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保守观念的新干线能否奔向世界?

时间:2022-05-06 05:45:41

打破保守观念的新干线能否奔向世界?

2010年1月25日,日本JR东海公司宣布,决定把新干线和磁悬浮列车的海外推销对象集中于美国的7个路段。当天在东京的记者会上,JR东海董事长葛西敬之表示:“美国是最有可能采用日本高速铁路系统的地区。如果目标得以实现,在机器材料等方面也将有利于扩大日本制造业的市场。”这暗示了日方在未来技术出口的意愿。

而在去年11月16日日本名古屋市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葛西敬之会长也表达了向海外推广高铁的决心,他当时向在座的各国大使馆官员表示:“新干线具备高速性、舒适性和节能性,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无愧于世界第一的高速铁路。”

日本产业界的传统观念向来以保守著称,无意将核心技术输出海外。最近,为提高收益,JR东海也开始下大力开拓新干线、磁悬浮列车的出口业务,组织公司高层前往海外开展推介活动,还力邀外国驻日大使馆官员参加列车高速行驶实验等等。

欲开还闭的日本高铁出口

新干线又称“高速旅客列车”,是日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的俗称,因车头形似子弹头又称“子弹列车”。

JR集团(即“国铁”,Japan Railways Group)是日本最大的铁路公司集团。

目前除了货运公司仍为全国性经营外,西日本、东日本和东海三家客运公司仍有固定的管辖地域范围,彼此之间保持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其中JR东海公司作为日本高速铁路进军海外市场的先行者,能否在美国的高速铁路计划中拔得头筹,对于增强日本高速铁路行业的信心十分重要,这也将意味着日本的新干线能否在世界全面开花。

2007年1月4日,台湾高速铁路一列车在台北县境内通过。台湾高速铁路项目为日本新干线首次海外输出。由于在建造高铁时混合了法德联盟和日本新干线技术,高铁在调试检测阶段状况频出,甚至发生巡道车出轨事件,安全性能堪虞。

在技术转让这一问题上,日本对台湾一直都是遮遮掩掩。负责承建台湾高铁的“日本新干线企业连合”只是将整套设备输出卖钱,根本没有铁路运营与维护的经验。JR东海的老板葛西敬之曾明确表示,即使通过日本制造商协助台湾高铁,也不会转移日本新干线的尖端技术,避免发生日本铁路相关制造商“空洞化”的情形。

并且在这次尝试性的技术输出重,转辙器由德国制造、无线电系统则是和法国合作制造的。可想而知,日本厂商并不能独享全部利润。

台湾岚德智库负责人丁锡镛在评价美、欧、日对技术转让的态度时指出:美国的科技大门是全开的,只要摸清门路,人人皆可入山寻宝;欧洲的科技大门是半开半闭的,只有找到窍门,才能登堂入室;而日本的科技大门几乎完全封闭,凭你怎么敲,日本就是不开!

JR东海的海外之路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看好中国即将建设高速铁道网这一巨大商机,千方百计地向中国推销日产高速列车“新干线”。2000年,因为不愿向中国转让其核心技术,日本痛失上海磁悬浮快速列车示范运营线的订单,眼睁睁看着德国的磁悬浮列车技术在中国拔得头筹。

此后,日本铁道交通业的很多人都忧心忡忡:德国的技术一旦在上海取得成功,日本希望向中国出口新干线的车辆、信号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等一整套铁路运行硬件、软件的庞大销售计划将难以实现。

2004年,由6家大型日本企业出资,成立了“光基铁路公司”,竭力向中国推销日本铁路的改良“疾风”型新干线列车。终于,在2004年中国铁路的第六次提速中,日本企业得到了总数140辆列车中60辆的订货,而法国和加拿大分别接到了60辆和其余20辆的订单。这一结果令日本公司狂喜不已。

但是日本高铁技术出口三道难关依然横亘:首先是因为日本新干线技术的安全性令人怀疑。2005年4月25日,在福知山线上行驶的一辆新干线列车冲出轨道,酿成107人死亡的惨剧。其次,日本企业在技术转让方面十分吝啬。据悉,在这次中国与德国西门子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德国技术的CH3高速列车的本土化率要达到70%以上,而此前根据中国政府与法国阿尔斯通订立的合同,法国将向中国转让TGV高速列车80%的技术。第三,尽管日本企业界一直十分希望和中国合作,但日本国内反对的声音也同样不绝于耳。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担心中国获得日本新干线的先进技术。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客运新干线正式通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据介绍,武广高铁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实际运行时速将为341公里。这标志着中国已从机车制造,到铁路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列车运行控制、铁路运营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技术,率先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

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十五年中国将建设1.2万公里的快速客运专线。巨大的市场引发了法国TGV技术、德国ICE技术和日本新干线等公司的激烈争夺。

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JR东海等公司必须调整思路。痛定思痛,7R东海公司决心集中向海外输出磁悬浮技术。东京至名古屋的磁悬浮中央新干线计划于2025年开通,这将代表日本最新的高速铁路技术,对此葛西会长也表示,“很多国家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

相比较轮轨技术,磁悬浮的优点是未来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而且适合长距离使用,这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就是说,日本的磁悬浮技术在中国未来也仍有市场余地,但是其关键在于日方是否愿意向中国转让相关技术。

磁悬浮列车虽然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但葛西敬之称已开发出实用化技术,表示“包括日本之外的地区,只要有被采用的机会,就不应错过”。

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配合新干线技术出口。2009年9月1日日本政府成立一个专门办公室,负责统管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的出口相关事宜。这一国际铁路战略办公室由14名成员组成,隶属于国土交通省。实际运作时,这一办公室将与东日本铁路公司及其他日本铁路运营商合作。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此前,美国、巴西、越南等国都曾有意引入节能高速铁路系统。不过,报道没有提及在出口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时是否包括技术出口。

在去年11月进行的行驶试验和研讨会,可以说是为销售N700系列而准备的“展销会”。JR东海的松本正之社长表示:活动反响强烈,他本人也对有着45年历史、世界最悠久的高速铁路一新干线充满信心。

上一篇:中国煤层气开发大有可为 下一篇:美国商务部决定延长无缝管双反案的反倾销初裁...