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数学学困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

时间:2022-05-06 07:43:05

幼师数学学困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

摘要:当前,相当一部分幼儿师范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成为制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通过对幼师数学学困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以及与学优生深刻揭示学困生群体不利于数学学习的情感、情绪等学习态度的特点,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学困生学习态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42-04

目前幼师生的生源主要为中考成绩低于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群体,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数学学困生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效,是摆在幼师教育一线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除了智力因素影响外,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成效影响显著。基于此,笔者进行了幼师数学学困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探讨幼师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依据,也为提高幼师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学习有障碍,学习成绩差,有可能被列入淘汰对象之列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实际知识方面、基本学习技能方面、思维发展方面以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缺陷。贝尔在《中学数学的教与学》一书中指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根据智商、数学成就、教师评价、阅读水平及其它综合标准等来评定。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基于此,本文将幼师数学学困生理解为:在幼儿师范院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智力正常,在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能力水平较低,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是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数学能力较低引起的,有的是环境和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表现,即对于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不能较好的掌握,数学学习结果不达标。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4,13级(相当于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调查,每个年级4个班(共8个班)。从这8个班中一共抽取了210位幼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5名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95名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所选取的学困生需满足数学期中、期末成绩均低于55分,无精神病史,没有躯体疾病,且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下的学生除外)等条件;学优生主要是数学期中、期末成绩均高于88分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辅以观察法。问卷的编制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在考查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有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与相关数学老师讨论、修订,编制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学习数学的现状及感受等。问卷调查采取书面测试的方式,集中进行施测。本次调查共发放21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16份。

二、结果分析

1.学困生普遍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回答“你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吗?”时,

问卷调查表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不喜欢”甚至“讨厌”数学的学生有58.5%,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有32.1%,“比较喜欢”数学的学生只有9.4%。 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回答 “喜欢”数学的学生有65.8%,“比较喜欢”数学的学生有31.5%,对数学兴趣“一般” 的学生只有2.7%,没有一人“不喜欢”数学。两者之间差异相当显著。在回答“数学老师临时有事不来上课时”,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感到“很高兴”的学生有62.5%,超过了半数。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只有4.8%的学生表示“高兴”,42.7%的学生表示“一般”。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普遍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比较讨厌数学。

2.学困生畏难、抵触或逃避情绪严重

在回答“当某部分数学内容没掌握好时,你愿意多花点时间去补上吗?”时:

调查显示,在回答“当某部分数学内容没掌握好时,你愿意多花点时间去补上吗?”时,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回答“不愿意”的学生占了78.8%;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回答“愿意”的有95.2%,反差非常大。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想方设法逃避困难的学习模式,不能勇敢面对困难。

在回答“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问,你通常怎么做?”时:

数据表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选择“自己努力”的学生有33.3%,选择“放弃” 的学有25.4%;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有55.9%选择“自己努力”,3.7%的学生选择放弃,两者差异显著。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主性弱。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做数学的课外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时,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只有7.9%的学生选择“愿意”;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有40.7%选择此项,z=4.26,差异相当显著。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对于挫折和失败不能正确面对,所以选择习惯性地逃避。

3.学困生经常处于焦虑和抑郁中

在回答“你在上数学课时,心情如何?”时:

问卷调查表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选择“心情不好”的学生有36.6%,选择“一般”的学生有42.2%,选择“心情愉快或比较愉快”的学生只有21.2%。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中,有62.3%的学生选择“心情愉快”,34.1%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学生选择“心情不好”,两者差异显著。访谈中,学困生对于“为何上数学课心情不好”的问题,有的回答太抽象了,一上数学课就不自主的会神游;有的认为听不懂,和实际生活没什么联系;有的认为教学内容太枯燥,没意思,重复地做题感到疲倦和压抑,所以心情不好。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烦躁焦虑,所受的精神压力比较大。但是同时他们又表示:虽然很不喜欢数学,但是数学是学校的基础科目之一,必考科目,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学,学的比较痛苦。这也说明了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纠结、无奈的心理。另一方面,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教师往往会对他们有偏见,可能会疏远他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学生压抑、焦虑,甚至抑郁。

4.学困生自信心差,自卑感强

在选择“你喜欢和数学成绩好还是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在一起?”时:

问卷调查表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有30.2% 的学生选择“数学成绩差的”,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选此项的仅为10.2%,z=2.74,差异显著。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外界的态度很敏感,在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面前自卑感强烈,他们害怕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只有在数学同样差的同伴中才能得到安慰和自信。在回答“如果全力以赴,你觉得你的数学成绩会有所提高吗?”时,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回答“不会”的学生有41.8%,回答“可能会”的学生有42.3%,回答“会”的学生只有15.9%。这说明多数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差,智力不如人,导致了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好。所以即使尽全力,成绩也未必会有所提高,自信心严重不足。在回答“数学课时,你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吗?”时,90.2%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表示“不会”,当问及原因时,多数数学困难的幼师生回答,怕答错了同学和老师笑话自己笨。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自卑心理严重,但很看重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害怕别人的嘲笑。

5.学困生渴望关爱与友谊

在回答“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和表扬过你吗?”时:

数据表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选择“较多次”的居然只有3.6%;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选择“经常”的有36.4%,选择“较多次”的有43.1%。结果不得不令人深思。在回答“当数学老师关注你的时候,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吗?”时,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中,给予肯定的学生高达87.2%。在回答“为了学好数学,你认为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时,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中,选择“老师的鼓励和帮助”的有31.7%,而数学学习优秀的幼师生中,选择此项的只有15.3%,z=2.13,差异显著。从以上这些分析可以发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的向师性更明显,在情感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教师给予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能更多些。

三、研究结论

综上研究,笔者认为幼师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有畏难抵触的情绪,经常处于焦虑和抑郁中,自信心差,自卑感强,渴望关爱与友谊。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数学困难的幼师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一)培育师生间情感,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作为数学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更要考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需求。这些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发挥重要影响,与学生认知紧密联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学生,更要在精神上多关爱多帮助他们。师生之间如果能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平等亲切的关系,教师对学生有一种人格魅力,学生就能端正学习态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对于“数学难”的心理阴影就能逐渐摆脱,对于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就会增强。

(二)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幼师学生女生居多,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她们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归纳推理的能力较弱,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启发,只是一味灌输知识,学生很难接受。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数学课上多是大量的习题练习,机械的重复性的训练,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甚少。数学困难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在数学学习中,几乎没有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变得被动和消极,更加反感甚至厌恶数学。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注重实际生活的渗透,多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在其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注数学困难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学方法的运用及难度的设计都要尽量适合他们,使他们能顺利掌握相应知识。

(三)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要注意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正确对待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失败和成功,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从而帮助他们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传授有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技能

很多数学学习困难的幼师生认为是自己笨,学习能力不够,才导致数学成绩落后于别人。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在于很少有老师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平时缺少父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多的是从教师那里得到信息,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等具体的方法及技巧,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叶蓓蓓,韦琴琴,梁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阶段数学焦虑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3):43-46.

[2]赖小林,郑少玲,黄晓群.广东省汕头市学习困难儿童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57

[3]王金丽.数学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32

[4]张奠宙.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66-67

上一篇: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性评价 下一篇: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发展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