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蛋糕吧,温馨浪漫DIY

时间:2022-05-06 03:08:17

讲故事的蛋糕吧,温馨浪漫DIY

蛋糕里的渴望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裴紫在上海跟随外婆生活。外婆家旁有一个小小的面包坊。每天,外婆牵着她的手送她去幼儿园时,总要经过那个面包坊,她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久久地看着里面的烤面包。一次,她看到面包坊的店主在做一个蛋糕。白白的奶油,均匀地涂抹在刚刚烤制出来的蛋糕胚上,如同一个可爱的人儿穿上了一件纯白的礼服。一放学,她就急急地奔去面包坊,想要看看蛋糕完成后的样子。可是蛋糕已经没有了。回到家,外婆笑眯眯地看着她。当她走入客厅时,呆住了,她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虽然是硬硬的奶油做的,但是和早上的蛋糕一样漂亮。那是她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是她吃过的最温暖的蛋糕。

外婆,裴紫一生中最爱的人。在她童年时,用一个个小蛋糕给了她无限的温暖和幸福。从那时开始,她有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将来要开一家蛋糕坊,做蛋糕送给最爱的人儿,尤其是外婆。

然而,父母坚决要她考外贸学院的热门专业对外经济贸易,蛋糕梦渐渐褪色。

2001年,大学毕业后她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白领。公司派她到香港参加展销会,闲暇时她在一家“蛋糕吧”,了解到香港很多白领女性热衷于在父母朋友过生日时,或在特殊的节日送上亲手制作的蛋糕,既表达爱心又展示厨艺。住在酒店的那晚她做了个奇特的梦,梦见自己在教很多人做蛋糕。

回到上海后,不喜欢贸易的她痛下决心,于2003年辞职开了一家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蛋糕吧”,她相信偌大的上海,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过生日,这个市场必定潜力无穷。

她将“紫香蛋糕吧”开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上,这条街不算繁华,但租金很高,不到30平米的店面,每月租金7000多元。她最关注的是附近小区的居民构成,多数都是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居民,这对开高级蛋糕吧极为有利。

买蛋糕先讲故事

开张初期,裴紫采用最古老和最有效的促销手段:打折,同时印了很多宣传册。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顾客不会因为一点折扣就改变口味。唯有以最好的材料制作出最高品质的蛋糕,才能吸引顾客,将顾客留住。因此,她提供了很多不同品种、口味的蛋糕制作方案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在材料的选择上煞费苦心,选用了世界各地最好的制作材料,来保证“蛋糕吧”的品质。她准备的材料包括:澳大利亚的奶酪、瑞士的谷咕粉、印度的玉桂粉、日本的包装袋。

她还设立了一个“自杀式”规定:顾客购买蛋糕后,如非故意损坏,由售出店免费修补。蛋糕吧的营业员很心疼:蛋糕摔坏,基本上等于重做,谈什么修补?在上海,因为挤公交车,坐地铁,蛋糕本就不易携带,摔坏蛋糕是常有的事。可她坚持自己的看法,“在生日的时候弄坏蛋糕是件扫兴的事,我们修复一块蛋糕,实际上修复了顾客在这特殊的一天的心情。”

但开业一个多月,生意并非她当初想的那么好。

2003年年底的一天,一对中年夫妇来到裴紫的蛋糕吧,说他们的孩子在卡丁车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想给孩子做一个卡丁车蛋糕。她立刻答应了。第二天,她特地去礼品店买了卡丁车的模型,因为对方出价低,一些昂贵的原料用不上,但用便宜的材料做出来后,总觉得差强人意。最后她不管了,用了上好的原料,如果对方不满意,就当作是一次试验吧。这对夫妇来拿蛋糕时非常满意,虽然只付了100元还不够成本,但后来又带给她几笔回头生意。

她由此想到,为顾客想出一个主题来,然后量身定做有个性的蛋糕,或许会是生财之道。

此后,每当顾客上门时,她都会让顾客先坐下,喝一杯水,问他们为什么来买蛋糕,送给什么人?对方有什么爱好?顾客起先很奇怪,弄明白后,都很感动。等到特制的“故事蛋糕”做出来后,无不惊喜异常。

一次一个男孩来订蛋糕,他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他在大学校园网上邂逅了一个贫穷的女孩。两人相爱了,女孩过生日时,他送了她精致的卡通蛋糕,女孩激动不已。现在男孩要出国了,在女孩的又一次生日,男孩想送给女孩一个特别的蛋糕。

她为他们做了电脑蛋糕,因为他们在网上认识,经常用电脑交流。她用巧克力做了两个电脑,在电脑的屏幕上画上了调皮的表情,背后是几个粉红的心形图案。

教师节那天,有几个学生前来订购蛋糕,他们一直对班主任保密,想给班主任一个惊喜,他们要她帮他们出主意买什么蛋糕,她问他们老师是什么星座,学生们说是摩羯座,这个星座不讲求外形,是实力派品味者,有地道的行家级味觉感受。她向学生们推荐意大利可(乳)酪蛋糕。没有四射的艳光,但乳酪地道,吃起来实在,是一种踏实的成功回味。学生们后来打电话告诉她,老师收到后非常感动,他们向她表示谢意。

开业半年后,“蛋糕吧”因为做故事蛋糕,生意渐有起色,从当初的两名店员发展到了4名,当初5万元的投资,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收回了。

用爱心自制蛋糕

生意好起来后,裴紫并未沾沾自喜,她知道开好“蛋糕吧”的关键是提供人性化服务,她除了提供各式各样的原料、精美包装和快递蛋糕的服务外,还设了留言墙,请顾客留下签名和照片,有时还配上他们定做的蛋糕照片。留言墙上贴着标语:做蛋糕需要8分爱心+2分耐心的。

由故事蛋糕产生的灵感,裴紫增设了DIY蛋糕,让那些想为父母为恋人献爱心的年轻人提供学习场所。因此,她聘请的西点师傅除了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还有教学天赋,有耐心,沟通能力强,善于调动现场气氛,使前来的学员很快乐地度过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母亲节时,有一个女孩来店里,要亲手为母亲做一个蛋糕,那天只有她一个人学习,蛋糕房的营业员将她用消毒后的帽子、围裙、口罩、手套和鞋套“全副武装”起来。

在操作间,想把软如泡沫的奶油顺利地涂在蛋糕坯上还真要费一番心思。抹刀稍稍一歪,蛋糕的表面就变成了“梯田”。“慢慢来”,在裴紫手把手的帮助下,女孩才将蛋糕的表面差不多抹平。随后的裱花和装点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水果放到蛋糕上时直往下滑,虽然她码的水果参差不齐,女孩还是兴奋得满脸通红,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奋斗”,一个歪七扭八、图案凌乱的水果奶油蛋糕终于出炉了。那些做蛋糕时的滑稽和狼狈镜头被一一拍摄下来,随同蛋糕一起送给她的母亲。

DIY蛋糕从开业每一个月的七八单生意到现在的平均每天一单生意,周末时生意会有四五单,通常是一对情侣、一家大小或同学帮一起参加。DIY蛋糕由于占用机器,加上向蛋糕师学习的时间,每个蛋糕售价高于成品,定价一般在300元左右,利润较高,顾客以年轻情侣居多。现在裴紫的月盈利在两万元左右,不久她想开一家分店,她的终极梦想是做全市到全国的连锁DIY蛋糕吧。

责编/梅子

上一篇:应该给你我的肩膀 下一篇:为爱启程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