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和学生抗挫力之间的联系

时间:2022-05-06 07:20:40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和学生抗挫力之间的联系

摘 要:详细阐述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增强对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分析了当前学生的现状,论述了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抗挫能力起到的关键作用与概要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抗挫能力;培养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以新课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落实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凸显,以此提高学生内在能力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课程负担的加重在直接考验着他们在面对困难、失败、挫折时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知识、技术之外,还要利用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以此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全身心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他们长期如此保持一种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作用

1.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定义了“健康标准”,与以往的健康定义不同的就是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念

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观念引起人们视“身”与“心”为中心,对其有了更多的关注。实践证明,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们的抵抗力,更能作用于身体促使体魄强健,甚至还作用于心理层面,因此说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体育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从事体育各项活动锻炼可磨炼我们良好的精神意志品质,因为任意一项体育运动都具备长期性,而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奏效。学生在体育教学竞赛中遇见各种不一困难时,都需要已磨炼好了的意志力去面对并克服战胜困难,这就是人们说的“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2.体育运动的特点有许多,其中竞技就是一大特点

竞技体育主要强调了“高、快、强”的运动精神,运动者以此作为目标急切想要完美完成。学校体育能以多种形式锻炼学生,培养其意志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校开展体育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培养其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任何一位学生只要具备了这样的精神素质,那么他在生活与学习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困难,对其都构成不了威胁,反而对它迎刃而解。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抗挫能力的培养

1.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该如何正面意识挫折,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他在困难面前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不畏惧,迎难而上。学以致用,让学生把挫折当作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努力前进。当然,有些学生意识不到挫折的真正内在含义,通常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不理智,其所表现的行为也不容人乐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正视困难,摆平困难。

2.对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竞技体育的形式多样化,除了体育教学之外,还有就是学生业余从事的课外锻炼。竞技体育的特性也很独特,会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而竞技体育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精神、坚持不懈精神,无形之中提升了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让学生长期处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中。

3.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对象都是一个或多个或集体,因此要求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快速融入团队当中,且为自己的团队贡献一份力量。当然,这对学生而言,既是锻炼,又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

4.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顽强的意志品质指的是,坚忍不拔意志强烈的人,除了自己鼓励自己要坚持之外,还要勇敢地积极面对困难,不屈服挫折与失败,并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砺与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提高学生积极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的应付能力。

5.对挫折、胜利和各种压力的正确认知能力

体育活动竞赛中,必有输有赢。胜利者与失败者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享受高呼掌声,另一个则是被冷漠视之。失败者总是以泪水来发泄,但如果能正确引导胜负之后所表现的情绪,相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能正确地对待,这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引导是克服挫折的重中之重。教学如此,体育活动也如此。首先必须确定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正确意识挫折观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最后要勇敢面对困难,而正确看待问题是关键,因此要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以此实现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汤冬梅.探究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J].考试周刊,2012(49).

[2]金钦昌.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增强.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向成熟发展的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上一篇: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说课设计 下一篇:依课型谈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