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一季报”

时间:2022-05-06 10:53:28

解读中国经济“一季报”

2013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称,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较去年同期增长7.7%。若单从7.7%的数值上看,201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显然不及去年同期(8.1%)和去年四季度(7.9%)。沪深股市随即以双双收阴表达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受此影响,4月16日国际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关于中国经济光环消褪的讨论持续。

“这就好比一个人跳高,40岁时候跳的高度赶不上20岁,毕竟发展的基础不一样了。”对于这份中国经济“一季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如此评价。

事实上,看空中国经济的人,显然过于看重账面上的“中国速度”。而忽略了从量增到质变的微妙过程。“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后劲上,不要在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上做太多的文章。”

“死胡同”?

就在一季报的同一天,世界银行宣布将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预估调降0.1个百分点至8.3%,并指出这是由于受到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由于为实现再平衡所做的努力,中国2012年增长率放慢至7.8%,同时城市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9%,支撑了居民消费,为GDP增长贡献了4.4个百分点。预计中国2013年增长8.3%,2014年增长8.0%。

——这是世界银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中国了相关经济数据后,银冠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战略家帕特里克·霍瓦内茨说:“尽管信贷规模大幅扩大,可是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然放慢,这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换句话说,当“爆炸性的”信贷扩张遇上放缓的经济增长时,如同汽车进入了“死胡同”。

的确,大量放贷不再能产生10年前信贷所带来的增长幅度。回顾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每发放1元的贷款,就会创造1元左右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金融分析公司信息服务社(IHS)说,2012年,创造同等数量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贷款增至3元。而2013年第一季度,信贷发放量同比增长了将近60%。

IHS中国区高级经济学家阿利斯泰尔·桑顿说:“我们已经对强劲的经济复苏失去了信心。”英国媒体4月15日也称,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没有达到目标。7.7%的增长率低于大家一致预期的8%,也低于前一个季度的7.9%。

分析人士纷纷对此进行分析,有一件事情不断被提及:严打铺张浪费。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提到了新一届政府所展开的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即不准大吃大喝和送豪华礼品的运动。

报道指出,市场显然对有关说法作出了反应。恒生中国指数下跌1.8%,但奢侈品股价受影响最大——普拉达股价下跌3%。但与香港珠宝商相比这算不了什么。周大福、周生生和六福的股价跌幅分别达到4.2%、6.6%和7.5%。高低之辨

那么,中国经济真的走进了“死胡同”吗?还是数据说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其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看来,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回调,主要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他认为,一方面发达国家相继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币值升值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另一方面,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有利于今后长期发展的一些宏观调控措施。他说,7.7%的增速在目前这种世界经济形势下也是不低的速度,而且是有利于企业和地方政府调结构、转方式。

胡迟表示,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口,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和产品接力还需要时间,日本和韩国在相似的产业调整期都出现过经济增速放缓的状况,而中国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比日韩更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则认为,中国经济站稳了脚跟。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出现阶段性下移的新情况下,在适宜区间内小幅波动是正常的,不能总是抱着持续明显回升的预期。

事实上,外媒也承认,尽管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率低于调查预估中值8%,但多数分析师并不认为中国政府会因经济增速过低而出台“稳增长”的刺激政策;相反,会在转型升级和制度改革等长效机制方面有更多考量。

量变VS质变

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在朝着由量转质的方向发生变革。

盛来运在新闻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一季度重工业增加值,尤其是六大高耗能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15%,说明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

而从“三驾马车”的贡献来看,7.7%的同比增速中,有4.3个百分点是由最终消费贡献的,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了1.1个百分点。这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

就在国家统计局数据之前,新一届政府第一次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提到“爬坡过坎”、“增强预见性”、“谋定而后动”、“既要站稳脚跟,更要着眼升级”,令人关注。

对于政策预期,参加座谈会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公开表示,未来政策宜继续保持稳定,不宜贸然显著加力。

胡迟也分析说,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仍是政府最容易使用的政策工具,但M2已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金融风险已加大,这一背景下政府直接动用投资会有很大顾忌。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之前,胡迟建议不妨先在满足居民合理居住需求、突破户籍改革上面做文章,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在站住脚跟的基础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任重道远。专家们建议,一要通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围绕人的城镇化做文章,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不动摇,以改革激发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人,严格执行破产退出,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上一篇:城镇化2.0 下一篇:白色盾牌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