圾。

二、怎样开展现代信息化教育

目前我国开展信息教育的力度仍然不足,这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着重强调信息化教育的实质,没有对信息化教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有时我们仅仅关注实际的教学问题,忙于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其实质的意义。在运用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信息化教育务必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若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对设施设备以及技术的运用管理作出必要的指导作用,若教师在使用设施设备的过程中一味关注其所产生的作用,而没有将其真正融入自身的教学方案当中,那么教学设备就仅仅是教育教学的工具。而且我们不能够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案缺乏应有的自信,只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案,融入新的教学元素,使得每种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都可以充分展现其自身的正面影响作用,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以及学习能力,都可以使当代学生不断养成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实践水平。众所周知,信息化教学具备较高的运用性质以及手段性,可是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教育工具,将无法展现其性能,信息技术具有自身独特的实质内容,信息化教育应当积极地处理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其不应当停留当前而是向着未来,是具备较高的实践性以及运用性。在往后的信息化教育中应当尽可能地监督观察具体的教育教学项目,且对观察所得的结果开展具体的分析探讨工作,进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信息化教育方式。

三、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理念的适当改变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首要工作,因为落后的教学理念会阻碍现代教育的革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育。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并不仅仅依据一两场会议或者一两份文件就可以处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应当如何科学合理地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呢?是应当先提出理论后实践还是先实践后总结呢?我们务必要分析探究教师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改变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新的教学理念适合当代的信息化教育,也只有通过多次的实践项目并且不断地反省、创造,才能使得已经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真正成为自身的经验与观点。所以,教师所开展的实践性项目是改变现代教师教学理念的关键转折点,换句话说,缺乏实践的教学项目无法产生教学理念,没有运用信息技术难以认识掌握当代信息技术。

四、当代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与过去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今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其独有的特点,这是由于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都给予了当代教师以及学生充沛的学习资源,从本质上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所能够学习的理论知识是无限的,从原来正正方方的课室逐渐拓展至全世界、全宇宙,给我们展现了较好的学习与教学渠道。可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要改变“黑板与粉笔”的教学组合,若单单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动摇黑板与粉笔在当代教学中的地位,则无法将其当作一项仅有的替代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则应当将其运用到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领域,极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与长处。交互教学模式能够给予教师与学生一个无限的学习空间,能够对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进行探访,能够与各国的师生进行学习交流,而且具备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地通过信息技术来查找、评定以及搜集数据信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分析研究数据,按照实际的工作项目,评定且挑选有用的数据资料,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问题的处理决策这一过程。

五、如何将信息教学融入现代教学中

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所需,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现今强调终身学习的社会所求。所以,信息技术应当推动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让学生逐渐从被迫学习向主动积极学习;从分块式知识学习向连贯性知识学习;从注重记忆学习向注重实践学习;从固有课题的学习向生活话题的学习方向发展。

当代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着重关注了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其认为技术应当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生活的手段,为此也设置了有关美国学生教育技术的六条准则,该准则的设置明确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其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并且信息技术不单单能够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还可以成为学生用以学习的主要工具。作为学生用以学习的主要工具,我们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相融合,其中应当注意当代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意图,利用信息技术来对理论知识作更深入地了解、更好地掌握,并不是单单将其作为我们分析数据信息的一项工具或者手段。除此以外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必要性,信息技术教育并不单单指讲解信息技术的用途,而是授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数据信息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让学生着重关注信息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因素,比如,历史文化、社会道德等。

而对于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根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1)务必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实践项目,这是由于信息技术主要展示的是一项能力而并不是理论知识。这又如外语学习,即使我们学习几年的外语知识,仍然无法顺利地利用外语来进行沟通,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仅仅将外语当作我们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而不是将其当作一项应当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着重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关键。(2)善于使用各种媒体工具,实质上信息技术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媒体工具,不仅仅是现阶段流行的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照相机、录音机等都能够被当作信息技术来融入现今的教学过程当中。(3)应当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以及课题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学习项目,着重强调创造性的学习项目。(4)将学生所创造出的作品或者学习成果公开化,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

六、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当中的影响作用

教学方式可以总结人类对以往教育教学历程的认识与了解,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也给予了人类较多的启发。(1)人类早期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不存在媒体或者其他教学工具的,仅仅依靠长者的口传,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上一代传授的知识对后辈进行讲授,主要是运用人类本身的器官作为教育的工具。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学形式较为容易,然而在一些较为深入或者繁杂的难题中,师生间难以表达自身的看法,双方难以达成共识,所以也需求其他教学工具的协助,比如媒体。(2)在教学过程中诞生教学工具――媒体,因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作用逐渐增大,进而使得媒体逐渐夹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3)随着经济不断地蓬勃发展,媒体的作用已经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相持,这时学生不但能够和教师互动学习,还可以和媒体互动学习。(4)教学过程只存在媒体与学生,可是学生仍然是教学的主体,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媒体。从以上教育教学方式的演变历程来看,其确实存在较多问题值得当代人深入研究,分析探究如此先进的人机学习是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代教学任务并能够与当代教学要求相符。

七、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媒体工具

众所周知,媒体是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是能够被其他物质替代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在既定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技术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可以运用最简单的媒体工具就不必运用繁杂的媒体工具。再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存在适合于任意教学方案的信息技术媒体工具,这是非常关键的话题。教师身为当代传播理论知识队伍的一员,其真正的潜能没有较好地得到开发与利用,这样的损失是人类无法估计的。只要人类制订出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案,现代信息技术都是能够完成的。因此,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展现教师的潜能是现阶段较为重要的教学问题。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相融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能力、发挥教师潜能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能够作为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许多案例都显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是难以融合的,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功能与潜在能力。这无疑也显示了,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缺乏合理的理论知识作指导,信息技术自身就难以展现其具有的较强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唐宝华.构建e-Learning信息化教育模式初探[J].职业时空,2010(02).

[2]张燕.Blog:信息化教育中简便有效的学习工具[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05).

[3]彭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4]陈丹.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资讯,2007(26)。

[5]张尧学,吴爱华.关于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几点看法[J].计算机教育,2008(05).

[6]邱旭.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7]李睿,吕艳霞.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外语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8]胡学宇,金叙伶.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及对策[J].计算机与网络,2007(20).

[9]靳艳琳.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05).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教育局远程教育办公室)

上一篇:中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及健康上网教育策... 下一篇:KWL阅读模式:基于小班化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