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时间:2022-05-06 12:19:49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手术方法步骤分。结果 15例患者均在住院观察15天后痊愈出院,1年内回访未见复发及其它后遗症。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诊断;手术切除;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14-01

甲状腺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以30-40岁多见,且女性较男性多见[1]。甲状腺腺瘤主要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单发较为常见,偶有多发,多累及两叶,无压痛,体积较大时压迫周围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现就临床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多为偶然发现,或查体时发现。肿块生长较为缓慢,初期无任何症状,较大的肿块可以压迫气管、食道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部分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腺瘤因囊内出血而致突然增大,伴局部胀痛。腺瘤常为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完整而薄的纤维包膜,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正常甲状腺组织稍硬,能随吞咽上下活动[2]。

2 诊断方法

首先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史进行初步的诊断,辅助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多为冷结节,CT扫描见囊实性肿块,强化后未见明显强化,肿块内见点状钙化,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3]。

3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术前准备妥善,进行麻醉,麻醉一般采用颈丛阻滞麻醉;②与切口:与甲状腺的次全切除相同,切口应选择在靠近腺瘤的位置,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沿皮纹横行切开,切口的大小视瘤体的大小而定;③露腺瘤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及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④手术时应先探查对侧,若证实对侧无病变,则行患侧全叶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对肿块邻近峡部者,必要时同时行峡部切除术。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是所有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腺瘤的手术选择[4];⑤引流、缝合仔细止血后,于腺瘤窝置一胶皮片,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

4 结果

15例患者均在住院观察15天后痊愈出院,1年内回访未见复发及其它后遗症。

5 讨论

5.1 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以及诊断标准 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胚胎型、胎儿型、滤泡型、许特莱细胞型(Hürthle cell)、乳突型和非典型腺瘤[5],其中滤泡型最为常见;诊断的标准为:首先肿瘤的边界清晰,包膜完整,无周围浸润的征象,其次包膜内的组织结构相对一致并且腺瘤可压迫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形成半月形。

5.2 手术治疗的原则 对于甲状腺腺瘤,只要在触诊时能感觉到结节大于1厘米,并且结节为实性,原则上应及时切除,对于以下情况出现时,则必须手术切除:20-40岁的患者,切患者曾经有过放射治疗的病史;瘤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密度不均匀,触诊有疼痛感,且活动度减小;触诊可感觉颈部周围淋巴结有肿大的;核素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证实为实质性肿块[6]。

5.3 手术注意事项 术中应仔细止血,如腺瘤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如果腺瘤包膜不完整,质硬,呈结节状,周围明显黏连,应行次全切除,立即送冰冻切片,如为恶性,应改作根治手术,扩大切除范围。

参考文献

[1] 钱熙国.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26(1):17-20.

[2] 陈中伟,王兴有.不断颈前肌群的甲状腺切除116例报告.宁夏医学杂志,1999,21(9):552-553.

[3] 王捷,刘超,刘晓平,等.改进甲状腺手术方法的几点探讨.广东医学,1999,20(11):852-853.

[4] 马东白.甲状腺结节手术方式的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29-130.

[5] 李锋,黄林,杨立健,等.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5,27(12):1989.

[6] 韦日贵,周小曼.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改变[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5):801.

上一篇: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